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旱粮生产现状调查与对策

2017-10-27 14:10张晓萌刘桂良谭晓婷孙健王斌蒋琪
新农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农技推广鄞州区

张晓萌 刘桂良 谭晓婷 孙健 王斌 蒋琪

摘要:旱粮一直是宁波市鄞州区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占粮食播种面积10%以上,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丰富城乡居民饮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都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导向调整和生产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旱粮生产长期处于技术落后、产量偏低和经济效益差的困局。为突破困局,提高旱粮种植积极性及旱粮生产经济效益,通过调查走访、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等多种方法,分析目前宁波市鄞州区旱粮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强重视程度、强化科技支撑、发展规模划生产和积极建设示范基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鄞州区;旱粮生产;农业政策;粮食结构;农技推广

旱粮又称杂粮,通常是指除水稻以外的所有粮食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玉米、番薯、马铃薯、大豆、蚕豆、豌豆、杂豆、高粱和荞麦等。一般认为,旱粮适应性广,土地利用率高,而且品种众多,选择余地大,具有良好的种植前景。2016年,中央提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互为支撑、互促互进,以及推进旱粮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与此同时,当前农业种植业发展面临“资源红线”与“环境黄牌”的双重制约,承受着“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如何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种植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保障农业效益已成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不与水稻争地的原则,不断丰富旱粮种植品种,优化旱粮区域布局结构,推进产业化开发和加工。因此,通过加大扶持保底线、水旱并举稳面积、增产提质促增效、推进规模促转型,进一步做好旱粮生产势在必行。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当前旱粮生产情况进行走访调研、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提炼总结鄞州区旱粮生产中存在的問题,并提出提高鄞州区旱粮生产经济效率的政策建议。

1鄞州区旱粮生产历史与现状

宁波市鄞州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多样的农业环境。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西部山区多黄壤,适合种植番薯、玉米、大豆等旱粮作物,因此,旱粮一直是鄞州区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0%以上,且种类繁多,常年种植品种包括小麦、大麦、大豆、玉米、番薯、马铃薯、杂豆和高粱等。

1.1鄞州区旱粮播种面积的变化

鄞州区旱粮播种面积总体呈先增后减趋势。1949年鄞州区旱粮种植总面积为3.2万亩,之后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至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21.77万亩;此后开始逐年下降,至1991年降至3.24万亩;进入21世纪,旱粮种植总面积有所回升,在5万~7万亩之间徘徊,2016年种植面积7.2万亩。旱粮播种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受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经营收益影响,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其他作物种植面积被挤压,甚至部分品种因产业结构变化,面积大幅萎缩。

以大、小麦播种面积为例(表1),80年代在政府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下,旱粮面积达到顶峰,之后经过二次种植业结构调整,面积直线下降。1981年、1995年大麦播种面积分别是17.35万亩和0.24万亩,小麦种植面积分别是3.14万亩和0.01万亩,到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仅为30亩。

2007年起,宁波市开始对种植大小麦的农户实行补贴政策,鼓励种植面积超过2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或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全程统一服务给予每亩20元的补贴,此举显著提高了农民大小麦种植积极性,小麦种植至2014年回升至2.44万亩;大麦的种植面积补贴政策执行之后也有所回升,从2005年仅为0.01万亩,回升至0.2万亩水平。

2016年,宁波市级旱粮补贴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首先,加大粮食政策性保险力度,在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大幅提高小麦受灾补偿金至500元/亩;其次,增加旱粮生产扶持补贴额度,整合此前的大小麦种植补贴资金,对经营面积50亩以上(包括50亩)且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也为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按实际播种面积给予每亩不低于100元的补贴。区级也有冬耕每亩补助80元的政策,大、小麦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麦播种面积达到0.24万亩,小麦播种面积2.63万亩。

1.2鄞州区旱粮产量的变化

全区旱粮总产量在过去60年也经历了先增后降的过程,从建国初的年产约0.2万吨,到1981年达到4.4万吨;此后随着播种面积的不断下降,总产量也一路下滑,至1991年达到历史低值0.52万吨;然后经历了10多年的低谷时期,旱粮总产量一直在1万吨左右徘徊,2003年也仅有0.94万吨。之后随着政策的倾斜,总产量又小幅上升,近五年来基本稳定在2万吨左右。

相较总产量变化起伏,旱粮平均单产总体呈增加趋势,2013年旱粮平均单产较1949年增长318%。但鄞州区旱粮平均单产仍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鄞州区旱粮平均单产330公斤/亩,远低于水稻的平均单产433公斤/亩,与鄞州区水稻高产种植突破全国纪录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小麦为例,在无大灾的年份,单产只在300公斤左右,好的年份如2015年,平均单产335公斤,也只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1.3鄞州区旱粮生产相关农业政策的变化

