课带实验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

2017-10-26 05:30代春香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2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学优化

代春香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课带实验课程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课带实验课程中课堂理论知识、实验设备系统、实践动手能力及其相关联的操作的优化和高效结合,希望可以对这一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出面向工程、强基础、高技能、重应用的课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改革思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课带实验课程 卓越工程师 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a)-0229-02

课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工科重要而又基础的教学方法之一,课程中既包含理论,又注重实践,它要求学生学习并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实用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实践是其重要的环节,在实践操作中,根据对所学知识的作用和要求进行分析、合理运用各种理论相关联知识,将所操作的对象,連接成为合理的、可操作、可运行的系统。此外,课带实验课程也是学生在大学学习中较为全面的、综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通过课带实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零部件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课带实验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后围绕着机械工程院校的培养特色,提出面向工程、强基础、高技能、重应用的课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改革思路,达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目的。

1 课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带实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1 课带实验课程实践教学板块薄弱

目前机械相关课带实验包括液气压传动与控制、电液控制技术、微机原理、PLC控制技术等课程,课程内容比较多,教学过程主要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在学时安排上,理论课学时一般远大于实践操作的教学学时,而实际操作主要用于掌握各零部件的功能及相关应用和装配方面。两者相比较后,发现实践教学板块相对薄弱。

1.2 课带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的操作性

在专业课的排课上面,班级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四五十人大班一起开课,对于这样的教学对象,理论课的开展没有什么难度,课堂的效果和秩序都会非常良好,可是一旦到了实践教学环节,如此多的人一下涌入实验室,即使有实验老师的协助,和理论授课老师一起带领学生,也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工程。

1.3 课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特色性

以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这门课程为例,其实践操作通常是以一般简单的回路为例,根据对回路元部件的分析,运用其结构及功能特点,连接液压系统回路。往往这个系统回路并没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也没有基于面向工程的原则依据专业特色来连接回路对象。学生在连接回路过程中不清楚被控对象的应用价值和学习的目的,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不高,而且可能会有厌烦情绪。

1.4 课带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的单一性

由于实验教学资源及教学学时的限制,有的高校的实验设备相对老旧、烦重、落后,或者有的高校并没有根据相关课程要求开设实验实践课程,仅在理论教学中提点学习。

对于开设实践教学课程的高校,可能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结合性较差、针对性不强、运用性不广等问题。难以将理论课程与实际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对元件的表达能力、运用能力,实现学生的强基础、高技能、重应用的培养。

2 课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紧密结合机械工程院校的培养特色,围绕卓越工程师“面向工程、强基础、高技能、重应用”的培养要求,提出如下课带实验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思路。

2.1 优化课带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实验操作是专业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过程,实验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实验全过程的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一个完全运用和表达能力,故可以适当的增加实验操作部分的学时,并在以前的基础上加大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机械工程院校的专业课实验教学内容应根据学校的背景与特色、培养目标与方案,优化并调整实验对象,以实际工程元部件所组成系统,完成相关功能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组装,以实验系统与实际生产生活实践系统一一对应,以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其运用性。

以笔者所带的液气压传动与控制为例,这是一门经典而专业的学科,相对比较成熟,在众多的实验体系中,选择其中某个经典的、集理论知识运用较多的液压基本回路进行讲解和实验,其效果和效率会相对提高。这样,在一个实验项目中,可以让学生掌握、回顾和熟悉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等各自相关的零件的重要信息和主要功能。

2.2 调整课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可以交叉安排,即上完相关的理论课,就可以安排相应的实验操作,现学现用,学生可以对相关知识记忆并强化,最终使学习过程和相关的思维模式成为学生以后的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课程关于人员的安排,应该进行小组操作,即对班级的人员进行分组,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操作,一般一个小组,即一台机械使用时的小组不应该>8人,并对人员的职能进行分工和监督,这样有利于分工合作,并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当中。

对实验内容及过程的安排上,应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即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求自己根据理论课程学习的知识,结合实验指导书,自行完成实验操作的前期工作,如液压基本回路的油路的连接,电气部分的电路连接;然后老师检查和指导,对做的好的部分进行表扬,不正确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指正,保证连线无误后,再交回给学生团队;最后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机械运行操作和数据采集。

这样的一种教学和操作模式下,学生的思考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实际的教学也表明,从此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使学生对所操作的系统的元器件更感兴趣,积极性也有所提高。endprint

2.3 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分组及组内的分工,可以使同学们明确各自的工作节点和工作任务,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熟悉整个实验过程,又可以让其在某个操作上非常的细致。在行课过程中,老师的观察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公平公正。在实验分组的基础上,可以同意各组之间人员交叉的流动,注重团队的协作能力培养。理论知识相对夯实的同学可以给其他相对薄弱的同学进行讲解和分析,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有这样的一个小老师,即锻炼了他自己,也填补了实验教师不足的空缺。对于这样的有才有力的同学,老师应该大力的表扬和给予较高的平时成绩的分数,必要时,可以给更多的加分。

实验报告作为操作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其完整性、整洁性、问题思路等都可以成为考核的一方面。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的提问,高度的参与度,积极主动的提出相关联的问题,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加分项。

2.4 校企联合培养,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的培养上,如果有企业的参与,将会是事半功倍。在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实现了实践实验操作,利用课外时间,联系相关企业,进行企业的生产实践的参观实习、学习,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的积累和沉淀的,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应目标和重点明确,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与工作师傅交流学习,以满足学生在实践运用中的好奇心。如果可能,还可以从企业拿回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探讨,还可以在些基础上,完成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学业目标。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目前课带实验课程实践教学板块薄弱、实践教学的操作性不强、实践教学的单一性等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围绕机械工程院校的培养特色,运用的课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思路,实际教学表明,该方法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卓越工程师“面向工程、强基础、高技能、重应用”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立立.基于开放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的探索[J].實验技术与管理,2016(7):56-58.

[2] 何泽银.面向表达力培养的机械制图测绘实践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6(2):105-106.

[3] 蒋冬清.浅谈上机课程的课堂管理与考试方式[J].中国新通信,2014(21):172-173.

[4] 程君妮.开放实验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模式之初探[J].榆林学院学报,2011(2):99-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教学优化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