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与罗瑞卿专案

2017-11-08 06:54张子申
党史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叶群杨成武罗瑞卿

■ 张子申

杨成武与罗瑞卿专案

■ 张子申

1965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遭到林彪诬陷后,杨成武被任命为代总参谋长,后又成为中央军委“批罗会务组”成员和罗瑞卿专案组组长。此前的30多年里,罗一直是杨的上级领导,且两人关系很密切;罗被打倒后,杨和罗又被联系在一起。其间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本文将首次揭示那段历史。

从上海会议前说起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记述:“一段时间以来,罗瑞卿在军队工作中对林彪提出的种种极端言论颇有微词,深为林彪所忌恨。在林彪及其妻叶群的授意下,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海军副司令员李作鹏等人写了诬陷罗瑞卿的材料。(1965年)11月30日,叶群带着林彪给毛泽东的亲笔信和几份诬陷材料去杭州见毛泽东,诬告罗瑞卿反对‘突出政治’,要夺军权。毛泽东听信了林彪、叶群等人的诬告。”

1965年下半年,杨成武因病先后在青岛、杭州疗养。毛泽东看了诬陷材料后,便叫秘书徐业夫通知在杭州疗养的杨成武来见他。

谈话间,毛泽东问杨成武:“罗瑞卿的情况怎么样,你们熟吗?”“罗瑞卿和林彪的关系怎么样?”杨简要回答后,报告了在上海罗与他谈的有关情况。

1965年5月2日,刘亚楼在上海病危,罗瑞卿夫妇约杨成武夫妇一起去看望他。次日晚,罗对杨说:“昨晚我没有叫你,自己去看了林总,林总见到我,发了一通脾气,批评我,骂我,说我一是封锁他,总参封锁他,总参办公厅、作战部、政治部的文件不送给他。二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电影解说词中,只提了在周总理和罗总长的领导下,没有提毛主席、刘少奇主席,没有提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其他老帅,自然也没有提他林彪。三是在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宴会上,我将自己安排在首席——第一桌上,把各位老帅安排在第二、第三桌上。”“林总规定了五条,主要是:如果他在北京,要几天汇报一次工作;如果他在外地,要一个月汇报一次。”“林总在批评我对他封锁时,还引用党章和毛主席的话,念给我听。这使我感到,他这一次态度不一般。”

杨说:“如果总参的文件没有送给他,有不妥的地方,我应该负责,因为我是做具体工作的副总长,我应做检讨。”

“不,我要负责,我是总长。”罗说,“今后要注意这个问题,你同总参有关单位讲一讲,打个招呼。”

5月4日晚,杨建议:离沪前,罗再去林彪那儿看一看。

罗想了想,说:“那你陪我一起去吧!”

那天,吴法宪正在林彪的客厅。林与罗到别的房间,单独谈了半个多小时。杨不知道谈话的内容。

返京后,杨向总参作战部、政治部等单位领导打了招呼。

6月下旬,杨去青岛疗养。9月底,他转去杭州疗养。9月29日,杨飞抵上海。当时,林彪在上海。晚上,杨给林办打电话说:“明天早晨我要离沪,晚上想去看望一下林总。”

9月30日0时许,林办通知杨前往。这时,林已经睡了,叶群和秘书郭连凯接待了他们夫妇,闲聊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毛泽东说,有些情况已经知道了。之前,他找许世友也谈过了。

12月2日,毛泽东在兰州军区某师的报告上批示:

那些不相信突出政治,对突出政治表示阳奉阴违,而自己另外散布一套折中主义(即机会主义)的人们,大家应当有所警惕。

同一天,毛泽东还直接点了罗的名:

罗的思想同我们有距离,林彪同志带了几十年的兵,难道还不懂得什么是军事?什么是政治?军事训练几个月的兵就可以打仗。过去打的都是政治仗,要恢复林彪同志突出政治的原稿。罗把林彪同志实际当作敌人看待。罗当总长以来,从未单独向我请示报告工作,罗不尊重各位元帅,他又犯了彭德怀的错误,罗在高、饶问题上实际是陷进去了。罗个人独断,罗是野心家。凡是要搞阴谋的人,他总是拉几个人在一起。

