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岽矿区鸡公髻区段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浅析

2017-11-07 10:46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斑岩铅锌矿岩浆

马 勇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 广州 510080)

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岽矿区鸡公髻区段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浅析

马 勇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 广州 510080)

丰顺县尖笔岽矿区鸡公髻区段地处粤东隆起区西缘的潘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佛冈—丰良EW向深断裂带与莲花山NE向深断裂带及古巷—澄海NW向断裂交汇部位。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主矿体V1产于NW向F1断裂破碎带上盘的英安斑岩(J3gjb-2(b))中。矿床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综合控制,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硫化物矿床。

铅锌矿;地质特征;成因浅析;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 尖笔岽

尖笔岽矿区鸡公髻区段铅锌矿床是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最近几年来找矿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查明工业矿体资源量(332+333)——铅+锌金属量达10.01万t,低品位矿体(332+333)——铅+锌金属量达3.33万t,规模已达中型。

1 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粤东隆起区与永梅—惠阳坳陷过渡带上莲花山断裂东侧的潘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1],地处佛冈—丰良东西向深断裂带与莲花山北东向深断裂带及古巷—澄海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2],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上统高基坪群。构造发育以断裂为主,主要有:NE向的潘田断裂、四斗田断裂、留隍断裂;NW向古巷—澄海断裂。区域岩浆岩发育,分布受区域NE、EW、NW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有燕山三期:大埔岩体、葫芦田岩体;燕山四期:留隍岩体、华亭岩体及少量岩脉。

2 矿区地质特征

除第四系残坡积与冲积层外,矿区地层仅出露高基坪群上亚群上段(J3gjb-2)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自下而上依次可划分为四个岩性层:①第一层为灰—浅灰绿色英安质碎斑熔岩(J3gjb-2(a));②第二层为深灰—灰绿色碎裂英安斑岩夹少量灰黑色薄层状凝灰岩、凝灰质英安斑岩或灰色流纹斑岩(J3gjb-2(b));③第三层为浅灰白—灰色流纹斑岩夹少量灰黑色流纹状凝灰岩、灰色英安质流纹岩(J3gjb-2(c));④第四层为浅紫灰—灰色玻屑(晶屑)块状凝灰岩(J3gjb-2(d))(图1)。

矿区构造发育,可分为NW向(F1、F13)、NE向(F2、F3、F4、F5、F6、F12)、EW向(F10、F14)。从断层间的关系分析,NW向断层形成时间最早,其次为NE向,最晚为EW向。NW向F1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断裂,由F1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容矿断裂,与F1断裂平行产出,形成密集的裂隙带,是矿液沉淀成矿的良好空间。NE、EW向断裂属于成矿后断裂,对矿体均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尤以EW向最为明显。NW向F1断裂出露于英安斑岩(J3gjb-2(b))中,地貌上局部表现为陡崖,延长>3.2 km。产状总体走向310°~330°,断裂面呈舒缓波状,总体倾向SW,倾角 68°~85°,局部直立,甚至反倾(9线),在断裂面上可见与走向大致垂直的逆冲擦痕,断裂带宽2~14 m,带中岩石挤压明显,断裂带总体呈0号勘探线向两端变窄的趋势,局部可见膨缩现象,断裂具压扭性特征。

矿区分布的岩浆岩主要为呈岩基产出的燕山三期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体及呈岩脉、岩墙产出的不明时代的石英斑岩和辉绿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体出露于矿区南部君子塘一带,位于燕山三期葫芦田岩体北缘舌状部位,与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上亚群上段火山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区内接触线总体走向呈北东—南西向,向北西倾伏。岩石中见绿泥石化、硅化。据资料显示,葫芦田岩体中Pb、Zn元素的平均浓度为酸性岩维氏克拉克值的2.9~3.6倍,推测为区内铅锌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

