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合理运用与设计探索

2017-11-01 17:59李佳
教师·中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言教学游戏幼儿

李佳

摘 要:幼儿语言教学在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且在幼儿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学前期又正是特殊的“游戏期”,在游戏的同时学习是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教学方式。文章主要通过对个案的研究,对教学中游戏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问题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幼儿;游戏;语言教学

一、循序渐进的提问

在幼儿语言教学的活动中,幼儿的语言活动兴趣常常是由教师的有效提问来激发的,这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正确掌握活动的内容,还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所以,在语言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我通过给幼儿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学习和聆听。从一定意义上讲,幼儿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反馈程度,甚至可以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在提问时要一点一点地渗透,循序渐进,从具体到抽象。将难点分散,避开思维障碍,调动和保持幼儿的积极性。例如,以《三个和尚》这样一个经典又有深刻寓意的小故事作为背景设计一堂语言活动课。让幼儿观看从一个人到三个人取水方式的改变,以及故事情节的变化,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并进行讨论:

(1)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喝呢?

(2)为什么发生火灾之后,大家都发生了变化呢?

(3)如果让你选择,你想成为其中的哪一个呢?

以上的这些提问设计,我都是围绕三个和尚的不同表现展开的,孩子们可以在看表演的同时展开想象来与我进行沟通。

二、肢体语言与游戏的合理运用

肢体语言能够让幼儿快速得到具体、形象的概念,容易让其理解并产生兴趣。这就有助于幼儿们读懂故事中的语言和用意,感知人物的情感,从而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力。把幼儿一时之间难以理解的话语由教师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向幼儿解释,这样能够帮助幼儿很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用动态的教学展示方法如VCD、投影等方式所积累出来的感知经验与记忆表象,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会让幼儿的语言更加完整、生动和连贯。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地发挥作用,教师就一定要重视肢体语言教学的科学合理的设计。

例如,在讲述故事《东郭先生》时,我边讲述边演示故事里的有关动作,让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边模仿边学习,在互动中圆满地完成一节课。又如,在《小狗钓鱼》的活动课中,我让幼儿们体验了一次钓鱼的乐趣,把一些简单的渔具和小鱼带进课堂,在活动延伸的部分,让幼儿们做一做钓鱼的游戏。幼儿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对故事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达到了教学要求。幼儿在阅读有关这类故事的表演内容时,往往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和游戏,也能捕捉到故事当中的情感线索,这是幼儿在聆听故事时无法体验到的。同时,这种教学实践尝试也为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三、合理运用课本剧及角色表演

幼儿园游戏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角色游戏。幼儿通过在游戏里扮演的各种角色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角色扮演游戏中的游戏道具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思维创造力,还能够促进幼儿在现实世界里的个性发展与智力开发。而在教学过程中课本剧和角色表演的各种运用,则为幼儿积累社会经验提供了舞台。

例如,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设计中,我先把故事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讲述与理解内容;二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蝌蚪、鱼妈妈,通过老师的讲述和自己的表演,让幼儿们体验到小蝌蚪的经历和对妈妈的情感。在角色表演过程中,我让幼儿们自己发挥想象,模仿小蝌蚪的各种表现,然后再表演出来。事实证明幼儿们所拥有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是准确而生动的。

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语言运用情境是幼儿语言运用的重要动力和源泉,而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更是幼儿语言教学的最好的途径。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把自己的意愿巧妙地转化为幼儿的意愿,充分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努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力。

参考文献:

[1]李秀红.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的现状研究——以海军大连舰学院幼儿园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2]周 草.幼兒园游戏活动质量的调查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盱江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教学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