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高考,徒进师未进

2017-11-07 21:25彭国强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作弊考场答题

彭国强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但参加1977—1978年高考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些发生在考试前后、考场内外的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我是1978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学就讀于湘潭县碧泉公社五七中学。高一时,我为逃避“开荒”劳动,自告奋勇躲在家为学校“编造”了一个《杂交水稻就是好》的剧本,竟在全区文艺汇演中得了一个“创作奖”。从此,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尤其是当时的校长吴俊熙老师,更是对我满怀希望,因此,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充满信心地为我报了考,并报的是“文科”。

但当时我高中还只读了一年多一点,是在没有得到任何考前辅导和阅读任何学习资料的情况下应考的,好在考场就设在我们学校,只是高考的那几天将“课堂”变成了“考场”。

当时是由各省独立命题。老实说,湖南1977年的高考题虽然在全国来讲算比较难,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却是一点也不难的,只是那时的我,基础实在太差,答题结果可想而知。记得有“唐朝3个最著名的诗人是谁”和“李时珍的代表著作是什么”等题我都不会,拼音由于我们这一届没学,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的那道题我也没答,只有古文翻译等题,凭自己的理解勉强做了些解答(其实此前我也从未接触过古文)。不过,我当时并未抱多大希望,只是试一试而已,就当是“练兵”,也算是对自己前段学习做了一次检验,让我明白了我的知识原来是那样的贫乏!

恢复高考,对有志青年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雨,让埋藏的种子有了发芽的机会,让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脱颖而出。因此高考政策一出,所有“够条件”的人一拥而上,全来报名,但那时更多的恐怕还是像我一样抱着试一试、“撞大运”心态的考生,也就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又因为是第一年,无论是考生,还是组织者,以及管理者都缺乏经验,因此,1977年的高考,考生来源最复杂,考场气氛应该是最轻松、最具喜剧色彩的,考场“状况”迭出,尽现奇葩!

记得第一场考试是考政治,在我埋头答题约十几分钟后(估计时间,那时考场无时钟,考生更无记时工具),听到窸窸窣窣像老鼠啃噬的声音,我抬眼扫了一下,原来是我斜对角的一位女生正在嗑葵花籽,大概是因为不会答题,就以这种方式来排遣烦闷,好在她尽量控制声响,而监考老师也不阻止,任其将身上所带的葵花籽嗑光,桌上堆了一大堆的壳。而考历史地理时,我发现居然有人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直睡到那场考试到点,监考老师也不去打搅他,就让他去做那“考大学的梦”。还有些考生让人哭笑不得:每场考试结束后,大家都要聚在一起交流交流。数学考试结束后,就有一群人在议论,有人说题目好难,答不上、做不出,其中有一个考生却语出惊人:“这题目有什么难!”闻此言,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以为羊群中还隐藏着白马,可他接着说:“比如那个题目,求∠A的值,这还不简单,我用量角器一量,34度!”众人一听,哄堂大笑,他也许意识到了什么,便灰溜溜地走开了。

不过,那时虽然考场设施简陋、考生五花八门,但考试却是公平和成功的!大家都纯朴而诚实,也就无需那些“高科技设备”作弊了。而且,压根就没有人作弊,甚至可以这么说,我们那时根本就没有人去想作弊,因为大家都守底线、知荣辱!不会,就认了!宁愿在考场睡觉成为笑柄,也不去干那“偷鸡摸狗”丧失人格的事!

我当时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与我“同场竞技”,他是我们全公社一致看好的考生,但结果却令人失望,他竟与我一样——名落孙山了 (1978年他又同样与我参加考试,我录取了,他依然没考上) !所以,高考第一年,我们公社除有两人考上中专外(中专与大学是分开考的),别的一无所获。

时至1978年,高考受到我们当地学校及师生的高度重视。由此,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甚至可以说从此改变了教育的方向!我所在的射埠区决定在全区所辖的各公社中学选拔一批“尖子生”组成 “重点班”。通过考试,我有幸进入了这个由49人组成的、设在湘潭县第八中学的“区重点班”学习。当时把全区各学科最好的老师都抽调到这个班任教,学生们学习之刻苦自不必说!举个例子吧,快结业时,正是大热天,有一个姓龙的同学为了争分夺秒,竟然坚持了13天不洗澡。但那时我的心态仍比较轻松。在高考前,学校以极简便的方式为我们办理了高中毕业手续后,放了几天的假,这几天,我不是复习功课,更不是去玩一玩放松下心情,而是回家去“卖苦力”,参加生产队的“双抢”,晚上扯秧,白天插田、扮禾。那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让人精疲力竭,容不得你去思考半点学习上的事。

1978年的高考在最热的“三伏天”里进行,考场秩序已经很规范。与1977年相比,考题的难度要大得多,尤其是语文,大家都一致叫“难”!公布成绩时,语文达到60分及格分的考生很少,而我却得了71分,化学让我得了87分的高分,遗憾的是一直为我强项的数学却遭遇了“滑铁卢”,居然只有49.5分,其中有一道平面几何题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我在考试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在与它纠缠了好久后,仍然未能解出,不仅耽误了时间,还让人心情非常的懊恼,所以弄成了这样的结果。

考试结束后,我便回到家里,在生产队搬起了红砖。一天,邮递员通过大队支书找到我,说高考成绩出来了,我被“初取”了(即上了录取线),要我快去填志愿。这让我欣喜万分。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赶到公社驻地,接待我的公社文教专干不是别人,正是曾对我寄予厚望的原中学校长吴俊熙老师。从他慈爱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的欣慰!但他只是平静地说:“你来啦,志愿我帮你选好了,第一志愿湖南农学院,第二志愿湖南林学院……你看咋样?”我说:“我相信老师,就按您的意思填吧!”其实,后面复查分数时(那时全为人工阅卷、手工计分,故对每一份考卷有一个统一的复查),我被增加了12.5分,总分已经上了340分的重点本科录取线了,但那时认为只要能“跳出农门”、吃上“国家粮”就行,家里也无读书人,哪懂什么选择学校与专业,公社也为了万无一失,选择了最“保险”的方略。于是,我被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录取,成为全公社恢复高考后3年中唯一被大学本科录取的考生(因1979年亦无考取本科的,只有两人被大专学校录取),成就了本人一个小小的荣耀,也算为家乡争了点光,同时还制造了一个“徒进师未进”的笑谈!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弊考场答题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期末小考场
防止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