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使用流程的轨道交通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2017-10-31 04:04陈舒娅
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导视系统轨道交通

陈舒娅

摘要:本文根据乘客乘坐轨道交通时的行为方式和使用流程,从导视系统入手,运用用户调研、实地考察的方法,从设计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导视系统目的和作用,提出关于轨道交通导视系统设计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用户使用流程;轨道交通;导视系统;设计学;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7-0022-02

引言

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导视系统作为轨道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整体效力的传播。而轨道交通导视系统是—个较大的系统概念,如何剖析该概念成为—大难题。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笔者从用户使用流程入手,以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导视系统,望对其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导视系统与轨道交通导视系统

(一)导视系统

导视系统是指在特定环境电为了解决受众找寻方向和路径的问题,通过标识、符号、箭头、色彩和文字,形成一套统一而连续的引导体系,或者是一套相互协调、系统而完整的说明体系,该体系通过视觉呈现给受众,我们将该体系称为导视系统,具有功能性、通用性、易读性等特点。

(二)轨道交通导视系统

轨道交通导视系统可以从空间范围、系统类别、信息功能、安装方式等。空间范围可分为站外部分、站内部分。信息功能可以分为导向标识、确认标识、资讯标识、警示提示标识。安装方式可以分为吊挂式、贴附式、柱立式、悬挑式、门架式、嵌入式。

从系统类别上分,乘客在乘坐轨道交通的主要行为分为进站乘车、下车出站、换乘三种基本行为模式,每一种行为模式又分为不同的过程,每一种行为的乘客在不同的过程和阶段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为满足这些信息需求,需设置不同内容的标识,由此构成了导视系统类别及设置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考虑各站系统与全站系统标识的关系,形成了整个线网导视系统的架构。虽每种分类方式固有自身的特点,但就本文而言,基于用户使用流程的轨道交通导视系统更合适。

轨道交通导视系统(如图1)由进站标识、出站标识、换乘标识、无障碍标识、单独流向标识、蓄光消防安全标识、地面标识、警示提示标识、设备区构成。

三、乘坐轨道交通用户使用流程分析

(如图2)在进站上车阶段,乘客会经历进站、购票、进站检票、候车上车;经过站外、站厅(购票处、安检处、进站闸机)、站台;产生选择进站口、查看信息、确定行程、购票、整理包袋、接受安检、投币刷卡、坐扶梯或电梯,查看列车信息的行为;获取车站导向标识、乘车指引标识、售票标识、安全检查标识、检票标识、乘车导向标识、线路信息标识的信息。

在乘车换乘阶段,乘客会经历下车、换车行进、候车、上车;经过列车、站台、换乘空间、站台、列车;产生查看列车电子导视屏、等待目的地、准备下车、下车、查看换乘信息、步行至换乘站台、候车、上车、查看列车电子导视屏、等待目的地的行为;获取列车导向标识、换乘指引标识、乘车导向标识、线路信息标识的信息。

在下车出站阶段,乘客会经历下车、出站检票、出站;经过站台、站厅(出站闸机口)、站外;产生查看出站信息、刷卡投币、查看信息、选择出站口、出站的行为;获取乘车导向标识、检票标识、出口信息标识的信息。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乘客会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任务,在此过程中需要获取不同的导视信息,产生特定的行为。在之后的实地调研中,笔者了解到在各阶段中,各导视都承载特定的作用和意义,并发现了一些问题与可取之处,而在乘车换乘阶段,其导视设计案例尤为典型。因此,笔者在下文以武汉轨道交通为例着重研究并从设计的角度进行案例分析。四、基于用户使用流程的轨道交通导视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如图3)该图是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6号线的列车电子导视屏,该导视信息属乘车换乘阶段的导视系统。

(如图4)通过实地考察,笔者将武汉轨道交通现开通线路1、2、3、4、6号线的列车电子导视屏的界面分别从线路颜色,设计风格,报站方式和演示方式上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1、2、3、4、6在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方面均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以具有可比性的两条线路作为例证进行研究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比(如图4),发现1号线与6号线在报站方式与演示形式均相同,但在线路颜色与设计风格有所不同,这种现象与其他线路的对比情况产生了明显的差别。因此,基于此深入对比研究1号线与6号线的电子导视屏的界面设计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从导视色彩而言,1号线的导视色是地铁蓝,该色彩的寓意是專业、高科技、超前。其导视界面的风格与之寓意一致,以蓝色为背景单色文字,给人一种严谨、科技之美。轨道交通6号线的导视色是鹦鹉绿,该色彩的寓意是青春、和平、朝气、自然,介于冷色调与暖色调之间,其设计主旨是“古韵新风”,其界面以白底点缀着水墨的背景为视觉元素,表现中国风,人文气息浓厚,给人一种和睦,宁静的感觉。

由于不同的导视色彩,使得其界面的视觉设计风格也有所不同,这种现象虽然会从_定程度上影响乘客的体验,总体而言,这是一种追求多元人文特色的表现。良好的视觉设计是导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设计作品最基本的要求,1号线和6号线以不同的视觉表现,遵循主流文化,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从而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体验。

