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观察

2017-11-06 07:40王伟王翠华王占鳌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7期
关键词:危险性胃肠道螺旋

王伟 王翠华 王占鳌

1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辽宁 大连 116091)2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肿瘤科 (上海 200060)3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辽宁 大连 116091)

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观察

王伟1王翠华2王占鳌3

1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辽宁 大连 116091)2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肿瘤科 (上海 200060)3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辽宁 大连 116091)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治疗的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常规症状诊断,再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统计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临床病症诊断准确率为78.0%,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0%(P<0.05)。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64排螺旋CT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价值 CT图像 符合率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瘤细胞高表达CD117和CD34,临床诊断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常见的误诊有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1]。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病理免疫组化及影像学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查当中[2]。本次研究对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究,评价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32.5岁。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临床症状:上腹疼痛,腹胀,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以及呕吐等。

1.2 方法

首先采用常规症状诊断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所有病例均出现了腹部肿块、隐痛、黑便、便血、腹泻等症状。均由本院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

其次对所有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方法如下:检查前叮嘱患者禁食6h以上,清洁灌肠后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仪(somatom definition AS)进行诊断。检查前10min可适当饮用温开水,一般800~1000mL,以充盈小肠便于检查。患者可取仰卧体位,扫描范围设置为隔顶部位到耻骨联合部位。先进行常规平扫扫描,对患者的病灶范围进行确定。随后注射对比剂碘海醇,注射速率在4.0mL/s左右的范围,进行增强扫描。将资料传输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层间距设置为3mm,层厚设置为3mm。扫描所有的影像资料均由本院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共同做出诊断的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经过2种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扫描的特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

经常规临床病症诊断,有39例被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准确率为78.0%;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后发现有48例患者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准确率为96.0%,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正确率对比

2.2 64排螺旋CT扫描的特点

CT扫描后可见1.0cm×0.5cm×0.3cm至20.5cm×19.0cm×8.0cm大小的肿瘤,病灶主要以梭形比较常见。采用肿瘤恶性潜能分级标准,可见低度危险性肿瘤8例(16.0%)、中度危险性肿瘤13例(26.0%)、高度危险性肿瘤29例(58.0%)。高度风险性肿瘤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种。

低度危险性肿瘤病灶的CT图像表现:边界清晰,边缘光滑,瘤体密度均匀,强化扫描后可见类圆形的病灶形状;中度危险性肿瘤的CT图像表现与低度危险性肿瘤病灶的CT图像表现接近;高度危险性的间质瘤CT图像表现:瘤体密度不均匀,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域、点状钙化灶,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病灶的位置不同,边缘清晰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与肿瘤所在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发生在肠系膜的肿瘤边缘比较模糊,发生在消化道的肿瘤的边界比较清晰。增强扫描以后可见瘤体内血供丰富,瘤体实质部分可见比较明显的中重度强化。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临床特征[3]。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在发生恶变以后,会出现许多明显的症状,常见的有吞咽不适或困难、腹部疼痛、消化道梗阻、胃肠道梗阻等。

临床针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诊断,传统常采用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进行诊断。但该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有限,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的情况。X射线摄片检查、胃肠道钡餐透视检查以及内窥镜检查,均可以对胃肠道的黏膜变化、管腔改变情况等进行仔细的观察,但以上检查方式无法分辨病灶位置,对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也难以辨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难以判断等,导致以上检查方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较低。

64排螺旋CT是当前进行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一种心的方式,与普通临床症状诊断和普通X射线平片诊断相比,64排螺旋CT诊断的方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患者的胃肠道黏膜的变化情况,清晰反映出患者胃肠道管腔的变化情况。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灶位置、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等,64排螺旋CT扫描也具有较为清晰的显示[4]。64排螺旋CT的这一优点,是提高其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准确率的关键。同时,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进行胃肠道间质瘤诊断,详细观察病灶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研究中,所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采用了患者观察症状诊断法与64排螺旋CT诊断法进行诊断。分别记录诊断的结果,发现常规症状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比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低。提示64排螺旋CT诊断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64排螺旋CT扫描的特点可见,其画面更为清晰,对肿瘤的位置、性质、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均有清晰的反映。

综上所述,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且该CT扫描更加清晰,对病灶有着更清晰的反映,能够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1] 姜华,任春慧,梁爽,等.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6):162-164.

[2] 陈茂恩,张亮,吕江,等.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41(1):38-40.

[3] 崔创撑,田景坤.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 CT 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7):64-65.

[4] 豆永升,秦涛,毕俊英,等.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3):472-473,489.

Clinical Value of 64 - 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WANG Wei1WANG Cui-hua2WANG Zhan-ao3
1 Department of Imaging, the Third Peopleʼs Hospital of Dalian (Liaoning Dalian 116091)2 Department of Oncology, Liqun Hospital,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Shanghai 200060)3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Third Peopleʼs Hospital of Dalian (Liaoning Dalian 116091)

1006-6586(2017)17-0082-02

R735

A

2017-04-21

王伟,研究方向:乳腺及腹部肿瘤的影像诊断。

猜你喜欢
危险性胃肠道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