看来,那些所谓的揭发材料,引起了毛泽东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怀疑:譬如最后一句话,他可能是怀疑罗与刘少奇、邓小平、贺龙走动比较多,是不是包括杨成武,也很难说。

参加上海会议

1965年12月6日深夜,徐业夫通知在杭州的杨成武,于次日晨到上海锦江宾馆开会。会议分为三个组,杨所在的组有董必武、朱德、贺龙、陈毅、陆定一、叶群和王尚荣、雷英夫(分别为总参作战部正、副部长),组长是周恩来。其他两个组的组长分别是刘少奇和邓小平。

会议开始后,叶群先代表林彪发言。她说:“罗瑞卿反对突出政治,胡说既要突出政治,也要突出军事,军事政治都重要,搞折中主义……”

这时,罗瑞卿正在广州、昆明等地视察部队。三天后,罗才接到参加会议的通知。他于12月11日14时飞抵上海。毛泽东委托周恩来、邓小平与罗谈话,谈话持续了几小时。罗被这突然的一闷棍给打蒙了。

上海会议给罗定的“罪状”:一是反对林彪,封锁林,对林搞突然袭击;二是反对突出政治;三是向党伸手,要夺军权。叶群还捏造了刘亚楼的所谓“四条意见”,并有吴法宪的旁证。

会后,王尚荣、雷英夫返京。在总参党委扩大会议上,传达了上海会议的精神。会议结束那天,杨经杭州返京,到会发表了即席讲话。他说:“罗瑞卿是很有能力的,我们一起工作了那么长时间,是我的老首长,这次出了这样的事,一下子被撤下来,很是可惜呀!”说着掉下了眼泪,他还说:“说罗总长有野心,打死我,我也不相信!”

因这几句话,林彪、江青一伙竟说,杨成武是“地地道道的罗瑞卿分子”。

成为军委“批罗会务组”成员

1966年2月22日,叶剑英、杨成武遵照邓小平的指示,向毛泽东汇报军委常委会议“批罗”的安排。叶说:会议主要批判罗反对突出政治、无组织无纪律、个人主义思想三个方面的问题。毛表示赞成。杨汇报了本月上旬前往广州听取军委几位元帅对“批罗”的看法。毛对老帅们的看法未置可否。

3月初,在北京召开了中央局、大军区和军兵种领导“批罗”会议。会议成立了“中央工作小组”,邓小平任组长,组员有彭真和叶剑英。中央军委也设立了会务组,叶剑英任组长,成员有萧华、杨成武。

在军委“批罗”会议上,有人和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提议开除罗的党籍。杨当即表示不同意,说不能一棍子打死。吴法宪宣读了1万多字的批判稿,诬陷“罗有野心,反对林副主席,向党伸手,阴谋夺取军权”。

罗不堪受辱,求见毛泽东,被拒绝后,他留下遗书,于3月18日跳楼自杀 (受伤)。此后,“批罗”会议升温。此时,杨对罗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与王尚荣、雷英夫于3月23日做了联合发言,题目是《坚决捍卫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彻底批判罗瑞卿同志篡军反党的阴谋》。

4月30日,邓小平签发了“中央工作小组”《关于罗瑞卿同志错误问题的报告》。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批转中央工作小组关于罗瑞卿同志错误问题的报告》,撤销了罗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随后,中共中央成立了罗瑞卿专案组,组长是周恩来。

8月26日,毛泽东在接见军队干部时说:“罗瑞卿的问题,你们可以传达到全体干部。”不久后,毛又说:“看来,罗瑞卿保不住了。”

担任罗瑞卿专案组组长

1967年10月,根据毛泽东关于“尽快解放老干部,召开九大,结束文化大革命”的设想,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专案组第二办公室 (简称“二办”),将10个专案 (包括“罗案”)调归“二办”主管。毛泽东、周恩来提名杨成武任“二办”主任,并兼任“罗案”等4个专案组组长。“罗案”领导成员有吴法宪、叶群、李作鹏、汪东兴、李天焕、余立金等。“罗案”办公室,主任李天焕,副主任许心荣。至“杨、余、傅事件”发生,杨担任了5个月的主任兼“罗案”组长。之后,“罗案”组长是江青。

“二办”主任的工作职责和方法,主要是原则领导和处理往来文件以指导专案工作。其间,“二办”共收发“罗案”往来文件33份,分类如下:

