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趣品梅文化

2017-11-07 08:36浙江缪士毅
花卉 2017年21期
关键词:赏梅谜面咏梅

浙江/缪士毅

踏雪趣品梅文化

浙江/缪士毅

踏雪探梅,自古盎然。在探梅、问梅、赏梅时节,倘若了解一些梅花文化,则更添几分情趣。

知梅品种梅花品种纷呈,达二百余种,可分为观赏类与果品类两大类。其中观赏类按枝条生长形态又可分为直脚梅、垂枝梅、龙游梅和杏梅等四大类。按花型、花色和花萼分,直脚梅类又有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绿萼型、洒金型等品种。梅花其枝姿、花型、花色、萼色富有变化,如垂枝梅,枝若垂柳,姿态娉婷;龙游梅,铁骨虬枝,状若游龙;绿萼梅,萼如翡翠,蕾若凝玉;朱砂梅,胭脂点珠,春闹枝头;宫粉梅,红妆淡抹,报春最早;玉碟梅,萼绛紫色,花白似玉;果梅,枝直刺多,萼白瓣红;照水梅,伞状树姿,花朵向下,独具情趣。

咏梅花诗梅花,凌雪傲雪,凛然开放,冰清玉洁,古往今来,被视为高风亮节之楷模,历代诗人为之吟唱,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写梅之风韵,清幽而见雅逸;“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明·高启),状梅之体态,姿色皆俱风采;“冰姿不怕雪霜侵”(秋瑾)、“凌厉冰霜节愈坚”(宋·陆游),赞梅之品格,坚贞不屈,令人顿生敬意;“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明·杨维桢),赞梅之精神。老一辈革命家亦喜欢咏梅、赞梅,陈毅元帅写道:“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梅花不屈服,树树立风雪。”董必武留下了“不管风和雨,寒梅自著花;冰肌历寂寞,春动冷生涯”之佳句。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更是深为人们所传颂。梅花盛开之时,低吟高哦几首咏梅诗,雅趣非凡。

猜梅花谜在谜苑中,有的谜面中含有“梅”字,如谜面为“踏雪寻梅”,打《红楼梦》人名一(谜底:探春);谜面为“梅花点点异样红”,打荷兰名城一(谜底:鹿特丹);谜面为“粽子头,梅花爪,屁股挂把弯镰刀,黑黄灰白花皮袄,坐着反比立着高”,打动物名一(谜底:狗);谜面为“不是菊,不是梅,开蓝花,结棒槌,叶子长得像韭菜,轻风吹过颤微微”,打名花一(谜底:马莲花);谜面为“赏梅”,打中药名一(谜底:望春花)。而有的谜底与“梅”有关,如谜面为“一枝花儿雪里开,阵阵寒风送香来”,打名花一(谜底:梅花);谜面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打花名二(谜底:雪梅 迎春);谜面为“村头之约心无悔,人别七载终念回”,打名花一(谜底:梅花)。品赏梅花之时,猜猜梅花谜,妙趣横生。

吟梅花联在联海中,有不少嵌有“梅”字的对联,如:江苏苏州邓尉山闻梅馆有一联:“寻宋商邱题咏遗文,入胜出幽,十里梅香归吐纳;访清高宗游观陈迹,抚今怀旧,四围山色感兴亡。”联语巧用典故,平添游人赏梅品联的兴致;杭州孤山为西湖著名的赏梅胜景,景区内的放鹤亭有一联:“若问梅消息,须待鹤归来。”联语即景成联,自然贴切,让人们陶醉于“梅妻鹤子”的优美传说之中;云南昆阳市北郊的黑龙潭景区,以唐梅、宋柏、明代茶花“三异木”最为著名,清代硕庄曾撰一联云:“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游人在此驻足品梅吟联,意趣盎然;江苏无锡梅园内的诵豳堂有一咏梅联:“客为坝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我是江南驿使,折来联寄一枝春。”此联吟梅不见一个“梅”字,却用“千树雪”、“一枝春”喻梅,可谓妙笔生花;上世纪八十年代,征集南京梅花山景点楹联,其中一联为:“景中景非关招鹤放鹤;山外山尽是白梅红梅。”读来情趣盎然,颇尽诗意画境。

