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研究

2017-11-03 00:15肖华
青年时代 2017年27期
关键词:活动开展

肖华

摘 要: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是思政课必不可少的第二课堂,当前由于各种现实原因,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开展组织不力,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不曾组织过校外实践活动。本文提出从活动原则、活动内容、活动开展等方面着手,构建制度化、常态化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新框架。

关键词:校外实践活动;活动原则;活动内容;活动开展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开展现状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的组织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组织的较少,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不曾组织过校外实践活动。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多以组织一次竞赛、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开展,很少开展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校外实践的活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组织不力的原因

一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对组织校外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存在轻视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文化课的现实,具体表现为思政课教师没有按照相关的师生比配齐。高职院校解决思政课师资问题的第一方法是聘请外请教师,由于学校与外请教师之间没有紧密的关系,学校对于外请教师也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外请教师除了上完课表上安排的课时外,基本上不参与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外请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关注课堂本身,但是对于校外实践活动就没有参与的兴趣和热情。高职院校解决思政课师资问题的第二方法就是采用合班上课,高职院校思政课基本上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正常情况下是2个行政班级合班上课,人数在80人左右,极个别情况会出现4个班级合班上课,人数在150人左右。这就使任课教师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时需要管理与指导的学生人数相当多,给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使任课教师顾虑重重。十八大后各高职院校经过系列自查与整改,管理越来越规范,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开展有一整套的流程,活动方案的制订与批复、经费的使用、学生的安全等,这需要组织活动的思政课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但往往因为细小的疏忽导致出现问题,让思政课教师感觉付出与收获严重脱节,导致他们对组织校外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甚至带有抵触情绪。

二是高职院校学生对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高。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单独计算学分,不带强制性。思政课教学管理部门或思政课教師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学生全凭兴趣,“ 95后”的高职院校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不大愿意主动搭理类似活动,因而主动性不高。实际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有时考虑活动规模因素需要遴选学生参与活动,这更加导致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降低。

二、构建制度化、常态化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新框架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原则

安全原则。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必须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大规模的学生外出实践,必须保证安全,做到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活动安全。

全覆盖原则。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必须覆盖全部思政课教师和全部在校学生,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要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计算学分的项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职院校大学生一定要走出校园,融进社会这所大学,把自己所学、所知融进社会实践,用实践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社会的理解,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亲身感受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感。同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也必须全员、全程参与指导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外请教师在聘请其担任授课教师时要事先提出要求,凡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外请教师不能聘任,在指导学生校外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力的思政课教师要在期末考核中扣除相应分数。把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当成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职责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内容

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主题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政策宣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红色教育:以共青团建团95周年,建军90周年为契机,深入革命老区、革命遗址、革命先辈故里和红色教育基地等地进行实访,走访革命见证人、邀请相关专家介绍革命历史,重温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了解革命传统知识,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努力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社会调查: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基层,调查各领域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切身领会和体会“十三五”规划、“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发展理念。

文艺采风: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收集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化艺术节目素材,以备文艺创作。

教育关爱:到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偏远农村或者少数民族聚集区的一线基层,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育帮扶,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爱老敬老等活动。

生态环保: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开展一个较长时间的校外实践活动,且活动对象是全校所有学生,从可行性角度分析,只有寒暑假才有可能,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一起进行。

由思政课任课教师把校外实践活动布置给每个学生,提供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项目选择目录,被学校、院系择优录用参加假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的学生可以把两个活动合二为一,活动成果可以以报告、论文、艺术创作等形式展示。与实践任务同时布置下去的是实践指导教师,在学生假期实践活动期间,与指导教师之间可以用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沟通,获得帮助和指导,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成果必须由实践指导教师认可后提交,成果上交的时间是下学期第一周,严禁抄袭,重复率必须低于30%。

高职院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成果,由思政课教学管理机构统一分配给所有思政课教师批阅,达到要求的成果即可以计算学分,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将在下一次寒暑假期间继续参加思政课校外实践活动。为提高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尊重思政课教师的劳动成果,以一定标准计发非主讲课时量,具体可以参照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参考文献:

[1]吴志潮.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活动探索——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6(32).

[2]沈洊.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立意与组织策略——以《概论》课的校外社会实践为例[J].学理论,2015(12).

[3]何月桂,王珍.暑期“三下乡”活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暑期“三下乡”铜川王益区之行[J].新西部,201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开展
新媒体环境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农村小学“主题教研”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上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活动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