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0-30 08:22张明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密度目标语文

张明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有效教学有一系列策略,本着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借鉴当代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列举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几条途径,以期对教师教学有所启示。

一、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班级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教学课堂实用时间少。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而言一般是一样的,但课堂实用时间、学习机会和质量上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有人研究发现,学生获得分析课文的机会有多有少,大约只有1/5左右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参与分析课文的全过程,3/5左右的中等生长期只能得到部分参与分析全篇课文的机会,还有1/5左右的学困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现代教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常常是课堂实用时间差异造成的。在一系列的连续学习中,初始学习中微弱的实用时间差异可能导致后续学习实用时间差异的扩大。因此说,课堂教学学生实用时间的不均是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具体体现。

其次表现在课堂教学密度量小、质量差。课堂教学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又可以分为一般密度和特殊密度。在一般密度中,属于教学合理运用的时间不仅包括学习新材料所用的时间,而且包括了组织教学、复习旧知等其他环节所用的时间。特殊密度则指学习新教材所用时间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比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尽量提高一般教学密度,又要适当掌握特殊密度。教学中用于低层学习任务的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时间就会减少,使教学密度量大质差。题海式学习便是典型。

另外,教学水平低、知识迁移能力差也是有效性缺失的体现。现代教学理论根据教学水平的高低把课堂教学分为记忆性水平、理解性水平和思维性水平三种类型。记忆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静听,从教与学的逻辑关系看,常常是“有教无学”“教多学少”,知识缺乏迁移性。理解性教学强调系统地理解、记住讲授内容,但学生的理解是教师嚼烂后的被动理解。当前中小学大多数课堂教学停留在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水平,达到发展性水平的极少。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思维普遍存在依赖性、单一性、无序性、浅露性和缓慢性的特点。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1.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地设计首先要求准确和明确。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的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2.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僅班级管理提倡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3.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认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也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地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只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

4.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首先要注重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的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同时,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作者单位:贵州省务川自治县黄都中学)

猜你喜欢
密度目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