鄞州区粮食生产格局以水稻为主,旱粮生产为辅。在20世纪80年代旱粮生产曾一度受区里重视,但随着人民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旱粮的地位和作用日渐低微,很长一段时间里,旱粮生产没有相应的发展政策,既没有直补政策和良种补贴政策,也没有旱粮品种的农业保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呈多元化趋势,旱粮的地位在浙江省得到大幅度提升。201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用冬闲田和低丘缓坡、园地和山地等旱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旱粮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全省旱粮面积在2013年的基础上扩大100万亩以上,年增产粮食30万吨以上,单产提高10%以上。endprint

鄞州区全面贯彻《意见》精神,根据省政府的规定实施规模化种植大小麦的补贴政策,开展旱粮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活动,对经市农业部门认定的旱粮基地,给予一定补助。同时要求各镇乡(街道)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广应用旱粮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

2鄞州区旱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

由于鄞州区旱地分布零散,且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旧、地力贫瘠、农业生产机械应用较难,机械化作业程度低等问题,旱粮生产过程中基本没有应用机耕和机运。鄞州区的旱粮生产流程基本全靠人力完成,不但费工费时,劳动强度也很大,人工成本高。即使是常年种植面积两万多亩的小麦,其机械化水平也较低,播种靠直播,病虫害防治大部分也尚未参与统防统治服务,只在成熟时雇佣机械收割。因此,鄞州区旱粮种植效益较低,农民种植积极性受限。以小麦为例,2013年鄞州区横街镇某种粮大户种植小麦150亩,配合市级进行科技项目可拿到每亩60元的补助,区级补助种子每亩15~20元,小麦产量300公斤/亩左右,收购价1.5~2元/公斤,除去田租费,仅能保证基本收支平衡,很难盈利,大户尚且如此,中小散户种植旱粮的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2.2栽培技术粗放,品种落后

鄞州区旱粮种植户对旱地普遍采用粗放式经营管理。随机调查走访的134户种植旱粮的农业家庭中,种植旱粮的农户大都为在种植水稻或蔬菜之余种植旱粮,几乎没有旱粮种植大户;而且种植者年龄普遍偏大,35岁以上的占83.2%;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2.5%。农户在旱粮生产方面很少主动去采纳先进栽培技术或寻找优良品种,种植水平落后,科技含量极低。

与此同时,在旱粮生产中,农民大都沿用传统品种,或干脆自留用种,调研发现,除大豆、玉米、大小麦及马铃薯等品种外,许多旱粮作物基本无相关科研单位或个人进行品种选育,许多品种几十年不更替,导致品种混杂严重,产量低下和品种种性不良。而对于几个已经审定的品种,也受“重水稻轻旱粮”的惯性思维影响,推广力度小,应用面积有限。

2.5缺少龙头企业,集约化生产经营程度低

在鄞州区,虽然旱粮的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但观念上仍被看成主食之外的一种补充,农户大多利用闲散地块或房前屋后种些番薯、马铃薯,灾荒时补充主粮,平常用作调剂,地位可有可无,生产也根本谈不上规模。而现在,通过粗粮细做、舆论引导,旱粮登上“大雅之堂”,成了时尚美食,因此对旱粮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地调研中发现,鄞州区旱粮生产基本以自用为主,玉米、番薯和大豆以鲜食为主,即使生产酒、淀粉和地瓜干等也仅为初级加工,深加工产品少见,更无规模化龙头企业支撑,毫无市场竞争力。且受土地流转率限制,零散旱地难以集约化生产,造成旱粮生产投入少,科技含量低和发展速度慢,从而形成投入少产出低效益低投入少的恶性循环。

3原因分析

3.1政策支持不够

尽管政府层面目前着力推动旱粮生产发展,但是其受重视程度及相关扶持政策仍然不够。主要表现为:旱粮生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与水稻一样享受直补政策和良种补贴政策。与浙江省其他区县相比,鄞州区并没有出台专门的文件指导发展旱粮生产,农民对旱粮生产与开发认识不足。在没有形成规模开发,“零、散、乱”种植的前提下,认为旱粮的比较效益低,而把其当作水稻的“搭头”副业零散种植,再加上轻视旱粮作物的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农民种植旱粮积极性一直较低。

3.2技术服务不到位

目前鄞州区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队伍工作的重心集中于水稻栽培,基本没有专门从事旱粮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的专职人员,对高产高效旱粮栽培技术掌握少,严重影响了地区的旱粮生产发展。鄞州区农技部门指导旱粮生产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区级农技推广人员共26名,其中无人专职负责旱粮生产技术,兼职两人,几乎全部为水稻栽培技术人员。按2016年旱粮种植面积7万余亩计算,技术人员与种植面积比例为1:3.7万亩。乡、镇级更是连兼职人员也难以寻觅,根本无法深入开展旱粮作物栽培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旱粮生产技术指导及品种推广在局部地区基本处于空白或半空白状态。

