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因素及发展对策

2017-10-30 00:18王涓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休闲体育高校因素

王涓屹

摘 要 休闲体育是近年来顺应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提倡自由化和休闲式的一种体育项目的锻炼形式,充分尊重了体育锻炼的客观规律,结合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的体育锻炼。本文以高校休闲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简要分析了影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因素,并以此给出发展高校休闲体育项目的相关策略,为休闲体育在高校学生日常锻炼、体育教学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休闲体育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体育锻炼作为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毅力、丰富高校生活的一项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提倡的休闲体育锻炼,以“自由化”和“休闲式”锻炼方式受到了高校学生的高度认可。休闲体育,遵循了体育锻炼的客观规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活动项目安排,是高校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方便有效的锻炼方式。下文以高校开展休闲体育为题,对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探讨。

1影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因素分析

1.1主观个人因素

主观个人因素主要包括高校学生的锻炼意愿、体育兴趣以及必备的体育技能等因素。不同大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机能以及目标定位,进行体育锻炼意愿是不尽相同的,相对而言高校男生往往比女生更具有锻炼意愿;而体育兴趣则是不同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一种倾向性表现,体育兴趣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进行主动体育锻炼,是不容忽视的个体因素;除此之外,体育技能也会限制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尤其是一些对于技能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例如台球、乒乓球、击剑等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体育技能。

1.2高校体育运动环境因素

高校体育运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体育氛围、高校体育设施以及必要的运动场馆建设。校园体育氛围主要是指高校体育锻炼的人文环境。体育氛围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从高校对待体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度、体育运动的有效管理、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学生主动参与等诸多方面共同加强,是体育文化的长期积淀,对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高校体育设施以及必要的运动场馆建设则是相应体育项目是否可以开展的先决条件,以游泳、排球等对于场馆建设要求较高的项目而言,离开场馆和体育设施的保障,体育运动是无法有效开展的。

1.3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高校开展休闲体育锻炼还会受到诸如自然环境、学生经济水平、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气候、环境、温度等非人为因素带来休闲体育锻炼影响,一般室外休闲项目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学生经济水平主要是由于一些体育项目的展开需要一定的经济保障,大学生有限的经济来源,往往制约了花费较高的体育项目的开展,这是值得关注的;时间因素,是体育锻炼受限于学生学习、实习、答辩等原因的限制,不能有效的安排体育锻炼时间。

2发展高校休闲体育对策探讨

2.1提升高校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

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首先应进行强有力的宣传工作。应充分发挥高校积极活跃、青春时尚、充满朝气的文化氛围,借助于网络、电视、新媒体、社团活动、宣讲会等手段,将休闲体育理念、文化以及运动技巧有机的融入到大学校园。通过校园体育宣传,高校学生能够进一步增强体育锻炼意识,了解休闲体育锻炼项目,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魄,丰富大学业余生活。总之,做好高校休闲体育宣传,对于大学生了解休闲体育、合理选择适休闲体育项目、积极发展休闲体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加强高校休闲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完善对于发展休闲体育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设施和场馆建设的情况来看,各个高校的发展是极不均衡的,同一地区不同高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有所差异的,这与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相比较而言,著名高校以及重点院校往往在资金来源、规划用地审批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有着较大的优势,而地方性普通高校往往受限于资金、管理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无法有效的进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值得反思的。本文建议可以引入社会资金、进行面向社会的有限开放等措施进行资金的筹措、通过加强管理、周边院校的共享等方式提高体院场馆的利用率,发挥体育设施的最大潜力,保障体院场馆以及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总之,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得益于高校体育场地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2.3提升高校休闲体育管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对于高校休闲体育的管理本文认为高校目前所采取的必修体育课程以及学生自主式锻炼是十分值得提倡和发展的,通过必修的方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能够进行统一和有效的体育锻炼,是一种高效的体育锻炼,而自主式体育锻炼则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式的休闲体育项目的选择和锻炼,这种形式更加灵活,学生不必拘束于锻炼时间和锻炼内容,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除此之外,本文还建议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休闲体育教学创新型管理,例如利用網络预约、伙伴联系,提高体育设施的有效利用率;而教学模式则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通过“技巧性”、“体能性”以及“娱乐式”等多种形式授课模式满足多个层次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3小结

综上所述,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应从休闲体育宣传工作、高校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休闲体育管理有效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共同加强,形成“理念先进、管理得当、场所设置健全”的休闲体育发展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徐宗印.探讨休闲体育在高校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技,2014,4(27):119+121.

[2] 陈贵凤.影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因素及发展对策[J].运动,2014(18):73-74.

[3] 陶学菲.影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因素及发展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2):126-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休闲体育高校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