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体同扬两育并进

2017-10-30 13:47马斌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平衡德育体育

马斌

摘 要: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是素质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体育课能对学生的成长培养不止限于体质锻炼,也在道德培育上起到重要作用。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不容忽视,且应在具体教学中加以重视,以使学生在体育与德育两方面共同平衡发展。

关键词:德育;体育;平衡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我校始终把育德贯串于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拓展性课程、体育文化节、体育运动会中,在“德体同扬”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实现了“德体两育齐头并进”。

我们体育工作者要以校园体育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校园体育活动可以为学校德育提供这样的机会:通过身体运动谋求运动个体身心健全发展的竞技性、表现性、娱乐性和教育性。校园体育活动丰厚的容量(文化的、运动的、健身的、娱乐的、创造的)和体育精神的意境,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这正是学校德育所期盼的。让中学生参与行为规范要求很严的体育活动,使其在活动中接受约束、训练,逐渐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要求,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

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體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于体育技能的训练,一直是我们的常规,每个尽责的体育老师都会落实好,但德育在体育课中落实的相对比较苍白。相对其他学科,体育课是对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检测,这一独特性,更能培养学生的意志、进取心、民族自尊心、竞争拼搏精神、审美观,也可培养学生活泼、健康、向上、奋进的思想品德。鉴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在课堂教学、拓展课、文化节、运动会中都非常注重落实德育思想,努力实现“德体同扬”。

一、育德与体育课堂教学

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教师要统一指挥,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告诉他们在练习中要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快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习惯,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灵敏、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教师在其他项目的训练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意识到文明作为习惯的重要性。比如,体育课的着装要整洁,不留长指甲,不随地吐痰,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提倡文明用语,助人为乐等。

在采用集体教学项目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个体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

此外,我校教师还要注重利用竞赛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品质,利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纪律和勇敢、果断等品质。

二、育德与体育拓展性课程

我校在课外活动期间,开设了内容丰富的体育拓展性课程,如篮球、足球、健美操。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从我校实际出发,由专职的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课。对于拓展性课程,学校提出:要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运动的享受;体育组要求:要注重落实项目的核心素养;足球教师要求:以球育德,以球促智,以球健体;篮球教师要求: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和高强度对抗中强化团队合作。我校体育拓展性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养成了团结奉献的精神,懂得了尊重规则和对手,形成了终身受益的锻炼习惯。

此外,我校在体育拓展性课程教学中,还创设了有一定难度的项目练习,并让学生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或艰苦的设备器材下进行训练,以培养其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的坚韧性。

三、育德与体育文化节

我校每学年都要举办一届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节不但具有竞争性、合作性,而且更具娱乐性。除了广播操比赛、秋季田径运动会、入场式比赛、篮球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传统项目,还增设了“校园吉尼斯比赛”项目和“心理运动会”项目。体育文化节的比赛突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界限,突破原有的比赛观念,团结、友谊、互助、公平竞赛的奥运宗旨得以充分体现。体育文化节的举办,不但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水平与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健全了学生的人格,而且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文化。

四、育德与体育运动会

体育运动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在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运动精神等方面的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1.体育运动会的前期策划

(1)前期宣传:组织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览、体育保健知识介绍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熏陶体育精神。

(2)比赛项目设置:全员参与式的简便、有趣、大众化竞赛项目的设计。比如:50人50米迎面接力、集体跳长绳、立定跳远、实心球、1分钟跳绳等若干技能比赛,篮球联赛、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赛、心海浪潮等趣味项目,这些比赛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3)运动会主题:如国家主题运动会、世界名校主题运动会、民族风采主题运动会、动漫主题运动会等,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4)德育引领:如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运动精神等融入活动全程。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5)评价体系:淡化金牌意识,实行多方面激励性评价。如:最佳风尚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新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团队奖、最佳个人奖。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凸显运动会活动内涵。

2.体育运动会的后期总结

由于体育运动会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一种双重检测、考验,运动会期间,学生的素质缺陷、心理缺陷都会暴露无遗,团队风貌、团队合作、比赛精神、服务精神都会呈现出与平时德育教育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就是我们检测德育效果的体现。因此,运动会结束后,我们要善于把握住这样的德育教育契机,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我校的做法是:班主任及时总结本班学生的具体德育情况并反馈给体育教师,然后体育组联合政教处集体研讨“德体同扬”在本次运动会中的效果。

“德体同扬”的理念贯串于运动会的始终。在运动会的前期宣传中,关注体育精神、体育风尚,使学生接受熏陶;在运动会的进程中,宣传各种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在运动会的后期总结中,逐步完善原有的“德体同扬”体系。

总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又有它特别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德体同扬”是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要求,是克服现代体育竞技中出现的不文明、不道德现象的新要求,符合奥运精神和宗旨。我校将会继续探索“德体同扬”这一课题,使我校的体育工作与德育工作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陈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如何与教学相互渗透[M].2010.

2.陈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M].陕西教育:教育,2015.

3.商泽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4.龙兴林.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M].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

5.王友忠.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M].科技信息,2010.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学海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衡德育体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