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2017-11-01 14:27金燕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关键词:腓骨护理人员骨折

●金燕

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金燕

目的:探究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40例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骨牵引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牵引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骨牵引时间,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综合护理;常规护理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长管状骨骨折最为常见,其主要是指胫骨平台以下至踝骨以上部分发生骨折[1]。目前,对于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最为常见的手段为手术治疗,其中,牵引固定最为常用。由于手术自身处于创伤应激源,再加上术后肢体活动受限、卧床不起、疼痛等,导致患者易出现心理及心理问题[2]。本院选择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具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40例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接受护理的时间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观察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20例,对照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20例。观察组中,有15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总例数的25%(5/20),年龄在16-64岁之间,平均年龄(40.32±2.1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年龄(40.68±2.33)岁。2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主要包括对患者时候日常生活照料及基本的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其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牵引护理、肿胀疼痛护理、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骨牵引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两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骨牵引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用t进行检验(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2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对比有明显的差别时,用P值小于0.05表示。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骨牵引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骨牵引时间(35.03±2.11)d,骨折愈合时间(88.56±2.66)d,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骨牵引时间、骨折愈合时间(d)

3 讨论

骨牵引固定术充分融洽了夹板外固定术、中医正骨手法及西医骨牵引术的优势,具有痛苦小、创伤小等特点,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关节粘连、关节僵硬及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效的缩短了患者骨牵引时间,且加快了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具有措施见下∶

3.1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牵引固定的步骤、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叮嘱患者术后休息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3.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并根据其不同的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并为其认真讲解手术的方法、效果、步骤的成功案例,并对其分析该手术的优越性及安全性,从而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4]。

3.3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为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制定一份合适的饮食干预,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饮食干预对病情恢复的重要作用,告知患者可采取少食多餐制,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并适当摄取高营养、蛋白质、高维生素等食物,并适当食用坚果、核桃等食物,由此保证患者营养均衡,从而有效增强其免疫力,使骨折尽快愈合。

3.4 牵引护理

对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采取牵引护理前,护理人员应向其讲解本次操作的目的、步骤及配合方法,且在进行牵引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与控制患者牵引方向与重量,由此确保牵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每日按时定位测量肢体长度,且需遵医嘱进行理疗、熏洗、中药外敷等方式,以此促进患者肢体功能能够尽快恢复。

3.5 肿胀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及询问患者肢体疼痛程度及肿胀情况,对于部分肿胀严重患者,可适当将夹板松懈并将患者患肢抬高,有利于患者肿胀消退,还可采取音乐疗法、转移疗法、放松疗法等,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必要时可采取镇静止痛、理疗等方式治疗。

3.6 功能训练

于术后2小时对患者实施肌肉舒缩锻炼,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对患者给予按摩,每日4-5次,每次时间为10min。于患者术后1-2周,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背屈锻炼、足趾自由活动锻炼、四头肌收缩锻炼及踝关节背伸锻炼等,每日4组,每组10-15次。于患者术后3-4周,在强化上述锻炼的基础上,采取直腿抬高锻炼及踝关节背屈锻炼,每日4组,每组5次。于患者术后5周,可适当增加活动范围,并逐渐从夹板外固定下进行床上膝、踝关节屈伸运动。于术后10-12周,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扶拐下地活动,并循序渐进至负重锻炼。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骨牵引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患者中,能够加快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区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

[1]董振华.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价值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4):188,192.

[2]王占美.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134-136.

[3]廖静.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综合护理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231-1232.

[4]单廷芝.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51-252.

猜你喜欢
腓骨护理人员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崴脚千万莫忽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