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2017-11-06 11:27秦鑫鑫
重庆行政 2017年5期
关键词:舆情机制信息

□ 简 敏 秦鑫鑫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 简 敏 秦鑫鑫

新媒体时代,“四微一端”成为信息接受与传递的主要媒介。网络领域公民的独特话语权,使网络舆情广受国家重视并将网络舆情引导提上政府议程。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广泛性、知识的广播性、思想和技术的先进性,使高校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使高校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国家舆情引导工作的主战场和重点对象。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重申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尝试在了解高校舆情引导机制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揭示现有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至关重要。高校网络舆情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传统校园公众表达理论在互联网上的延伸。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中,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网民对于高校内外的公共事务,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其他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事件,以互联网为载体所公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情绪、意见、态度、诉求的交汇与总和。高校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的一种表现,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自由性与多元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生活日益成为后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从网民的职业结构看,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4.8%。在新形势下,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客户端为主体的“四微一端”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言论提供了平台。校园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公共事务会及时更新在这些平台上,引发学生的关注和讨论。伴随着网络的自由性而来的是网络的多元性。多元性是由于各个主体在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可能导致对同一个问题持有不同看法和态度。互联网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它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阻隔,因此,互联网可以使不同的思想观念甚至互相冲突的意识形态实现相互之间的渗透。

(二)网络舆情的时效性与扩张性

互联网相较于传统媒介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浏览网页和发布信息。例如先前网络中火极一时的“于欢案”,便是通过微博平台发布,微信、QQ、论坛等途径转播,短短数小时内便吸引了几十万网民参与讨论。今天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媒介更加广泛,网络在高校学生群体几乎实现全覆盖,网络上的任何小事件都可能成为“星星之火”,引起巨大轰动。例如近日“刷爆”微信朋友圈的安徽特警张劼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就是通过互联网迅速在学生间传播,引起了大学生的广泛转发和点赞,激发了整个学生群体的正义感,这就体现了网络舆情弘扬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积极作用。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助网络平台向公众传播谣言,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威胁到网络传播秩序和校园安全。例如2016年发生在济南的女大学生坠亡事件,在微信、微博、QQ等传播媒介的连锁传递下,在整个高校中引发了巨大的连锁反应,不少学生参与到网上讨论中,“校园暴力”、“被室友所害”、“电话向母亲求救”等负面言语充斥着网络,“情绪化”表达、谣言使得此次事件陷于“塔西佗陷阱”,对整个舆论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影响和误导了大学生网民的判断。

(三)网络舆情的隐匿性与从众性

在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空间中,现实中的“人”被原子化,形成了虚拟空间中人们的替代聚合。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完全重新定义自己,而不必在乎别人为你预设的角色。”这种聚合虽然带来了身份上的隐匿,使得网民能够更加自由便捷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伴随而来的是社会对个体道德的约束缺失,这种道德约束的缺失会导致高校学生道德主体性更加模糊,责任意识不断淡化。并且由于网络空间的高度虚拟性,个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情感与思想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很容易转向同一个方向,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大众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基于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状况有据可循的性质,笔者均衡分布调查范围,以重庆市十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分析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如下问题(表1)。

表1 针对高校学生所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一)舆情引导领导牵头机制待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高校作为思想工作的前沿阵地,理所应当守好高校舆论这块阵地。尽管当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开展已经渐入佳境,但是笔者纵观问卷调研报告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在组织和制度两个方面都有所欠缺,高校内部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监管体系。同时,仅有少部分高校决策层形成了专门的舆情领导机构和日常办公机构。这就会导致一旦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缺乏统一的领导,各个零散的部门难以确定行动方向,组织涣散,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危机。

(二)舆情引导协同联动机制不顺畅

通过对重庆部分高校舆情引导机制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体主要以校方为主,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内部的学工部、保卫部等重要部门并未切实发挥作用。目前各高校普遍依赖于以校方为主的“单中心”垂直引导结构,并未形成全面的多元化舆情信息共享、共管平台,缺乏各部门由点到面、以面带点的内部监测网络和跨部门协同网络,因而很难形成舆情合力,由此导致舆情引导机制滞后,引导效果不尽人意。要打破高校“单中心”引导模式,必须要纳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设中。

(三)舆情引导预警预控机制不完善

在对重庆市十所高校舆情引导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高达43.0%的受调查者认为高校舆情危机预防预控功能不足。舆情引导预警预控机制分为五个子机制:舆情收集机制、舆情分析机制、舆情警报机制、舆情预防机制及舆情处理机制。在舆情收集机制中,虽然大多数舆论信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捕获并存储在数据库中,但仍有一些信息通过避开敏感词汇防止被跟踪,这就会导致部分舆情信息的缺失,另外由于数据库更新速度慢、更新周期长等特点,舆情信息不能及时入库;在舆情分析机制中,分析主体不亲临现场,很难对信息源的可靠程度和信息的等级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舆情警报机制中,由于无法及时获取舆情信息、缺乏规范的舆情预警机制等原因,当前高校普遍存在无法及时预警的问题;在舆情预防机制中,由于事前监测不足,没有取得有效信息,难以形成分析报告,故预防工作也举步维艰;在舆情处理机制中,由于没有可靠的信息作为参考,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舆情的发展。