一、“罗案”组呈报“二办”的材料16份:涉及罗入党材料3份、调查军统特务在押犯陈曼生材料3份、“罗案”工作计划3份、叶群关于逮捕罗宇(罗之子)和监护郝治平指示2份、郝的有关材料2份、罗写涉及萧华的材料1份、请示调用公安部保存罗的信件1份、对罗的一般情况反映1份。

二、“一办”、中办、军办、公安部批转给“二办”的材料6份:罗骨折伤情报告,检举罗涉及间谍维克多案、泄露机密案、进口窃听器案、里通外国案的材料,郝上交照片情况。

三、江青批转给“二办”的材料5份:军统特务陈曼生口供、罗与他人合影照片、罗与彭真往来信件、罗的秘书的揭发材料、罗的所谓《认罪书》。

四、其他专案机构吉林省公安厅、王光美专案组转给“二办”的材料及傅国祯等揭发罗宇、牟立善揭发罗的材料等6份材料。

违规处理涉及罗敌我性质的材料

杨成武违规处理了几份涉及罗敌我性质的所谓揭发材料,他分别予以退回或存档,没有上报或下转。这样做在当时是很危险的。杨说:“如果被林彪、江青、叶群发现,等不到‘三二四’,我就被打倒了!”原“二办”工作人员陈虹说:“中央专案小组对有关专案材料,不论是各组上报的,还是中央专案小组领导及其他办公室转来的都要及时传递。对怎么传送及传送范围都有严格规定,不允许个人擅自处理、扣押。”当时,杨成武私下处理部分“罗案”材料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些材料处理情况如下:

1967年10月31日,“二办”收到吉林公安厅呈送的《在押犯尚作为写信揭发罗瑞卿组织“中国自由党”问题》。杨批给李天焕存档,没有传阅和上报。

11月9日,“二办”收到“罗案”组呈报的《张英华同志从上海电话汇报调查陈曼生的情况》。杨退“罗案”办公室存档,没有传阅和上报。

11月13日,“二办”收到“罗案”组呈报的《关于罗瑞卿涉嫌中统特务问题的初步调查情况报告》。杨批示:将情况综合起来后,再写报告,退“罗案”办。后此件再未上报。

11月14日,“二办”收到“罗案”组呈报的《罗瑞卿关于假党员问题的亲笔交代》。杨当即退“罗案”组许心荣存档,并对许说:“如果他是假党员,红一军团就没有真党员了!”

1968年1月17日,“二办”收到傅崇碧批转的《关于伪北平市警察局1941年8月6日向北平伪副市长的报告中说罗瑞卿已退出共产党》的材料。杨当即退傅崇碧。后来,他说:“说罗退出共产党,纯粹是敌人别有用心的无耻造谣。当时,我退回了这份材料,免得给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月23日,“二办”收到军委办公厅批转的《罗瑞卿、刘仁、冯基平、邢相生反革命集团里通外国的情况报告》。杨直接交给“二办”副主任金涛、成学俞存档。他说:“简直是无稽之谈。”

2月5日,“二办”收到傅崇碧批转的《关于罗瑞卿为首的反革命集团利用职权出卖国家核心机密、叛党叛国的情况》 (附照片7张)。杨当即退傅崇碧。

明显违规的做法为什么没有暴露?分析原因是,知道情况的傅崇碧、金涛、成学俞、李天焕、许心荣等人都是正直的共产党员,他们认定杨成武的做法是正确的、正义的,也由于他们对罗瑞卿、杨成武敬重和信任。所以,林彪、江青一伙对此一无所知。

5个月里,杨对于“罗案”是按照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精神和成立“二办”的初衷进行工作的,并尽可能减少给所谓涉案人员(包括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972年1月2日,中央碰头会成员接见中央专案组一、二、三办办案人员时,江青说:“二办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有些材料不给我看……二办从饶案起,杨成武就封锁我。”还说:“二办罗瑞卿专案也是我管的,见不到材料,完全是封锁,证件、供词我都未看到。”但是她并没有直接的证据。

