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支书”余留芬:不能只是憨憨地干

2017-11-06 10:39
北广人物 2017年42期
关键词:余留盘县支书

“拼命支书”余留芬:不能只是憨憨地干

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地处高寒山区的深处。

过去,种地是村民唯一的收入来源。这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有45度以上的坡度,庄稼难种,路也难走。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回忆,十几年前,村民背一箩筐土豆到集市上去卖,路上要花几个小时,路窄、坡陡、石头多,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而到了市场上,一斤土豆只能卖到8分钱。那时到底有多穷?“客人来了,家里连杯可以喝的白开水都没有。”余留芬说,“一年种的不够半年吃,进、出村连路都没有,生活太艰难。”

生活的艰辛让她害怕,但并未压倒她,她决心换个活法。

靠着勤快、灵活,余留芬在家附近的煤矿开超市、开饭馆……在别人眼里是“小女人瞎折腾”,她却慢慢攒了钱重新修了房子,自家日子渐渐好起来。

对泼辣、能干的余留芬,不少人竖起了大拇指。大伙儿羡慕她,也信任她,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干?2001年,不到31岁的余留芬“扛起”岩博村村支书的担子,她暗自发誓“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

边远山区,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上任才几天的余留芬决定先修路。白天,她像个男人一样与村民们在工地上,拿钢钎、抡大锤、搬石头,晚上为了协调修路占地的问题,挨家挨户给群众做工作。

因过度劳累,余留芬曾昏迷在工地上,甚至有一次因意外摔下陡坡导致腰椎粉碎性骨折。可即使在病床上,她依旧召开村委会,并不断压缩休养时间。不少村民称她为“拼命支书”。

“拼命支书”拼的不仅是命,还“拼钱”。修路缺钱,她仅有的4万元全部投进去。为了让村集体壮大,她以个人名义贷款10多万元买下一片山林交给集体经营,独自承担风险。

如何带领贫困村民早日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余留芬一直在思考。

在中央政策支持下,贵州省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通过把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盘活起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余留芬说:“带领群众致富不能只是憨憨地干,我们要苦干实干加巧干。”

“我们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先后建起了特种种植场、火腿加工厂、岩博酒厂等。”

如今的岩博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资产达到6200万元,人均纯收入15457元,拥有大小车辆160多辆;村民组入户道路全部硬化,家家住上漂亮楼房,森林覆盖率达70%。岩博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村子的面貌也变得大不一样。一栋栋新建的青瓦白墙小洋楼掩映在绿荫中,干净整洁的道路延伸到各家各户。“岩博好地方,公路绕村边,水泥铺广场,山庄烧鱼鲜……”村民们这样歌唱自己的生活。

有硬件也要有软件,有物质也要有精神。余留芬说:“我们比别人脱贫早,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要做得更好。”技术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美德讲座,多种多样的活动在岩博村展开,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

“经营一个村庄,就像经营一个家庭,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孩子的教育、成员的和睦,落下哪一方面都不行。”余留芬说。

连续三届当选党代表,余留芬将岩博村的变化带到北京。今年,还把盘县火腿和岩博酒的品牌也带来了北京。“盘县火腿是与宣威火腿、金华火腿齐名的三大火腿。”“岩博酒,定位是‘人民小酒’。”

据新华社等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余留盘县支书
好支书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酒香不怕大山远,小康路上有情怀
任弼时与盘县会议
余留芬,酿“人民小酒”的女书记
沈腾香:让“难坑”变“富谷”的好支书
余留芬:芬芳映山红
盘县下屯水电站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