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内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

2017-10-26 02:00
群众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事项监管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自觉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在全国设区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以“5张清单、5个平台、5项重点改革、5大监管体系”为总体框架,聚焦关键环节,狠抓任务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今年全省首次创业创新环境评价中,南通综合排名列13个设区市第1名。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投资审批、评估评价、检验检测、资格资质、商事制度、涉企收费等领域改革还有待深化,红顶中介、多头执法、任性检查等现象仍时有发生,事中事后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我市将认真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最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主要内容的“不见面审批”改革,着力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使南通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地区。

更彻底地“放”。坚持“简”字当头,真正把该放的权力放出去、多余的审批减下来。一是深化减权放权。推进“市县扁平管理、一层全链审批”,梳理汇总企业和群众办事涉及的行政许可服务事项,集中交由一個层级办理,解决“多头批、重复批”“上下找、两头跑”的问题。积极探索对工业技改、“零用地”、非独立选址项目实行“不再审批”。继续把开发园区作为减权放权“试验田”,国家级开发园区全部组建行政审批局,推进集中高效审批,做到“园内事情园内结”。二是大力减费减负。持续清理涉审中介,动态调整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有依据的简化评估环节。扩大涉审中介“网上超市”入驻范围,探索引入竞争机制。继续清理规范从事涉审中介服务的事业单位,组织对143家与政府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回头看”,巩固改革成果。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重复测绘、强制性检验检测、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乱收费行为,确保全年减轻企业负担不少于110亿元。三是推行减证便民。对不合法、不合理以及为规避责任而要求提供的各类证明材料全面摸底,凡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能够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够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够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一律取消,坚决防止“责任倒置”。全面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资质认证,抓紧公布并严格执行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清单之外禁止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

更高效地“批”。放大集中审批试点效应,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提速增效,确保3天内完成企业注册开业、5天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天内获得施工许可证。在市场准入领域,全面深化“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在“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基础上,继续梳理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力争实现工商注册登记立等可取。对既要办照又要办证的企业,推广企业设立审批组团模式,在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证照联办”,切实解决“准入容易准营难”问题。在投资建设领域,全面推行“联合审、区域评”。实施联合评估、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和预审服务,做到“一家牵头、集中实施、限时办结”,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深化“多评合一”“多图联审”,探索网上审图、视频评审等模式,加快市级联合审图中心的提档升级工作,力争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图、4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开展“区域评估”试点,在有条件的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组织编制土地勘测、水土保持、环评、能评、安评、稳评等区域性专项评估、评审报告,5年内不再对区域内项目重复评价。在不动产登记领域,全面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快设立交易、税收、登记部门共同入驻的“综合窗口”,对不动产登记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实行“一次取号、一窗受理、并联办理、结果互认、快递送达”,力争不动产登记事项5个工作日办结。增设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网点和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点,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更负责地“管”。健全以权责清单为边界、信用监管为基础、综合执法为支撑的监管体系。一是夯实“审管衔接”基础。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完善依据责任清单进行追责等制度,确保权责清晰、任务明确、监管到位。强化审批、监管协同,行政审批局第一时间将审批过程、结果等信息推送至职能部门,确保“审管同步”;职能部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研究,及时提供审批支撑,保证无缝衔接。二是全面推广“双随机”制度。分领域、分部门出台“一单、两库、一细则”,将法定检查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原则上对同一市场主体的抽查一年不超过2次,对高风险市场主体适当加大抽查力度。探索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联合监管,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三是巩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果。分层分类抓好推进,市级部门层面加强督促指导,推动职能、机构、人员、业务“四融合”;县级层面加快调整体制、归并职能、组建队伍、建立机制,现已基本实现“5-7支队伍管执法”;市辖区层面进一步厘清市、区两级执法权责边界,提升以城市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执法水平;重点园区和乡镇层面建立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实现执法、管理、服务“一张网”运行。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提升综合执法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四是加大信用监管力度。健全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力度,实现信用信息与行政许可、处罚和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跨区域联合惩戒和经营异常名录、失信黑名单等制度,形成守信奖励、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更优质地“服”。着力构建覆盖全市、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格局。一是打造“虚实一体”的服务平台。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信息共享、功能互连、深度融合的新体系。网上服务平台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加快“一网一门一端一号一码”建设。实体办事大厅进一步优化功能设置,深入推进审批事项、要素、流程标准化,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同时,按照统一标准,对各层级、各领域审批服务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数据交接、业务共享。二是推进“一网通办、全城通办”。全面推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端推送、快递送达”的办理模式,逐项、逐环节改进网上办事服务流程,扩大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应用范围。实施便民服务“全城通办”改革,在推进工商登记、交通出行、税费缴纳等热点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的基础上,聚焦办件量集中的部门,探索异地受理、“一窗办理”等服务模式,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推动网上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力争年底前与江苏政务服务网客户端实现对接。三是推广投资建设项目“代办制”。在开发园区、乡镇(街道)建立代办制度,对暂不具备全程网上办理条件的投资建设项目,开展全程代办、无偿代办服务。组建专业化的代办员队伍,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和企业联系卡制度,不断提高代办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四是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构建大数据管理体系,组建市级层面大数据管理局,积极搭建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和大数据交易中心,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政务服务数据汇集、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对数据的深度开发、综合运用,让政务服务更加智慧高效。

责任编辑:尤 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项监管服务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