为罗瑞卿复出竭尽全力

1975年,杨成武重新工作后,罗瑞卿也走出了囹圄。杨十分挂念罗,为让罗早日出来工作,他找过聂荣臻、叶剑英和邓小平,做了方方面面的工作。

建军48周年招待会前,中央军委办公厅和总政治部确定的参加人员名单上,仍然没有罗瑞卿等人。这时,杨收到王建安“要求安排工作”的信。7月10日,杨向邓小平提出让王建安、罗瑞卿、李天焕等参加“八一”招待会并见报,安排工作等问题。邓当即指示:

一、王建安、罗瑞卿,可考虑军委组织一个顾问组。 《顾问暂行条例》,我不满意,关键一点是顾问组不要妨碍在职同志的工作,不要钦差大臣满天飞。

二、毛主席最近有两个批示:对林办工作人员的指示;对周扬一案的批示。罗瑞卿、李天焕“八一”出来见报。李天焕的结论不要二炮做,要总政做。可调出二炮工作。

为取得军委、中央和毛泽东的正式批件,杨在外事局《关于建军48周年庆祝活动的报告》上批示:“拟同意。呈请叶、邓副主席批示。”并加括弧写道:“过去未出席过招待会、未见过报的一批负责同志,例如罗瑞卿、王建安、李天焕等,可否请总政和军委办公厅研究提出名单,呈报叶、邓副主席批示。”叶同意找机会解决罗瑞卿等人的问题。

于是,杨就罗出席“八一”招待会并见报一事写报告给叶剑英。7月12日,叶批示:“请军委常委各同志阅示后,再呈总理、先念、国锋同志阅示。”叶还在杨写在括弧里的建议旁,加批“拟同意”三个字。7月17日,叶给毛泽东写了《关于罗瑞卿、李天焕等出席八一招待会的报告》。毛圈阅后退叶。叶加批:“毛主席已圈阅。请小平同志批送政治局在京同志和军委常委各同志阅。”7月19日,邓批示:“总理、春桥、江青、先念、锡联、东兴、国锋、振华、成武同志阅,退存军办。”

7月21日,杨报经叶、邓同意后,派总参管理局的周学增和总参政治部的李石青乘专机去福州,接罗回京。7月31日晚,罗等人出席了“八一”招待会。8月1日,罗、李等人的名字出现在 《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上。

随后,对郝治平和罗子女的安排,杨也帮了不少的忙。他四处联系,都得以圆满解决。其间,罗、郝和他们的子女不止一次到杨家表示感谢。

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期间,罗瑞卿、萧华和杨成武同住在京西宾馆,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罗边吃饭边说:“对于林彪,我们3个人都瞎了眼,过去从来没有反对过他,然而却都挨了整,但被整得最惨的还是成武同志,他一家死了3口人啊!我们两家(指与萧华)还没有死人嘛。”

罗瑞卿对专案组的说法

杨成武被打倒后,吴法宪叫“罗案”副主任许心荣调查罗与中统的关系,许经调查,确认是特务诬陷。吴还叫许调查罗反对毛主席的事。许去问罗,罗说,他从来没有反对过毛主席。许便让罗写了材料。吴指责许的做法是为罗评功摆好。为这两件事,吴撤了许的职,将其调离专案组,调往新疆。罗在三○一医院住院时,李逸民将许心荣挨整的情况告诉了他。罗瑞卿说:“许心荣是个好人!”

1978年5月18日,罗瑞卿在总参部、局领导干部会议上,谈到中央“二办”时说:

中央 “二办”搞专案小组的人,是不是要追究他们的责任?我觉得不必。是不是要怀疑他们?也不能这么做……要不要追究?不要。是不是要审查他们?也不要。

成立我的专案小组,画圈的第一个是江青,第二个是黄永胜,第三个是吴法宪,第四个是叶群。 “九一三”以后还不放我,不做结论,不准称同志,不准人去看。这是什么人搞的鬼?就是江青这些人。

1949年1月,罗瑞卿、聂荣臻、杨成武、杨得志、李天焕(从右至左)等在一起合影

猜你喜欢
叶群杨成武罗瑞卿
罗瑞卿:“阎王不要的人”
罗瑞卿在抗大(上)
罗瑞卿猝死联邦德国前后
杨成武与聂荣臻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罗瑞卿大将的最后岁月
长征先锋杨成武
我是如何仿林彪字体批文件的?
叶群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