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评价问题的研究

2017-11-01 14:25王荣锦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2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熵权法

王荣锦

摘要:对宜居城市评价问題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按照综合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原则,构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线性加权求和法确定评分指数,建立宜居城市评价模型。以淮海经济区的8个城市为例,对其宜居水平进行评价,得出进一步提高宜居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宜居城市;熵权法;淮海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2.013

我国宜居城市的排名每年都是热门话题,不同机构对宜居城市的排名结果也不尽相同。2016年,中科院发布了《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在被调查的40个城市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而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William Mercer)公布的2016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中大陆前十名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南京和深圳(并列)、西安、重庆、青岛、沈阳、吉林。城市宜居性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城市居民的关注。建设宜居城市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对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宜居城市排名结果也会发生变化。一座宜居的城市不仅应具备物质丰足、生活便利等条件,而且应注重人们的切身感受。人们选择留在某个城市,不单是为了生存,更是寄托了自己的梦想与希望。对很多人来说,衡量是否宜居或许就是八个字:衣食住行、安居乐业。

1宜居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对于宜居城市,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许多学者分别从各方面给出了定义。霍华德(1898)提出“城市与乡村相结合”的宜居城市概念;D·Hahlweg(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民共享的生活空间;P·Evans(2002)主张适宜居住且应该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吴良镛(2002)提出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任致远(2005)将宜居城市归纳为“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张文忠(2016)认为宜居城市是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包含优美和谐和生态环境与安全舒适的人文环境。

综上所述,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丰富、生活舒适、景观怡人等特征的城市。

2宜居城市评价

2.1筛选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城市宜居性评价内容的载体,也是城市宜居性的外在表现,其将定性化的评价目标转变为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结果也产生于宜居城市评价体系的主要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遵循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与宜居城市建设理念相结合,构建宜居城市评价体系。通过全面查阅有关指标设置的文献资料,本文遵循综合性与合理性、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科学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筛选出以下指标,建立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2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即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运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熵权对各指标的权重予以修正,从而得出较为可观的指标权重。其中,信息量越大即评价指标的数量越多,不确定性越小,熵也就越小;相反地,信息量越小即评价指标的数量越少,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则该指标对宜居城市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

(1)选取n个指标,m个地区,则Xij为第j个宜居地区的第i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m)。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由于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不一致,导致这些指标都不具有可比性。而且,由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数值代表的含义不同,因此,对于高低指标我们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如果指标为正向指标,则:

Eij=Xij-min(Xi1,Xi2,…,Xim)max(Xi1,Xi2,…,Xim)-min(Xi1,Xi2,…,Xim)

如果指标为负向指标,则:

Eij=max(Xi1,Xi2,…,Xim)-Xijmax(Xi1,Xi2,…,Xim)-min(Xi1,Xi2,…,Xim)则Eij为第i项指标下,第j个宜地区的标准化后的数(i=1,2,…n;j=1,2,…m)。

(3)计算第i项指标下第j个宜居地区占该指标的比重:

Pij=Eij∑mj=1Eij (i=1,2,…,n;j=1,2,…,m)

(4)计算第i项指标的熵值:ei=-k∑mj=1pijln(pij)。

其中,k>0,k=1/ln(m),ei≥0。

(5)对于第i项指标,指标值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作用就越大,熵值就越小。计算第i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i=1-eim-Ee。式中Ee=∑ni=1ei,0≤gi≤1,∑ni=1gi=1。

(6)求第i项指标的权值:Wi=gi /∑mi=1gi (i=1,2,...,n)

2.3建立评价模型

通过查找资料和统计年鉴得到某地区的各项指标的数值,然后,利用熵权法求出该地区权重。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得到宜居城市的综合评分指数,如下所示:

Dj=∑ni=1WiEi

该式子为最终建立的宜居城市的评价模型,其中,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Ei为j城市的第i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

3淮海经济区举例

淮海经济区位于亚欧大陆桥的东部桥头堡区域,地跨苏鲁豫皖四省。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发展总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用构建的评价宜居城市数学模型,对淮海经济区内的宿迁、连云港、宿州、商丘、济宁、枣庄、徐州、淮北等八市进行研究,给出宜居城市排名。通过查阅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得到八市的15个指标数据,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科学指出等指标分别用X1~X15来表示。

对上述通过资料查询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熵权法求取各指标权重,首先求出指标的熵值,然后求出差异系数,代入熵权法公式,运用Matlab求出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建立的宜居城市评价模型,将查询的8个城市的15个指标的原始值标准化后的数值,与利用熵法得到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带入上式,可得到8个城市的评价指数。

已知评价指数越高,则相应城市的评价结果越好,因此,对上述指数进行比较大小,得到8个城市宜居排名:徐州>济宁>连云港>商丘>宿迁>宿州>枣庄>淮北。

4建议

根据淮海经济区宜居城市建设条件的发展程度,对影响宜居城市建设条件的经济实力、文化发展、生态环境等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得出在未来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应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以及提高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以下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社会发展方面:不仅包括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与高社会保障率的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还应具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例如规划良好的交通道路,具有长足发展的医疗教育科技等。通过合理有效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将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经济良好发展,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越来越舒适、便捷、和谐。以下为具体的建议:(1)进行良好的城市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城市道路以及城市景觀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规划,实现城市规划以及布局的调整,塑造良好的城市文明,改善市民出行、居住环境,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使整个城市的质量提上另一个更高的台阶。(2)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优化教育结构,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并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大科技投入比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利用效率,实现劳动资源集约化和节约化;(3)加快社会医疗设施发展,改善现有医疗设施体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逐步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使医疗卫生最大化地为居民大众服务。

经济发展方面:(1)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并驾齐驱,大力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推动淮海经济区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徐州为例,根据徐州的城市定位和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资源分布状况,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加速徐工和徐矿等龙头企业发展;(2)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

城乡统筹道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抢抓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等重大机遇,在推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能够有效推动淮海经济区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动淮海经济区内产业分工协作,增强淮海区域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3)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城市外向经济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政策相结合。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营造良好的综合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的吸引力和吸收外资的竞争力;强化徐州、连云港等城市与珠三角、中国台湾、日韩及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的招商对接,扩宽资金来源,增强外向经济发展。构建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下放境外投资审批权限,鼓励企业对境外企业投资。

生态环境方面: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减轻人口,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加大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环保公益事业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保投入的产出效率,带动城市有更好地环境质量。同时,提高全市人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意识,人才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力量。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们思想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意识。

参考文献

[1]高峰.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

[2]Salzano, E. 1991. “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 in Lennard, S. H, S vonUngen-Sternberg, H. L. Lennard, eds. Making Cities Livable[C]. Internation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 California, USA:Gondolier Press.

[3]Evans, P, ed. 2002. Livable Citier? Urban Struggles for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M].California,USA: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 Ltd.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J].规划师,2001,17(6).

[5]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4).

[6]张文忠.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J].地理研究,2016,35(02).

[7]章穗,张梅,迟国泰.基于熵权法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1).

[8]欧向军,滕春惠,董雪,孙丹.淮海城市群建设的主要成效、问题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

[9]周海霞.基于DEA方法的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能力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熵权法
宜春吟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及对策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
关于老年宜居城市的调研报告
瑞士公布的宜居城市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