赏梅花画梅花自古就是画家笔下的题材,不少画家以擅长画梅花而闻名,如元末画家王冕工画墨梅,淡墨点染花瓣,浓墨勾点蕊萼,独见新妍,所画的一幅《墨梅图》题画诗:“事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留得清气满乾坤。”流露了画家以梅自喻的心声;明代画家王谦爱画梅花,他笔下的梅花多苍老蟠屈,枝柯如铁,千枝万蕊,姿致万千,璀璨异常,在郁密之中具有清奇的韵致。他与人合作的《岁寒二雅图》,世称杰作;清代画家金农擅长画梅花,所画的寒梅有“凌寒独自开”的欺霜傲雪之英姿,如《梅竹图》上的“凌霜雪,节独高;我与君,共岁寒”便是突出一例;著名画家关山月从小就喜欢梅花,素享“当今画梅第一人”之誉。他笔下的梅花高雅而热烈,飘逸而凝重,潇洒而朴茂,枝骨如铁,花枝繁盛,花开热烈,如火如荼。他的以梅花为题材的《俏不争春》、《香港回归梅报春》等名作已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观梅花景我国赏梅胜地众多,著名的如江苏吴县西山岛梅林面积逾万亩,初春时节满眼是争艳竞丽的春梅,疑若雪海,引人入胜;武汉东湖梅园占地500亩,梅花盛放时,雪海红霞,幽香袭人,花在园中开,人在花中游,情趣盎然;杭州余杭超山素享“十里香雪海”之誉,早春时节,进入超山,远眺层层叠叠的片片梅林,花烟氤氲,繁花似雪;近睹落香袭人,处处花雨缭乱,纷呈迷人;南京梅花山有“梅花世界”之称,花开时节,满眼的梅花,似雪花万点,似白云飘逸,美不胜收;苏州邓尉山山后梅林弥漫10余公里,构成邓尉梅花甲天下的胜景。每届花时,举目四望,千顷一片白,银海荡漾,疑若积雪;无锡梅园依山植梅,以梅饰山,别具一格。盛放之时,有的白如积雪,有的浓艳似墨,异彩纷呈,各领风骚。置身期间,如若沐浴香涛之中,令人心旷神怡;上海淀山湖的“梅坞春浓”景区,每届花期,千枝绛,百枝妍,人在林中行,花潮迎人流,香涛沁心脾,真有“若无香风起,疑是白云绕”的意境。此外,广东大庾岭罗浮山、杭州西湖的孤山等地,也是赏梅的好去处。

寻古梅树在华夏大地至今仍生长着许多古梅,虽迭经岁月沧桑,但每逢花期,仍冲寒冒雪绽放,如湖北黄梅蔡山的江心寺内的晋梅,据传为东晋名僧支遁和尚亲手所栽,至今已有1600余年高龄,堪称梅中之元老;浙江天台县国清寺有一隋梅,相传是隋开皇十八年寺初建时由天台宗五祖章安大师手植,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寿龄;杭州超山大明堂内有一株已有1000余年寿龄的唐梅,老干早已枯死,现在这株是从老干上发出的新株,其冠如伞,老枝横斜。超山还有一株可与“唐梅”相媲美的“宋梅”,宋梅相传为宋末人所植,经八百余年风霜雨雪摧残,苍劲龙钟,姿态奇特,尤其是所开的花与众不同,有六个花瓣,是当今罕见的六瓣梅;云南昆明曹溪寺内有元代种植的梅花,已有700余年历史,虽老态龙钟,但仍绽蕾竞放。

猜你喜欢
赏梅谜面咏梅
赏梅时节品咏梅诗联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点绛唇·咏梅月
热闹的“非遗”年货集市
数字迷,猜成语
赏梅寄忧伤 跌宕生多姿
无字遗书
地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