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樟子松幼苗培养技术探讨

2017-11-01 14:40李贵彬张伟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技术探讨樟子松

李贵彬+++张伟

【摘 要】樟子松是我国的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又名海拉尔松,属于松科大乔木。由于樟子松的种子比较小,所以幼苗时候生长数量少而且容易害立枯病,所以樟子松被认为是一种难以培育的树种。本文主要从樟子松的特点和培育技术进行简要探讨,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培育者提供更多关于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的信息,从而促进樟子松的发展。

【关键词】樟子松;幼苗培养;技术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opes that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amphor pine seedlings.

[Key words] mongolica;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discussion

樟子松被视为一种难以培育的树种,成活率低下,除了是樟子松本身的特点和因素造成的原因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出自人为因素,例如育苗人的缺口很大,育苗人的苗源不知等等。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完善和进步,我国造林业、建林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和多年实践经验总结,樟子松育苗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惊人的改变。

1 樟子松培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立枯病的简要介绍

樟子松患的这种类型病通常发生在1~2年的小幼苗上,少数的也会发生在3年以及3年以上的大苗上,但是发病率最高的还是数一年的小幼苗。这种立枯病的症状随着苗木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发生不同的变化,通常会有四种类型的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爛芽型立枯病、根腐型立枯病和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幼苗患立枯病的病原细菌主要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易滋生于土壤湿润低温,或者土壤干燥,温度高的环境条件下。土壤湿润低温时容易滋生丝核菌,土壤干燥高温时容易滋生镰刀菌。每当幼苗感染细菌之后,不到几小时就发病,传播速度极快。当出苗之后发病可以用30%苏打 911 粉,用量是每亩地用药量0.75kg,将30%苏化 911 粉播撒在苗床面上;或者每亩地用30% 苏化 911 乳油720mL再加水250~500kg;也可以用新吉尔灭,比例为1:5000倍液体喷撒,在喷撒药后的10~30min之后,再用清水喷撒一次,充分洗掉叶子上的药液,这样能够免除药害的危险;或者用1:800倍的甲基立枯灵每隔6~8d喷洒一次,根据幼苗病害情况喷撒2~4次不等。发病之前用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1.2 樟子松的采种和育苗地的选择

天然樟子松林一般是在15~20年左右开始结实,丰收年与丰收年之间一般相隔3~4年,个别的会出现小年。育种人一般在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采种,秋季一般时间在9月份的中旬、下旬一直到11月份的上旬和中旬,春季时间一般在3月份的上旬一直到4月份的中旬和下旬。一般樟子松的育苗地选择会在土质疏松的地方,还要要求排水系统良好顺畅、地下水位较低且土质肥沃的沙壤土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能够选择前茬是松、柞的育苗地,因为这种地含有许许多多对松苗生长有好处的益生菌,这些益生菌能够促进幼苗的发育并且增强抗性。

1.3 樟子松的营养袋苗

樟子松的营养袋苗需要作床、装袋和播种。作床是需要在选择好的苗圃上开挖苗床,宽度大约为0.9~1m,长度为10~25m,深度为25cm。需要将床底放平踩实。挖床土要合理分配于床中和垄上,留床土大约每平方米0.18m3。整完床后需要将留床晾晒,大约3~5d,将发酵完全的厩肥或堆肥每分钟30斤的速度摊撒在留床土上。或者也可以施加磷肥置于上面,并用网格筛土,将土块和肥块拍碎直到留床的土部过完。除了作床还有装袋,装袋就是用营养袋将幼苗装袋,需要注意的是床底必须平整和装完袋之后营养床需要平整,装完4~5袋之后要挤压一次,让袋子与袋子之间不留空闲。最后是播种,播种就是在营养袋中间用手按压5~8cm深的小穴,播种完4~6颗种子之后用沙土覆盖,切忌使用粘性土,最后洒水。

2 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浅谈

2.1 培育裸根苗

培育裸根苗需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日期,选择适当的日期播种能够促进种子发芽,保证苗的整齐和幼苗的茁壮,而且对于幼苗抗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除了选择合适的播种日期之外,对于播种地的而管理也十分重要。

2.2 苗期管理和二年生苗木的培育

在苗木生长过程当中,应该注重给苗木浇水和施肥,这样才能够促进幼苗的生长,才能增强苗木的抵抗性,让苗木更加健康。二年生苗木的培育需要注意使用的方法,通常移植、截根留植、留苗床等方法。

2.3 樟子松越冬幼苗的保护

樟子松能够在寒冷的条件下生存,但是因为樟子松幼苗时期受到干燥气候的影响,苗木容易丢失水分而导致生理干旱最终枯死。所以在冬季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幼苗,这样幼苗才能安全过冬。有研究表面,冬季可以在土上覆盖一层土以达到对幼苗防寒的作用,且此种方法效果明显,苗木的死亡率只有3%,但是如果将土换成草,幼苗的成活率为0。

3 结语

综上所述,樟子松的幼苗培育绝非容易的事,每一步都需要育种人用心操作。所以要想提高幼苗成活率,培育出更好的樟子松树木,需要育种人的仔细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秀英.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

[2]张勇.城市绿化中大树移植的利弊及关键技术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探讨樟子松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山区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改扩建为一级高速公路桥梁加固利用的技术探讨
浅谈水电站厂房施工技术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红花尔基樟子松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