(四)舆情引导教育疏导机制不健全

教育疏导的对象是全体高校在校生,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舆情引导的方式探究中,各大高校也在不断积极地创新和发展。通过对重庆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重庆大多数院校主要采取以下举措:开设官方微博、微信、APP(68.9%);开展网络辟谣,传播正确信息(47.6%);及时发布重要通告,抢占舆论先机(36.9%);官方发表申明以引导舆论走向(33.9%)。由此可见,高校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并将此落实到日常高校行政事务之中。高校在教育途径方面采取的方式日益多元化,但在内容和方法上仍需进一步健全。当前高校将工作重点放在舆情引导的平台建设上,但取得的成效并不客观。在本次调查中,高达19.88%的学生群体没有关注所在学校的官方网络平台。另外80.12%的学生群体即使关注了,其中表示会频繁地关注和参与互动的有仅有14.03%,剩余75.54%仅限于偶尔查阅、点赞、评论和转发,直接选择忽略的则占到10.43%。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对于校方组织建设的舆情引导网络平台的参与度不高,导致高校在教育疏导方面也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五)舆情引导意见反馈机制待强化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为网络舆情科学监管体制的建立过程带来了困难和挑战。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持续时间长等特征使得高校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实施干预管理难度较大。当前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客体及第三方对于舆情引导的反馈。学生群体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客体,以其最直观的感受可以为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提供宝贵的经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在舆情引导机制的建设中,仅仅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往往忽视了客体和相关第三方的意见反馈,从而导致不能形成一套科学有效、重复使用的方法。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完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最前沿,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应当将该讲话精神作为分析探讨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调研和理论建设的过程中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一)方向: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机制

加强高校网路舆情工作领导机制需要从组织、制度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提供组织保障。校党委应当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舆情引导工作中总揽全局,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协同其他引导主体,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其次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高校应当将《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关于网络安全监管的相关规定具体到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中,以规范师生网络参与行为,从源头上抑制负面网络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作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起新闻发言人制度,重视新闻发言人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完善日常值班制度,防止舆情危机发生时责任主体缺位;最后,要建立和完善工作研讨制度,听取各方意见,防止舆情判断专断化,建立科学有效的校园突发事件监管系统、预防办法和处置方案,并将网络舆情作为其中重点内容。

(二)前提: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预控机制

做好高校网络舆情预警预控工作是引导校园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的前提,需要把握好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警报、预防及处理五个环节,从源头上避免舆情危机的产生与发展。舆情信息的收集需要通过互联网准确收集反映学生思想变化的舆情信息,做到及时发现、收集和报告,确保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能真实的反映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舆情信息的分析是高校管理者监测校园网络环境、把握全局引导工作、制定和实施科学引导方案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网络舆情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选择等加工,对不同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哪些信息是准确的、可靠的,哪些是虚假的、不符合实际的。舆情信息的警报需要引进专业可靠的舆情信息监控软件,制定科学有效的舆情信息监控制度,配备高素质的舆情信息专业监控人员,全方位、全时段监控高校网络。网络舆情的预防需要通过对已经收集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剖析,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研判,防止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与发展。网络舆情的处理,是指在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时,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应该在第一时间发现危机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并详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发展的源头,关注其发展的趋势,根据舆情的发展程度及时调整应急预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三)基础:畅通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协同机制

1.跨部门协同

跨部门合作的起因缘于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碎片化,但应当明确的是,之所以需要合作,就是为了互补,是借对方有而自己没有的资源来达成目标,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在当下“信息大爆炸”时代,大学生拥有很强的政治意识,他们关心校内外的各种热点信息,积极参与各类事件的讨论。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各种公共事务或私人事务,相当比例的决策权力不属于教育管理部门负责,跨部门协作乃至社会多元主体的协作就十分必要。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应主动与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实施联动合作机制,与公安部门、网监部门等建立密切联系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共同研判舆情走向。地方政府应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纳入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根据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殊性质,支持高校制订适合校园网络舆情危机特点的预防计划和处理程序。此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危机管理的业务指导和行业内协调。建立起由地方政府和高校为主导,各相关管理部门参加的高校应急信息联络制度。

2.高校内部协同

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仅需要跨部门合作,而且还需要加强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分工协作。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往往能够延伸到校园的各个层面,单凭校方舆情引导小组,不能够全方位的引导舆论走向。因此舆情的引导和管理需要建立包括团委、宣传部门、学工部、辅导员群体、保卫部等主体在内的全方位、长效性高校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有效发挥其作用,确保各部门之间能够保持顺畅的联系,联合作战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四)关键: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教育疏导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因此,高校需要从媒介、内容、方法和手段三个方面入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育媒介方面,高校应当利用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常用的信息传播媒介,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弘扬网络主旋律,营造有利于高校发展的主流舆论,带动高质量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建设。尤其要重视对微信平台的利用,近年来,微信以其强大的功能优势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使用最频繁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也成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发源地。高校要重视微信这一新兴媒体的强大功能,通过建立微信群、开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主动引导舆论朝着正面、健康、积极方向发展。在教育内容上,重点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强调,微信群、QQ群、微博群等各类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建立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合理设定群组规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也应该践行该规定,规范校内各类互联网群组,推动文明上网教育、网络安全知识教育、信息安全形势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五)保障:强化高校网络舆情意见反馈机制

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须要听取多方意见建议,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归档、整改。

首先是总结,要对整个网络舆情事件的开始阶段——关注阶段——扩大阶段——衰退阶段,从纵横两方面进行详细完整的总结,对事件各个阶段的原因、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针对事件的处置方式和处置结果,听取处置对象或相关第三方的意见,形成最终的分析报告,并从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其次是归档,高校要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档案管理制度,从整个事件中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存档,便于日后查阅。最后是整改,在整个网络舆情工作处置结束后,要召开工作研讨会,通过对网络舆情处理措施的深入分析,找出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实行责任倒查制度,避免重复出现错误。

项目资助: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力的现状、问题及建设”(fdyzy2014003)、重庆市首届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简敏工作室、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机制及秩序建构研究”(2017XZXS-116)。

作 者:简 敏,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教授秦鑫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舆情机制信息
舆情
舆情
舆情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