图1 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岽矿区鸡公髻区段综合地质图Fig.1 Generalized geologic map of Jigongji section of Jianbidong mine in Fengshun CountyQ.坡积、冲积物;J3gjb-2(d).凝灰岩;J3gjb-2(c).流纹斑岩;J3gjb-2(b).碎裂英安斑岩;J3gjb-2(a).英安质碎斑熔岩;λπ.石英斑岩;1.实测、推测断层编号及产状;2.铅锌矿体及编号;3.实测、推测地质界线;4.岩层产状;5.勘探线编号。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尖笔岽矿区鸡公髻区段内主要矿体为V1,呈脉状产于尖笔岽—鸡公髻山脊西南坡的F1断裂破碎带上盘的英安斑岩(J3gjb-2(b))中。矿体总体走向略呈“S”型,趋势为:0线往北西矿体走向为330°,0~2线间矿体走向为315°~340°,2~4线间矿体走向为350°,4线往南东矿体走向为345°,总体走向约330°,倾向SW,倾角75°~85°,具舒缓波状的特征。长度480 m,矿体斜深>540.4 m(深部未控制底界),厚度0.69~46.88 m,平均12.62 m。

矿体近筒状产出,沿走向、倾向均有膨大缩小的特点,中部厚度大,往两边逐渐变薄,矿体拐弯处倾角变缓、厚度变大。

矿体呈细脉状、网脉状和浸染状的铅锌矿化带产出,其细脉走向尤以NW向为主,NE、EW、SN向为辅。NW走向的含矿细脉最发育(以倾向SW组最为发育),其次为NE向和EW向。含矿裂隙越发育处矿化越强,矿石质量分数越高。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

3.2 矿石特征

3.2.1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的主要结构包括:半自形—自形晶粒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溶蚀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构造主要有:细—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团块角砾状构造以及斑点状构造。

3.2.2 矿物组成

矿区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辉钼矿、深红银矿、辉银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正长石、石英,还含有钠长石、绿泥石、绢云母、黑云母、斜长石、方解石、高岭土等。

3.2.3 矿石类型

按自然类型中矿石所含主要有用金属组分划分为3种类型:含银铜铅锌矿石(主要)和铅锌矿石、铜铅锌矿石;按矿石的结构构造划分为:以细脉—浸染状矿石为主;按矿石的氧化程度划分为原生矿石(主要)和氧化矿石(少量)。

按工业类型划分本矿床为脉状铅锌硫化物矿。

3.3 围岩蚀变

赋矿岩石和近矿围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特征,越近矿体,蚀变越强,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钾化及黄铁矿化,局部见碳酸盐化及萤石化。近况围岩蚀变范围较大,由矿体往外具明显的分带性,可划分为3个蚀变带:强绿泥石化、硅化及强钾化、弱黄铁矿化、弱萤石化带(Ⅰ带)→强硅化、弱绿泥石化及弱黄铁矿化带(Ⅱ带)→弱绿泥石化及弱硅化、弱碳酸盐化带(Ⅲ带)。Ⅰ带的宽度一般为10~60 m,主要分布在赋矿岩石及夹石中,矿化作用较强;Ⅱ带的宽度一般为15~80 m,多分布于矿体下盘的岩石中,矿化作用很弱;Ⅲ带的宽度一般为10~70 m,多分布于矿体上盘的岩石中,矿化作用较弱。

4 矿床成因浅析

4.1 成矿地质条件

4.1.1 地层与成矿关系

矿体呈脉状产于碎裂英安斑岩(J3gjb-2(b))中,据表1可知,Cu、Pb、Zn、Ag明显富集于晚侏罗世火山岩层,该地层通过不同方式为矿区的成矿提供一定的矿质。

表1 本区各时代地层中主要成矿元素丰度Table 1 Abundance of main ore-forming elements of strata of each era

注:X表示元素丰度;K表示相对浓集系数;单位Au为×10-9,其他为×10-6。

4.1.2 构造与成矿关系

矿体呈脉状近距离产于尖笔岽—鸡公髻山脊西南坡的F1断裂破碎带上盘的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上亚群第二岩性段(J3gjb-2(b))的英安斑岩中,主要受NW走向断裂(倾向SW)及其次一级发育的密集细网脉带控制。裂隙密集发育处岩石常呈强硅化和弱绿泥石化。其矿化强弱与裂隙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4]。裂隙的发育提供了矿液运移和存储的通道,是成矿有利的区段。而不同走向的断裂与NW向断裂交汇部位,是成矿最有利部位,极易形成富矿段。

