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7-10-28 14:47崔天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9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

崔天亮

【摘要】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疗法时施予护理干预的临床可靠性。方法 70例实施静脉溶栓疗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甲组(36例)和乙组(34例)。甲组患者配合行护理干预, 乙组患者配合行传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Barthel 指数(BI)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 明显高于乙组的64.71%(P<0.05)。干预后, 甲组BI评分为(87.79±12.11)分, NIHSS评分为(7.21±1.69)分;乙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72.38±12.00)、(12.61±2.39)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法时, 配合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溶栓效果, 推荐临床选用。

【关键词】 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传统干预;静脉溶栓疗法;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9.096

急性脑梗死患者专业治疗中, 神经内科多以静脉溶栓疗法作首选, 通过配合施予护理干预, 则有助于提升溶栓质量, 并且改善救、护工作水平[1-3]。为了解静脉溶栓疗法实践流程中联合施行护理干预的可靠性, 本次择70例发生急性脑梗死并于2014年3月~2017年7月进入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 施予分组干预, 旨在完善其救、護工作, 确保急性脑梗死转归。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7月进入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均施予静脉溶栓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6例)和乙组(34例)。甲组男21例(58.33%)、女15例(41.67%);年龄39~82岁, 平均年龄(67.59±12.65)岁;病程0.5~9 h, 平均病程(4.23±1.59)h。乙组男19例(55.88%)、女15例(44.12%);年龄40~81岁, 平均年龄(68.22±11.38)岁;病程0.4~10 h, 平均病程(4.17±1.94)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乙组患者配合行传统干预:了解其病程信息、病情程度, 施予心理疏导, 并详细介绍溶栓疗法专业信息, 以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均可配合工作。甲组患者配合行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溶栓操作前干预 ①于最短时间内采集血样, 施予凝血功能、血常规及血液生化专项诊断, 根据诊断结果判定机体病情。②在密切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基础上, 创建静脉通路(共2条), 并施予吸氧干预、吸痰干预。③协助患者展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专业检查, 以判断其颅内血管系统健康水平, 并查看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区域, 同时对其神经系统功能的缺损状况作综合评估。④了解患者疾病时, 咨询其是否曾出现脑部出血情况, 或者曾行抗凝疗法, 并将其病例信息反馈至科室医师处, 以确保溶栓疗法专业制定工作水平。

1. 2. 2 溶栓操作环节干预 ①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每一项溶栓流程及其药品类型, 并且密切配合医师展开溶栓工作。②溶栓操作流程中, 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机体血压值、体温和脉搏频率等生理指标作专业监测, 并了解其头部是否有疼痛状况出现, 确保其血压值≤1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以防脑水肿现象脑出血问题发生。③用药后, 监测机体临床表现, 重点判断是否有皮疹情况、头痛征象、出血风险以及呕血现象等发生, 再配合医师施予专业处理。④查看患者精神状况及其神志信息, 判断皮肤黏膜组织、牙龈部位以及穿刺点部位是否可能会出血;一旦有寒战、高热等现象发生, 需考虑是否出现过敏问题, 并施予抗过敏干预。

1. 2. 3 溶栓操作后干预 ①查看患者是否有血压值骤升现象、头痛异常现象或者呕吐问题等发生, 协助患者展开肝脏系统功能检查、凝血四项检查、肾脏系统功能检查、血压测定工作能, 嘱咐其卧床休息, 同时施予心理疏导。②加强与患者家属密切沟通, 告知其干预工作配合措施, 并共同支持患者, 防止其心理层面出现巨幅波动[4]。③告知患者以低盐低脂型、营养丰富类、易消化类、维生素及纤维素含量丰富类食品作首选, 并少吃多餐, 以防便秘。④结合患者身体条件制定溶栓后康复计划, 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展开康复

训练[5]。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以NIHSS评分标准作依据, 评估干预效果:NIHSS评分值临床降低幅度≥90.0%, 同时疾病症状消失, 生活自理为痊愈;NIHSS评分值临床降低幅度为46.0%~89.0%, 同时疾病症状显著缓解, 生活基本自理为显效;NIHSS评分值临床降低幅度为18.0%~45.0%, 同时疾病症状相对缓解, 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为有效;NIHSS评分值临床降低幅度≤17.0%, 同时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干预前后阶段分别以BI[1]及NIHSS量表[2]评估两组生活活动水平及其神经系统功能水平, 其中, BI评分值与机体生活活动水平呈正比, 而NIHSS评分则与缺损程度呈反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甲组痊愈12例, 显效16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44%(34/36);乙组痊愈5例, 显效10例, 有效7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64.71%(22/34)。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endprint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I评分与NIHSS评分比较 干预前, 甲组BI评分为(47.02±10.37)分, NIHSS评分为(27.33±

6.00)分;乙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47.33±10.86)、(27.40±5.97)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甲组BI评分为(87.79±12.11)分, NIHSS评分为(7.21±

1.69)分;乙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72.38±12.00)、(12.61±2.39)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神经系统中常见病变,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征, 静脉溶栓疗法为神经内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关键性举措, 尽管该疗法安全性突出, 可使机体血管再通, 防止病情加重, 但是为了提升静脉溶栓疗法临床效果, 改善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水平, 还要配合施行护理干預[3]。

对行静脉溶栓疗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 溶栓前, 除了要施予病情监测、静脉干预、吸氧干预外, 还要在溶栓操作环节监测其生理指标, 并观察机体用药情况, 以防过敏问题出现[7-9]。与此同时, 溶栓疗法结束后, 不仅要协助患者展开身体检查, 还要施予心理疏导、饮食指导, 并且展开康复训练, 在确保急性脑梗死病例溶栓质量的基础上, 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 促使其生活自理能力水平进一步升高[10]。

本研究于甲组、乙组患者分别施予护理干预及传统干预后,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 明显高于乙组的64.71%

(P<0.05)。干预后, 甲组BI评分为(87.79±12.11)分, NIHSS评分为(7.21±1.69)分;乙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72.38±12.00)、(12.61±2.39)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可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 并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护工作中, 在行静脉溶栓疗法的基础上, 配合展开专业护理干预工作, 对于其溶栓疗效的升高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还可使机体神经系统功能状况、日常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推荐神经内科选用。

参考文献

[1] 侯艳玲, 杨竹. 急诊及住院期间连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s1):15-16.

[2] 张惠琼, 傅懋林, 洪丽燕, 等. 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西南国防医药, 2014(5):551-552.

[3] 李娟, 朱华青, 胡迎娣, 等.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1):4294-4295.

[4] 陶东霞, 王延莉, 马兰. 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6):94-96.

[5] 刘汉娥.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32):83-86.

[6] 崔雪梅. 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120例护理体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8-10.

[7] 张海荣.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 工企医刊, 2014, 27(6):1118-1119.

[8] 李向荣, 李宁, 高楠, 等. 急性脑梗死病人rt-PA溶栓的护理体会. 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10):1027-1028.

[9] 李琳琳, 杨彩云.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32):230-231.

[10] 王红群.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9):155-156.

[收稿日期:2017-07-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