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1-03 09:18刘洋
保健文汇 2017年4期
关键词:急诊科人性化依从性

●刘洋

急诊患者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洋

目的:观察评价急诊患者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84)、研究组(n=84),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治疗时间。结果:研究组PSQI、心率不正常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同时降低平均治疗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急诊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大数都是病情复杂、病情发展快、病情危急、抢救时间紧迫等,很多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治疗方式不当,非常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急诊科也是医院风险最高的科室之一,同时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与压力。在急诊科的救治中,为了达到较高的救治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在救治的过程中,配合针对性较高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基于以上背景,通过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来分析急诊患者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5年12月-2016年11月,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84)、研究组(n=84)。研究组患者男性53例,女性31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52.5±7.7)岁;对照组患者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3.1±7.8)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实施有效地救抢措施,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常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如下:

(1)病房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空气通畅,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基础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监测患者的脉搏、心率、意识、血压等情况,对患者的安全进行强化管理;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照工作要求及流程,强化基础护理工作,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遮挡,维护患者的尊严;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服务态度,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让患者在人性化护理中感受到人文关爱[1]。(3)心理护理:一般进入急诊科的患者都是病情较急且复杂,这往往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及心理压力,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关心和爱护患者,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疏导其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4)加强个性化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个性展开个性化护理服务,如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可为患者做一些日常琐事,进而提高他们的依从性[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治疗时间,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护理效果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取值区间为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心率不正常发生率、依从性评分(取值区间为0-50分,分值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差)、护患纠纷率来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选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PSQI、心率不正常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s ;n)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s ;n)

组别 n PSQI(分) 依从性(分)平均治疗时间(h)心率不正常(n)护患纠纷(n)研究组 84 3.2±2.1 18.1±4.6 10.6±1.6 5 3对照组 84 5.9±3.5 38.5±5.8 18.4±2.2 18 15 t/x² / 6.063 25.257 27.964 8.791 8.960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急诊科的救治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也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必须采取针对性较高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PSQI、心率不正常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1)通过对急诊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温度与湿度,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无菌操作流程,强化基础护理措施,尊重患者的隐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关心爱护患者,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积极地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安全感,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3)强化护理人员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意识,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可减少护患纠纷事件[4]。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到急诊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急诊科推广。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

[1]韩笑,比力克孜·阿布力米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7):175+179.

[2]汪远珍.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06):116.

[3]余新花.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3):54-56.

[4]李素文,丁生英,孔超萍.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6)):2635+2642.

刘洋(1989~),女,土家族,本科,护师,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

猜你喜欢
急诊科人性化依从性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