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7-11-01 18:06赵美玲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草莓温室

赵美玲

【摘 要】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日光温室草莓主要病害(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及防治等技术要求。

【关键词】温室;草莓;防治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ain diseases (grey mould, powdery mildew, root rot)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lar greenhouse strawberry.

[Key words] greenhouse; strawberry; control technique

1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1.1 草莓灰霉病

1.1.1 症状 它主要侵害树叶、花、花蕾、茎和果实。在叶受侵害时,可以看到棕色或深色的水印斑点,潮湿条件下背面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体。侵染花蕾及茎时,发病位置变成褐色。当果实被侵染时,最初会出现油状浅棕色小斑点,严重时,整个果实会变软,并着生灰色霉状物。病菌在植株上形成扁平状或不规则形状黑色鼠粪状菌核。

1.1.2 侵染循环 病菌通过气流、灌溉或农务作业传播,并以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病菌在温度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植株表面有积水宜发病,平畦种植较高垄、地膜栽培发病重。

1.1.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按测土配方全面施肥,加施生物多抗菌肥,培育壮苗;控制空气的湿度,覆盖膜,防止与土壤接触,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性。在种植前清除杂草和作物,深挖并高脊种植;及时清除衰老、疾病、叶片和疾病的花序,清除有疾病的果实,集中深埋或破坏,消除感染源。化学防治:定植前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kg/亩后耙入土中。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开花后至采摘前10d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250g/亩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1.2 白粉病

1.2.1 症状 在叶片被侵害的早期,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深色斑点,白色粉末状物是在叶子背面的斑块上产生的,到了后期叶子病斑变成了红棕色。叶缘萎缩、枯焦,叶片如汤匙状上卷。花蕾,花瓣受害会变成紫红色,导致开花不完全或是不开花,果实如果早期受害,将停止发育,干萎。如果在后期受害,果实会被一层白色粉末覆盖,严重影响浆果的质量。

1.2.2 侵染循环 该病菌属于囊菌亚门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寄主上一代接一代地完成周年的侵染。当环境适宜时(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20℃~25℃),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然后萌发并直接从寄主表皮侵入危害。由于该病的的潜育期很短,病菌又可以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1.2.3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按测土配方全面施肥,加施生物多抗菌肥,培育壮苗;及时摘除贴在地面的老叶,初期发现发病中心,及时将病叶剪除烧毁。草莓收获后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化学防治:发病前,在棚室内每100m2处安装一台熏蒸器,内盛20g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加热熏蒸,隔一天一次,连蒸三次,也可使用百菌清烟熏剂混合熏烟;发病初期可使用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00~2500倍液;或40%福星100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d用药一次,多种药可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性。花期及采收前10d禁止喷药。

1.3 根腐病

1.3.1 症状 主要的疾病是根系疾病,发病从小根或新根开始,初期会出现浅不规则的斑块,颜色逐渐变成深棕色。随着疾病的发展,所有的根系都迅速坏死。在地面上,叶呈淡黄色、棕色和坏死,应变表现为缺水,然后逐渐发展到叶状叶,直至死亡。

1.3.2 侵染循環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多种土壤病原真菌、线虫、土质贫瘠和不适宜的环境单独或复合所致。一般情况下,主要残茬的发生相对较轻,或不发生;重茬的发生是严重的。随着重茬数量的增加,发病率增加,果实产量降低。

1.3.3 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轮作倒茬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按测土配方全面施肥,加施生物多抗菌肥,培育壮苗。化学防治:草莓移栽前使用1200~1500倍液的恶霉灵,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可用1200~1500倍液的恶霉灵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灌根。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草莓温室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