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会议新闻深度报道的探索

2017-11-08 16:42韩晓宇
记者摇篮 2017年10期
关键词:直通车鞍山党代会

韩晓宇

【摘 要】一直以来地方台对会议新闻只做常规报道,而没有全景式立体式的规模报道,这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同时作为党的喉舌的地方台也不能很好地传递出党和政府的声音了。基于此,本文以鞍山电视台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党代会直通车》为例,对地方台如何加强会议新闻的深度报道做了深刻的探索。

【关键词】会议新闻 地方台 民生 故事化

近些年对会议新闻的报道,央视和各卫视在深度和广度上下足了功夫。仅以今年年初央视对中央两会的报道为例,就可见一斑:直播前,各频道分别推出特别节目,连线前方记者,介绍会议开幕前现场情况,预测开幕看点,以引导观众收视期待;直播中,各栏目紧跟会议报告,实时提炼报告要点,迅速、准确传递报告的重要信息,以帮助观众更好理解报告内容;直播后,邀请专家、特约评论员等,详尽解读会议重点、亮点等等。可以说全方位、多角度对两会做了报道。

而与央视和各卫视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地方台对会议新闻的报道则过于简单化,大多只做常规报道,而没有深度解析式报道。诚然,这其中有地方台受资金、人才、设备、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去年9月,鞍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鞍山广播电视台向央视学习,突破常规报道模式,开设了《党代会直通车》栏目,对党代会进行全景报道和权威解析,不仅在广大受众中嬴得了良好口碑,同时也开创了鞍山广播电视台主旋律会议深度报道的先河。纵观《党代会直通车》的成功,作为栏目制片人之一的笔者认为以下五方面因素不可或缺。

一、统筹兼顾的创作流程

会议新闻在各级电视新闻中都占有很大比例,而通常做常规报道的记者一般都不做更多的思考和统筹,往往是摘录一些报告内容,拍摄一些现场画面,采录一些同期声,捕捉一些会场花絮后,就剪辑成片,经相关责任人审后播出。从常规报道角度来说,这种创作流程也无可厚非。而去年9月对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道,鞍山广播电视台却有了很大的突破。

鞍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鞍山振兴发展的紧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钢都绘就了发展的新蓝图,指明了向上生长的新方向,提出了富民强市的新作为。那么如何把这次会议的精神理念办法举措更好地报道出去呢?全新的创作流程是最根本的保障。臺领导班子做顶层设计、科学策划和统筹安排,精心打造了《党代会直通车》这个专题栏目。它集合全台最优秀的采编制作人员,调动各部门精锐力量,成系列、分步骤、有节奏地推出优秀节目,从而结束以往依靠记者个人力量的单打独斗似的采访。这样的创作流程打造出了全景式、立体式的深度报道,同时也把会议的重点、亮点真正凸显出来。

二、体现民生的报道内容

报道内容是一则会议新闻生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一般来说,各级两会、党代会,以及其他专门会议,都是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会议报告的内容也会涉及方方面面。

作为记者不可能在有限的节目里做事无巨细的报道。那么选取什么内容进行报道既能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图又能让百姓感兴趣呢?那往往是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其实各级各类会议的召开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百姓关注的医疗、上学、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是政府和百姓之间的契合点。

《党代会直通车》共做了5期,除第一期(党代会召开前一天播出)预测会议看点,起到造势作用外,其余4期内容均定位为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第二期是《创业创新篇》,第三期是《生态环保篇》,第四期是《安居乐业篇》,第五期是《文化体育篇》。这些节目内容都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从“内容为王”的角度来理解,《党代会直通车》已占据了收视先机。

三、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内容和形式往往同样重要。众所周知,在今天电视频道众多、节目琳琅的情况下,仅以好的节目内容就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似乎已成为天方夜谭。所以探索电视节目的叙事方式永远是一个不败的命题。近年来讲故事这种叙事方式越来越为电视工作者所采用,随着故事的娓娓道来,电视人要表达的创作理念也悄然而出。

在《党代会直通车》中,我们通过“平凡人讲述平凡事”来架构节目,通过人小物的故事来展现民生大主题。这样既避免了主旋律会议报道中的生硬说教,也给观众带去了亲切感和现实意义,因为小人物平民化的生活背景和奋斗历程,观众没有违合感,可以效仿。

第四期《安居乐业篇》中,普通市民黄世辉精彩讲述了自己搬进新房的内心满足感和幸福感。观众看后会产生一种共鸣:原来幸福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不比黄世辉差,通过努力,我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这种平凡人讲平凡事的叙事方式,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距离,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认同感。

四、权威人士的精准解读

讲故事是电视人借以表达节目内容的手段和方式。故事讲得再好,也没有揭示到事物的本质。对于重大会议的报道,只讲肌肤不讲肌理显然是没有深度和广度的,那么怎样增强节目的纵深度呢?

笔者认为要在节目中设置权威人士精准解读这一环节。我理解的权威人士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由他们来阐释党和政府的举措和规划;二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由他们对政府举措的可行性做理论上的论证。这两个层面人士缺一不可。

《党代会直通车》第四期中,我们在讲完市民黄世辉的安居故事后,可能有的观众会问:这是黄世辉一个人的梦想实现了,还是一批人的安居梦都实现了?是黄世辉一个人的努力结果,还是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举措使然?面对这类困惑,我们把镜头对准了党代会代表、鞍山市住建委主任张兴东,向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过去五年,我市的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未来五年我市在市民安居方面还将有怎样的规划和设想?通过他的权威解答,观众自然能得出答案。所以故事之后的权威解读,是提升节目公信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相关专家学者的理性分析,也同样可以增加节目的可信度。第五期节目《文化体育篇》在收束全篇时,给了党代会报告一个很高的评价,说此次党代会报告格局大、立意远,人民将来的幸福体验会更深层次、更久远。那人们在还没有体验到这种更深层次、更久远的幸福感之时,肯定有些将信将疑。也就是说单凭记者的一面之词,观众是不会认可和买账的。为此,我们采访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周立栋,让他以一个专家学者的身份来分析这种幸福感到来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那么观众在听完他的解读之后,疑虑一般会打消。所以专家学者是节目权威性保障的另一层面人群。

五、节奏明快的出镜风格

《党代会直通车》,顾名思义,就是要直通到会议现场,那么由谁来直通?显然是由出镜记者。纵观央视的重大会议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风格多为明快干练、朝气蓬勃,且语速稍快、表达清晰。

《党代会直通车》在我台全台范围内精选了出镜记者张西娜,她不但具备上述特质,而且现场感很好,即兴表达能力也较强。她对观众有一种代入感,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看完节目,领略完会议精神实质。

上述五方面是我在做《党代会直通车》中的一点体会。但要真正把会议新闻专题做深做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继续努力、继续创新,以使我台的会议新闻深度报道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于希斌《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改进探析》《东南传媒》2007年第9期

[2]张金玲《怎样做好电视会议报道》[J] 《新闻传播》2010年第5期

[3]刘莹《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直通车鞍山党代会
直通车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鞍山烈士纪念馆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
鞍山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