然而,电子导视屏的界面设计从交互设计的角度上分析,发现其交互方式却有所不同,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乘客的乘车体验。

(如图5)在换乘信息的提示方面,同样作为换乘站,循礼门站是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大智路是6号线与1号线的换乘站,1号线在界面上循礼门站文字上方直接标出了可换乘的线路,而6号线在界面上大智路站文字附近并没有标出可换乘的线路数字,而是在屏幕左下处用文字标记出来,并目与背景图的图案相叠,混淆了文字信息,降低了可读性。endprint

在指引列车行驶方向上,1号线采用荧光绿箭头来引导乘客视线表明列车开往的方向,用灰色箭头来表示已经驶过的站点方向,这种交互方式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从色彩语义来看是合理的。而6号线将黑色箭头作为列车开往的方向,用墨绿色箭头作为已经驶过的站点方向,这种交互方式不符合乘客习惯。从设计语义学的角度来看,灰色和黑色这种无色彩倾向的颜色表示不能点击,不能修改的语义,绿色表示可以点击,并且即将要发生的语义,因此该颜色的选择让人产生歧义。

在开门提示上,1号线将对侧开门的信息放置在界面的左下角与可换乘信息一起放置在一个框架内,而6号线将对侧开门的信息放置在界面的右上方,从信息设计的角度上看,该信息的放置会有些许的不妥当,很难引起乘客的注意,导致乘客不容易获取乘车信息。

虽然1号线与6号线在报站方式和演示形式上保持了一致,但在细微的换乘信息的提示,列车行驶方向的指引,侧边开门的提示上处理得不够合理,在“微交互”上还有待提升,否则会使乘客产生困惑,用户体验不佳。

通过深入对比1号线与6号线的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可知,在总体视觉效果不同的情况下,交互方式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清晰、统一的框架层内进行信息设计,才可能使信息有效,顺利地被乘客获取,在这种情况下,不同风格的视觉表现形式才能成立。

五、轨道交通导视系统设计的优化建议

通过前文所述,根据实地考察,基于用户使用流程可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

(一)通过行为分析突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针对进、出站、乘车换乘的不同需求对导视系统进行精细化的整理划分,分清主次,在合理的地点突出入站信息、站台导向信息、换乘信息、出站信息、周边信息以实现人群的精准分流。完善进出站引导指示、列车运行线路信息、乘车导向标识等信息的内在逻辑,增强轨道交通导视系统的可读性和识别性。对于导视系统信息不全面,重要信息不够重复的问题,应及时补充缺失信息,强调重要信息,完善轨道交通导视系统与城市其他导视系统的衔接。

(二)通过科学的视觉表现提升导视系统的合理性

通过平面设计相关理论反观现有的轨道交通导视系统的设计可以发现无论在整体上还是细节都有可提升的空间。科学的视觉表现需要从字体设计、标识设计、色彩语义、信息设计等方面把握。在不同的情景下选择合理的字体、版式、色彩、图案。在轨道交通这样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空间里,对于设计要素的选择和提炼需要设计者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既要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规,又要保证美学价值,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观念问题,要需要感性审美与理性审美的结合。在细节不断锤炼,及时改进更新,完善轨道交通导视系统。

(三)通过人性化设计打磨导视细节,提升乘车体验

人性化设计不是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种理念,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式,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对产出进行优化。人性化设计理论还包括许多其他设计理论,如人机工程学、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它们相互交融、相互补充。通过人机工程学来判断硬件设施设计的合理性;通过交互设计的相关理论来检测其硬件和软件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的合理性,注重“微交互”从细节提升体验;通过用户体验设计来整体把握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的体验;运用服务设计的理念来权衡在轨道交通这一庞大的流程中的利益相关者,真正地服务于乘客。

(四)通过品牌塑造,提升品牌形象,凸显地域特色

通过系统化的品牌形象,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适当结合个别地区的特色,产生差异性,以“特色站點”为试点,不断拓展其地区的影响力。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建设成果,在轨道交通中适当地加入体现人文情怀的设计也会推动城市的文明。在这一点上,武汉轨道交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条地铁线路都会推出特定结合地区特点的艺术特色站。在导视系统设计中也不例外,虽然导视设计应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但在细节依然有可以个性的空间,对导视系统形式载体也可不必局限于常规,可以从空间、墙面、立等方面挖掘,这也是导视设计的高级阶段同时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结语

通过梳理概念,分析用户使用流程,运用设计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轨道交通导视系统中的乘车换乘阶段的某以环节,提出轨道交通导视系统的优化建议,强调信息的有效性,兼顾视觉的合理性,配合良好的乘车体验,适时提现品牌特色。无论从整体上和细节,通过用户调研、实地考察的方法来在实际中检察、设计并加以改进,真正做到“设计-实践-再设计”,使轨道交通导视系统真正服务于人民大众。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视系统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文化元素在高校导视系统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商场中的导视系统研究
医院空间环境导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开放空间格局下图书馆导视系统的设计与思考
轨道交通:轨交项目审核全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