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7-11-09 16:44张学信张恒
对外经贸 2017年9期
关键词:尚志市产业发展绿色食品

张学信 张恒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安全、无污染、营养丰富的优质绿色食品。为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产业。尚志市自然资源丰富,绿色食品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尚志市绿色食品产业如何进一步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针对尚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尚志市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9-0063-02

所谓的绿色食品是指在没有污染的环境条件下种植、养殖,施用的是有机肥料,不施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生产加工,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也可以叫做生态食品。它分为A级和AA 级。A 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限量化学肥料,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不超过一定的量,对身体无害;AA级绿色食品绝对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品和添加主剂。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为了迅速提高粮食产量,在耕地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使得粮食、蔬菜及一些农副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增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在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要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扩大中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一、尚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哈尔滨和牡丹江之间,资源丰富,产业特色突出,是中国黑木耳之乡和红树莓之乡,综合实力位居黑龙江省十强县(市)之列,被誉为“中国雪都”。近年来,尚志市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突出生态资源优势,依托“黑白红”特色产业发展,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推进百里生态产业长廊建设,壮大绿色食品基地规模,推进绿色食品园区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框架基本完善,产业推进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粮食、食用菌、乳品、浆果、山特产品、林下经济和特种养殖八大产业,尚志市黑木耳、尚志市红树莓、亚布力晒烟、一面坡酒花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尚志市的黑木耳、乳品、“三梅”果酒、浓缩果汁、花青素、杂粮、山特产品、蜂蜜和药材等11大类200多种绿色产品已在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营销网络,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尚志市已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二、尚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绿色食品数量少,规模不大,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化优势不明显

目前纯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只有28个,认证面积48万亩,规模企业仅有5家,总产量7360吨,产值1284亿元。特色产业只有食用菌、乳品、浆果三色产业。而大米、大豆油、白酒、啤酒、山产品发展规模不大,具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企业不多,龙头产业少,尚未充分形成集聚,缺乏一定的合理规划。

(二)绿色食品品牌少,尤其缺少高知名度的大品牌

全市有“珍珠山”和“雪都”牌黑木耳、“三梅”牌果酒、“雪花”牌啤酒、“野牌”浓缩果汁、“不老牌”大豆油、“迪尧”牌大米等普通品牌,品牌建设力度不够。

(三)绿色食品产业生产的产品成本较高

目前尚志市生产的绿色食品的成本较普通食品高,以河东乡东安村农村合作社生产的有机水稻为例,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的技术标准要求来种植,每亩要增加人工等费用150多元;同时有机水稻产量要比种植普通水稻产量低20%左右。前期投入的成本大,生产的产品市场价格定价也不能过高,否则就没有消费者认可,如果前期销售价格略高于普通农产品价格,就可能亏损,致使绝大多数生产者难以承受。

(四)科技投入低,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

生产绿色食品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如病虫害防治技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及绿色食品的加工、包装、运输与贮藏保鲜技术等与之配套,而目前我们这方面的绿色技术水平不高。对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缺乏技术人员,导致市场上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比重过高,现阶段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一般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科技进步因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小。

(五)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监管基础薄弱

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假冒绿色食品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绿色食品市场秩序。另外,绿色食品检测手段落后,不仅消费者识别不出,即使管理机构短时间内也难以判断真假,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尚志市加快綠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加快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优势

一是要优化绿色食品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尚志市的食用菌、乳品、浆果“黑白红”三色产业,合理规划,推动绿色食品基地规模化发展,在G10国道沿线9个乡镇规划各具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形成了特色、高效、生态的绿色食品产业带,在尚志市开发区加快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二是在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有知名度的和有影响力的优质绿色食品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壮大绿色食品产业规模。三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电子商务作用,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绿色食品产业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全新营销模式,采用O2O模式,通过建立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方式,创新绿色产品消费模式,刺激绿色食品需求。

(二)树立品牌战略意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绿色食品有无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能否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一是要大力支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把此产业列为重中之重,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绿色有机食品品牌,通过企业合并重组,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巨头,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二是维护绿色品牌形象,绿色食品企业还要及时申请专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育知名品牌和特色品牌。三是引导企业推进营销创新,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类展示展销平台、大众媒体等宣传推介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引起消费者更多的关注,从而扩大品牌的影響力和购买力,树立企业产品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绿色食品成本

一是应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来降低生产成本。在技术方面,应围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等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应用,降低绿色食品资源开发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的规模、集约利用,有效降低单位土地的投入成本。在降低生产资料成本价格的同时,还要着力降低绿色食品产品的流通成本,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化的农产品仓储和物流,降低流通损耗,提高物流效率。三是要充分依托企业的科研部门,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的档次,增加其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四)发挥人才优势,加强绿色食品的技术研发与推广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高校绿色食品科学专业设置,多培养专业人才,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对研发出新技术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发更多人自主创新的热情。二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高技术企业等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赋予绿色食品产业技术的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监督检测机构和企业要联合起来共同研发,使科研开发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推动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大柔性引进人才的力度,建立人才完善保障机制,改善人才生活待遇、工作和学习条件,完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规范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严格执行产业监管制度

一是成立专门的绿色食品监管机构,加强对绿色食品企业的统一规划、统筹部署和协调管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服务力度,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管理体制,对绿色食品企业进行统一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二是成立绿色食品产业协会,积极发挥协会的优势和职能,加强自律和自我监督,规范个体行为。协会是一头连企业,一头连政府,时时刻刻要为企业排忧解难,利用行业协会加强相关技术、信息等的服务和协调,同时要发挥自我管理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协会的监督作用,积极引导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做到规范用标,有序竞争,依法经营。

(责任编辑:乔虹)

猜你喜欢
尚志市产业发展绿色食品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加快尚志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加快发展尚志市生态渔业经济的思考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