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0-27 03:56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00贾婧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胎盘出血量剖宫产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00)贾婧婧

剖宫产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产科术式,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产妇在分娩时选择剖宫产,虽然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分娩,但是术后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尤其是产后出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安全[1]。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后,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孕周38~41周,平均(39.8±1.2)周,年龄24~38岁,平均(30.2±6.3)岁;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30.1±6.2)岁,孕周39~41周,平均(39.9±1.1)周。两组的孕周、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区别(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第一产程内,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并且娩出胎儿后,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运用宫缩素对产妇进行肌内注射,观察产妇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①由责任护士、床位医生、科主任以及护士长共同组成路径小组,综合评估产妇情况后,再结合科室工作经验和循证护理,制定临床路径内容;②健康教育: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热情接待产妇及其家属,耐心介绍护士长、床位医生、科主任以及科室环境等,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帮助产妇熟悉环境,使产妇的焦虑、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同时,责任护士要多与产妇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产妇的真实想法,根据产妇的心理需求,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帮助产妇解答疑问,让产妇了解到剖宫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增强,使医疗依从性提高;③产程护理:产妇进入产程后,责任护士要提前做好急救准备,术前明确产妇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对麻醉药物是否过敏等,开始手术时,给予产妇低流量低氧,进行心电监护,尤其是血压和心率,准备常规药品如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以及阿托品等,预防不良事件。同时,娩出胎儿后,给予产妇止吐药,运用缩宫素对产妇进行静脉滴注,术后2h内,责任护士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④术后护理:责任护士要对产妇的手术切口进行观察,查看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协助产妇尽早下床走动、站立,重视饮食指导,叮嘱产妇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热量以及优质蛋白质的半流质、流质食物,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有助于改善预后。

附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对比(±s,ml)

附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对比(±s,ml)

组别 产后2h出血量 产后24h出血量对照组(n=90) 296.5±47.1 436.7±70.9观察组(n=90) 250.2±45.3 362.2±46.1 t值 6.289 7.116 P值 <0.05 <0.05

附表2 两组产后出血原因分布[n(%)]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并且记录产后2h和24h出血量。同时,统计两组的产后出血原因,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以及切口裂伤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6.5统计学软件分析,运用t和X2分别检验组间计量与计数资料比较,以P <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5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56%,而对照组20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 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

2.3 两组产后出血原因分布 在诱发产妇产后出血的诸多因素中,宫缩乏力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切口裂伤,详见附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剖宫产并发症,其诱发因素包括以下几点:①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一个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子宫肌纤维会压迫毛细血管,而手术麻醉或子宫肌纤维发育不全容易使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不能有效压迫毛细血管,从而导致产后出血[2];②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等因素对宫缩造成影响,诱发产后出血,并且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从母体离开后,胎盘滞留在母体中的时间较长,通常>30min,可以对子宫产生刺激,诱发痉挛性宫缩,或者因为膀胱充盈,对子宫下段造成压迫,导致宫缩障碍,从而造成出血;③软产道损伤:在手术的过程中,一些医生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往往因为用力过大将子宫下段撕裂,软产道出现损伤后,导致切口裂伤,从而诱发产后出血[3]。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通常是指由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针对某种疾病组建专业小组,对护理方案进行讨论、制定,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护理盲目性,从而使护理效率提高[4]。有报道显示,在剖宫产手术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给予产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以及产程护理等,能够使术中风险降低,减少产妇的恐慌、紧张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并且结束手术后,加强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危险因素,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较少,这一结果与吴彩芳[6]研究报道一致,提示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7][8]。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切口裂伤等是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产后出血量减少,改善产妇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胎盘出血量剖宫产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剖宫产之父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