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NN英语报道中的“一带一路”倡议

2017-11-04 22:09邓海龙
科技传播 2017年20期
关键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一带一路

邓海龙

摘 要 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传播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先前研究以定性讨论为主,量化分析较少。本文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简称CNN)为代表,基于历时两年半的CNN英语报道脚本语料库,对CNN英语报道中的“一带一路”相关内容进行检索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CNN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相比涉华报道总量极不相称,充分表明西方媒体有意无意冷淡处理“一带一路”倡议;另一方面,索引行分析显示,CNN在“一带一路”报道中保持一定的客观和积极态度,并无明显直接否定措辞。

关键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一带一路;英语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7-0037-03

“一带一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在2013年开始提出的国际合作建设倡议,主要致力于促进相关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上合作共建,在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上交流对接,进行深化务实合作,达到协调联动发展,进而实现共同繁荣[1]。因涉及国家数量较多,该倡议不仅仅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驱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之一。作为具有全球影响的世纪工程,它有赖于各国通力协作,共建

共赢。

显然,“一带一路”倡议要在国际上形成高度共识和取得积极认可,除了参与各方之间的实际行动,媒介宣传和沟通交流也至关重要。国际新闻媒体报道在营造积极良好的合作氛围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既反映也塑造着公众对于特定政策或提议的认知和态度。得益于历史条件和经济实力,西方媒体在国际事务报道上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而美国则是当代首屈一指的西方传媒强国。美国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态度,而美国的态度对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不可忽视。那么美国媒体究竟是如何报道“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来说,美国媒体报道“一带一路”的强度、态度和倾向是怎样的?

本文以美国有线新闻网(简称CNN)为代表,通过下载该媒体中的英语报道脚本语料进行数据分析,以实证的方法,考察美国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英语报道现状,以更加客观准确地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的认知和

热度。

1 “一带一路”倡议的境外传播研究

国内学界一直非常关心“一带一路”的舆论建设问题,围绕“一带一路”探讨境外媒体传播的研究并不少见[2-5]。不难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传播得到了广泛关注,如印度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6]以及阿拉伯国家的“一带一路”媒体报道[7-8]。美国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然也受到了较多关注[9-11]。

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中小国家媒体一般对“一带一路”倡议在总体上持欢迎态度,一些沿线大国如印度却视“一带一路”倡议包含机遇和挑战,一般持观望的态度为主,而对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沿线关键大国而言,它们是既得利益获得者,对中国的倡议所包含的意图存在疑虑,大多以淡化传播和谨慎接受

为主[12]。

概而言之,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境外传播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泛,但大多以理论探讨和定性分析为多,很少采用较大规模的媒体语料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意在弥补这个薄弱环节。另外,2017年5月,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全球媒體的焦点,引起了“一带一路”的域外传播高潮。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最新数据,旨在更新人们“一带一路”域外传播现状认识,并通过大数据对比论坛前后的媒体报道变化,揭示国际媒介传播

规律。

美国媒体发达,各类媒介公司数目繁多,研究美国媒体传播不可能面面俱到。有线新闻网(CNN)是美国的重要媒体,它的新闻报道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和社会的认知和态度。为聚焦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美国CNN历年电视节目脚本中涉及的“一带一路”报道为考察内容,分析其历时分布规律和基本态度

倾向。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采集CNN网站上公开的电视节目脚本建立英语报道脚本语料库,经过关键词检索和分析,考察“一带一路”在美国媒体报道情况。可见,语料库研究方法涉及到语料采集、语料检索和索引行分析等步骤,最后才能进行结果讨论。语料库研究方法强调从数据中获取结论,其结果相对客观,一般能够被其他研究人员重复验证。

2.1 语料采集

CNN官方网站上提供了每天公开播映节目的文字转写脚本(transcripts)方便公众查阅(其地址为:http://transcripts.cnn.com/TRANSCRIPTS/)。笔者运用python语言编写代码批量采集该网站公开提供的新闻脚本,通过加工整理,建成语料库,以备后续检索。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间和机器承载负荷条件,笔者采集了从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间CNN节目转写文本材料,历时30个月,包含32 156

个节目。

2.2 语料检索

语料检索首先需要确定关键词。由于“一带一路”关键词在英语报道中有不同的说法,英语报道的“一带一路”检索并非能够简单直接地进行。此前,“一带一路”英文翻译存在多个不同版本。2015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与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英文译法进行了规范,要求在对外公文中,统一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英文全称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而“一带一路”则简称译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用“B&R”,其中“倡议”一词译为“initiative”,且使用单数,不使用“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措辞,在非正式场合,其简称译法除可使用“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外,也可视情使用“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但其他译法则不建议使用(参见国家发改委网页:http://www.ndrc.gov.cn/gzdt/201509/t20150921_751695.html)。endprint