3.3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差

鄞州区属于长江中下游浙东平原典型的水网平原,河道灌溉能力强,大部分平原地区都用来种植水稻或者蔬菜。剩下的只有山區、坡地或者零散田块。所以旱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旧、地力贫瘠、抗灾能力弱等问题,且由于地形地块不利于机械化操作,也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对于区内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如果只做旱粮的初级加工毫无市场竞争力,如果要进行旱粮深加工则研发能力有限,生产基地难寻。

4发展鄞州区旱粮生产政策建议

4.1强化政策扶持,做好舆论引导

发展旱粮生产既有利于稳定粮食产量,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又能解决冬闲田抛荒问题,提高农田单位产出率,还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部门应提高对旱粮的重视程度,可以参照水稻模式按季按面积对旱粮进行有选择的财政补贴,如良种、农机作业、农药、农膜和肥料等。对大面积连片种植旱粮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结合冬耕生产奖励政策,鼓励旱粮冬种生产,减少冬闲田,提高农田综合效益。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大农业大粮食”的战略部署,针对有潜力、有特色和有条件的旱粮品种可以开展旱粮产业提升项目,通过项目扶持,加快相关技术创新。

加强宣传,通过声、屏、报、网联动,多方位宣传省、市、区关于旱粮直补、良种补贴、大户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旱粮生产扶持政策,让政策清晰明了地传递给农户。通过政策实施、资金下达,扭转技术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对旱粮轻视的惯性思维,提高旱粮种植积极性。

4.2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

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科教结合科技协作,加强旱粮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旱粮高产优质品种、绿色标准化生产的集成创新应用。发挥产业技术团队作用,强化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广泛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接受适用农业技术的能力。让良种选育选优、栽培技术集成配套等科技创新成为旱粮生产的推动力。第一,推广优质专用栽培技术。2014年,鄞州区农技站牵头制定了《小麦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市级地方标准:明确主推品种,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利用科技项目,推广高效种植模式,如小麦生产与水稻相结合的“麦稻”示范区等模式,通过科技项目提升技术创新,并大面积推广示范。确保旱粮生产技术普及到田间地头,让区内粮农切实掌握旱粮生产技术;第二,积极开发新品种,合理利用老品种,应用种质资源保护。杖锡花旗洋芋艿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持续实施,已完成种薯脱毒、异地繁种等工作,并在区内小面积试种,产量是带毒种薯产量的2~3倍;第三,大力推进高效旱粮生产模式。通过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和秸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旱粮作物问作套种、水早轮作等种植模式,创建旱粮新型高效种植模式。区内重点推广“麦—稻”“鲜食春大豆—鲜食夏大豆—鲜食秋玉米”“大豆—幼龄果树套种大豆”等多种一年多熟或水旱轮作旱粮生产模式。

4.3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规模化生产

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上,实现旱地、旱田和荒坡的置换和有偿转包,鼓励旱地种粮能手集中连片旱地,以发展规模化生产。对有意发展旱粮生产的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业技术部门应主动联系,给予技术支持,并优先安排扶持资金,或给予适当奖励。还可以适当结合区土壤地力提升项目,加强农田改造,提升土壤肥力。同时完善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提升旱粮综合生产能力,以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为基础要求,以实现旱粮生产“多投入多产出高效益增大投入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总体目标。

同时积极发展旱粮精深加工,加快产地规模化市场建设,鼓励开展社会化服务,如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和烘干储藏等,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培育有一定带动能力及产后加工能力的旱粮加工企业,同时支持各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原料基地、培育独立品牌,扩展经营范围,增强市场带动能力。甚至可以挖掘旱粮产业文化内涵,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和健康养老等相关产业深度互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拓展产业功能。

4.4积极建设示范基地

旱粮生产示范可以仿照水稻,开展旱粮的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高产示范片与栽培示范基地,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新型栽培模式。近几年,鄞州区一直进行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活动,对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效果显著。旱粮生产也可沿用此模式,积极申报省级旱粮高产千亩示范片,全面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营造旱粮高产创建的良好氛围。还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优势,建立一批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在做好优良品种示范的同时,推广省工节本技术,集成创新栽培技术,并示范先进高效易操作的种植模式,如大豆,由于株型较小,可以与玉米、甘蔗、等问作套种;番薯对上部空间要求不高,可选择玉米、大豆、辣椒等套作。在熟制安排上,也可以采用土地资源利用率高的多熟制,或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改善作用的模式,如春马铃薯单季稻秋马铃薯(蚕豌豆)、蚕豌豆水稻水稻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技推广鄞州区
鄞州区非遗展示馆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如何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新形势下兰坪县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