4.1.3 岩浆岩与成矿关系

区内晚侏罗世火山—岩浆作用频繁,呈带状分布着火山喷发盆地和岩浆侵入体,沿NE向及NW向断裂分布,区内火山岩系经过了较充分的分异演化,对成矿物质的分离聚集,进而形成工业矿体极为有利,表明区内具备形成铜铅锌矿床的优越火山岩条件。而且矿区南部的葫芦田岩体中Pb、Zn元素的平均浓度为酸性岩维氏克拉克值的2.9~3.6倍,进一步提供了区内铅锌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因此深部的岩浆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并在火山和岩浆侵入作用下形成了成矿热液来源。

4.2 矿床成因类型

矿区处于潘田火山岩盆地中部,区内出露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火山岩系,主要由中酸性—酸性英安质—流纹英安质和流纹质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组成,位于莲花山深断裂带东束与佛冈—丰良深断裂带交汇处。盆地中非常发育NE、NW、EW向断裂构造,尤以NW向为主,四周被燕山三期和四期的花岗岩侵入体所包围,该区岩浆—热液活动频繁。本区的铅锌矿床在形成过程中,燕山期的岩浆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且在火山和岩浆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了成矿热液来源,在构造活动形成的构造裂隙通道中进一步萃取围岩地层中的成矿元素,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形成矿质流体,当矿质流体形成的热液系统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发生骤变时,其温度压力随之减低,具备有利成矿空间时即形成矿体。根据矿床的成矿环境和矿体矿化特征,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硫化物矿床[5]。

5 结语

(1) 丰顺县尖笔岽矿区鸡公髻区段地处粤东隆起区西缘的潘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佛冈—丰良EW向深断裂带与莲花山NE向深断裂带及古巷—澄海NW向断裂交汇部位。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2) 矿区地层仅出露高基坪群上亚段上段(J3gjb-2)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矿区构造NW向断层形成时间最早,其次为NE向,最晚为EW向。NE、EW向断裂属于成矿后断裂,对矿体均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尤以EW向最为明显。赋矿岩石和近矿围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特征,越近矿体,蚀变越强。

(3) 矿体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三个因素综合控制,根据矿床的成矿环境和矿体矿化特征,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硫化物矿床。

[1] 李少莲,李耀华,肖恩玲,等.粤东北成矿带银铜金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R].广州:广东有色地质勘查局矿产地质研究所,1994.

[2] 屈尚侠,曾茂华.粤东尖笔岽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70-72.

[3] 郭锐,彭恩生.粤东丰顺县尖笔岽铅锌矿床矿化特征及形成机理[J].矿产地质,2008,22(6):506-509.

[4] 郭锐.粤东成矿地质背景及银铜铅锌成矿特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5] 黄文胜,张宏发,王艳,等.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岽矿区鸡公髻区段铅锌矿详查报告[R].广州: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2016.

(责任编辑:李雯)

An Initial Analysis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Lead-ZincDeposit in the Jigongji Section of Jianbidong Mine in Fengshun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

MA Yong

(GuangdongNonferrousMetalsGeologicalExplorationInstitution,Guangzhou,Guangdong510080)

The Lead-zinc deposit in the Jigongji section of Jianbidong mine in Fengshun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volcanic basin of the Pantian Mesozoic volcanic rock in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e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which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ection of Fogang-Fengliang EW to the deep fracture zone and Lianhuashan NE to the deep fracture and the Guxiang-Chenghai NW to the deep fracture.The structure and magmatic activity of the area is strong.The main orebody,is produced in the dacite-porphyry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W breaks the broken plate to F1.The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stratum,structures and magmatic rock.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eposit type is the hot liquid sulfide deposit after the magmatic stage.

lead-zinc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 initial analysis on genesis; the hot liquid sulfide deposit after the magmatic stage; Jianbidong mining area

P618.42; P618.43

A

1671-1211(2017)05-0551-03

2017-05-08;改回日期2017-06-09

马勇(1986-),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资源勘查专业,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工作。E-mail:yongma.yiyi@163.com

数字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736.P.20170830.1152.006.html数字出版日期2017-08-30 11:52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7.05.008

猜你喜欢
斑岩铅锌矿岩浆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十大铅锌矿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