因为语料数量较多,语料检索工具也是需要考虑的。常用语料检索工具如AntConc不适宜处理大量文本。本研究使用了PowerGrep进行检索,该软件正则表达式功能极其强大。根据上述英文翻译要求,考虑到实际语料中的各种可能用法,“一带一路”英语关键词检索表达式确定为“belt.{0,15}road”和“silk+road”,意思是检索任何belt和road两者间隔不大于15个任意字符组成的字符串以及silk和road两者之间由若干个空格分开组成的字符串。这两个检索表达式,结合索引行分析复检就能够准确涵盖语料中几乎所有关于“一带一路”英语报道相关的内容。经过软件检索和必要的手工剔除,得出语料检索结果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2.3 索引行分析

索引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检索词前后语境情况,考察语篇产出者的态度倾向。例如,若检索词前包含否定意味修饰语则表明说话者持负面态度,反之,则反映出说话者的积极态度;若没有出现负有正负极性的修饰词,则表明说话者较为客观的立场。经过分析发现,表1所示的80例检索结果都属于客观或者正面描述,没有出现明显负面态度倾向的修

饰词。

2.4 结果讨论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略多于2016年,但2017年上半年“一带一路”的报道量最大,远远超过2015年和2016年全年总量。2017年的高峰集中在5月,这充分说明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论坛达到了扩大对外宣传的积极效果。

从总体数据来看,CNN在最近两年半提及“一带一路”的次数仅为80次,说明美国媒体对于“一带一路”较为冷淡。是不是CNN只报道与美国国内或者欧洲发达国家的事件,对中国整体上并不关心呢?针对这个疑问,笔者以“China”为检索词检索,发现有44 934个结果,在911天(两年半)的语料数据中,只有21天的新闻报道没有直接提及中国(China)

字眼。

由此可见,CNN并非不关注涉华报道,而是积极关注并谈论中国。两相对比说明,美国媒体在总体上似乎有意无意地淡化“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从数据上印证了先前研究认为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有疑虑和谨慎态度[12]。不过,值得指出的是,结合索引行分析来看,CNN的报道并没有刻意妖魔化“一带一路”倡议,基本上相对客观正面地反映了“一带一路”建设情况,说明美國既想参与其中分享获利,又暗怀遏制中国崛起之心的暧昧态度。这一点似乎与朱桂生和黄建滨(2016)基于《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展开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结果不同,该研究认为美国媒体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塑造成“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虽然只是进行索引行分析,没有完整细读文本,在深度上也许有所欠缺,但本研究基于大量文本数据,应该更能准确反映整体宏观面貌。

从理论上分析,出于国家利益考虑,美国媒体应该会尽力贬抑中国,但“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中国力争和平崛起背景中提出的,顺应了国际发展潮流,它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美国不可能愿意错失这样的可能合作机会。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在美国CNN英语报道中的频度和分布,弥补了先前研究在定量分析上的不足。研究结果显示CNN有意无意淡化“一带一路”倡议报道,部分支撑了先前研究。统计数据还表明,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论坛在促进国际宣传和构建我国形象上表现出显著效果。另外,索引行分析显示,CNN在涉及“一带一路”倡议报道措辞中,并没有明显直接的负面态度,保持着表面上的客观准确。本研究的启示是,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国,在国际宣传中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推进,存在较大的努力空间;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加大与沿线国家合作力度,推出示范性建设成果,将有利于提高国际关注度,改变观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

态度。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关键词检索并不一定能穷尽所有“一带一路”报道。有些项目不一定有显式的“一带一路”措辞,但也有可能是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

其次,根据CNN网站说明,该网站上的节目转写文本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更新的,网站还会不定期根据用户反映的情况进行节目转写错误修改或增加转写节目范围等。这对本研究中自建语料库的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J].中国经济周刊,2017(Z2):58-59.

[2]沈雁昕.2015年境外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评述[J].红旗文稿,2016(1):32-34.

[3]胡瑞娟.用英语讲好“一带一路”的中国故事——从“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成立说起[J].新闻战线,2016(2):15-16.

[4]孙发友,陈旭光.“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11):163-167.

[5]曾润喜,魏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舆论引导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5):90-94.

[6]林民旺.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5):42-57,157-158.

[7]陈杰,徐沛雨.阿拉伯媒体视域中的“一带一路”——兼谈中国对阿媒体公共外交[J].回族研究,2015,25(3):119-125.

[8]黄慧.阿拉伯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倾向研究[J].西亚非洲,2016(2):146-160.

[9]郑华,李婧.美国媒体建构下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基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分析[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23(1):87-96.

[10]周萃,康健.美国主流媒体如何为“一带一路”构建媒介框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6):163-165.

[11]朱桂生,黄建滨.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基于《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新闻界,2016(17):58-64.

[12]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104-132,159-160.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一带一路
CNN中国疫情报道的特征与启示
奥巴马、克林顿收到可疑炸弹包裹
基于大规模文本语料库的CNN涉华报道分析
美国枪击,9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