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城市装配式建筑发展

2017-11-11 00:33许砚秋
中国环境监察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建筑业装配式建筑

文|许砚秋

积极推进城市装配式建筑发展

文|许砚秋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培育新产能新动能,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是我国建筑建造方式从现浇向装配式转变的标志性节点。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发展装配式建筑必将带来建筑行业、勘察设计、生产施工、工程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变化。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义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印发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是我国建筑建造方式从现浇向装配式转变的标志。

工作目标。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具体来说就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主要是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装配式建筑基础各不相同,目标和要求有所区分。据统计,重点推进地区和积极推进地区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约67%,每年的建设量大,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基础较好,这些地区的率先发展,能够起到以点带面、引领和带动作用。

重点任务。提出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推进建筑全装修、推广绿色建材、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八项重点任务。这八项任务不仅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等建造过程提出了要求,同时对绿色建材的生产应用、建筑全装修和工程建设监管制度都提出了要求。体现了装配式建筑不仅建造方式是新型的,最终形成的建筑产品应该是绿色高品质的,这也是建筑业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供给的具体表现。

保障措施。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强化队伍建设和做好宣传引导四个方面保障措施。后续还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试点示范管理办法。目前已经启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的编制,以及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还将开展技术评估,召开现场推进会以及专题研讨培训等一系列活动。

打造队伍,提升技能。要着力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企业的能力。目前全国大多数的设计院、施工企业没有做过装配式建筑项目。无论是在技能、水平,还是人才队伍上应该说严重不足。所以要培育高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技术队伍、人才队伍,这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全力做好,统筹考虑,既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也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当前建筑业普遍存在用人短缺、年龄偏大、年轻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上涨等问题。据测算,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用工约减少30%左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同时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和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推动建筑业的农民工向专业工人转型。

发展装配式建筑意义深远

明确布局和产业。国家明确了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三个类型的推进,这是国家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作出的一个总体布局。反映在省、市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安排,要对市场、产业、产能进行研究分析,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整体布局。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以及混合结构建筑,应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结构类型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装配式建筑。在产业布局上也有区域和整体的概念,比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适合的运输半径大体上在150~200公里,但是钢结构和木结构除了要依托特定条件,产能基础,运输半径是可以适当大一些,产业布局不一定局限于一个市一个省。总而言之,要实事求是,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条件可以从区域角度统筹安排。在产业基地的建设上,既要有国家的,也要有地区级的产业基地,以产业基地的建设带动全产业链的完善和产能的合理布局。在这方面各地正在探索,创建一批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部分省市也出台了本地的政策措施。装配式建筑是住宅产业化工作的延续,也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三者是统一的,工作是延续的,不是相互割裂的。

完善技术和标准,形成体系。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完备的标准规范作支撑。要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结合“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国家“十三五”科技重点专项,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及组合结构等,有针对性地研究突破设计、生产、施工及质量安全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成熟的技术体系。对研究和创新的成果也要及时转化为标准规范。要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编制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专用标准,其中成熟稳定的要及时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抓紧组织编制通用设计标准图集、技术指南以及通用产品与设备手册等。鼓励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起来建立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技术联盟,支撑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的健全。

建立体制和机制。装配式建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现浇方式,现在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适应现浇的管理方式,需要改进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招投标制度,推行工程总承包,改革设计生产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监管制度,营造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监管体制和市场环境。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式,将部品部件的生产纳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范畴。完善质量检测制度,加强施工现场部品部件进厂检测,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质量追溯。装配式建筑不仅是建造方式的变化,更是建筑业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内容。在推进过程中,要强调协同推进、融合推进。协同推进就是要统筹设计、生产、施工各个环节,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建筑市场管理等各个领域,形成建筑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合力发展。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创新。融合推进就是要整合绿色建筑,包括个性化的全装修,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成为高品质建筑,为老百姓提供健康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发展装配式建筑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带动部品部件行业发展,拉动机械装备、施工机具以及运输设备的生产,形成新产业,扩大社会投资。同时有效消耗钢铁过剩产能,形成钢材的战略储备,对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

全面推进城市装配式建筑发展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装配式建筑充分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将建造过程与信息化、工业化紧密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和进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装配式建筑在节能、节材、减排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成效已在国内外大量的工程项目中得到验证。相对于传统现浇方式,发展装配式建筑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施工周期30%左右,明显减少后期使用维修费用;可节水约50%,降低砂浆用量约60%,节约木材约8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并显著降低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也是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李老黑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胜似闲庭信步,我竭尽全力左支右挡穷于应付狼狈不堪。李书记,我、我真不行了。说这话的时候,我觉得眼前的东西开始打晃,杯子,盘子,桌子,房子,李老黑那张生机勃勃的黑脸蛋子,都一鼓涌一鼓涌的,像在水面上打漂儿。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存在资源消耗大、劳动环境差、质量通病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我国也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截至2015年年底,共组织了11个城市和57家企业开展试点示范。一些地方也积极推动,相继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总体来看,我国建筑建造大多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足5%,规模化程度低,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有效的政策支持、完善的技术标准、适合的工程管理制度以及专业的人才队伍,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装配式建筑不仅是建造方式的革新,更是全行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推手。

男孩说还有81天我就回来了,于是给女朋友买了81种零食,说:你每天吃一个,吃完了我就回来了。后来,男孩为了给女孩一个惊喜,第三天就回来了,女孩哭着说:“你果然没有骗我,我刚刚都吃完你就回来了……”

取得社会共识。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力是一方面,发声也应该是重要的一方面。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全社会的认识度,包括共同关注、多方支持的氛围尚不明显,需要专家、业界人士,特别是媒体的宣传和推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广泛宣传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经济社会效益,宣传装配式建筑基本知识,尽快提升全社会的认知度,促进装配式建筑以及相关产业和以及市场的发展。

读取寄存器命令时,上位机发送命令:[下位机地址][操作命令号(03)][下位机的起始寄存器地址高8位][下位机的起始寄存器的低8位][要被读取的寄存器数高8位][要被读取的寄存器低8位][CRC校验的结果的低8位][CRC校验的结果的高8位]。而下位机回送的数据为:[下位机设备地址][上位机发送的命令号(03)][返回上位机机读取的字节个数][返回数据1][返回数据2][返回数据n][CRC校验结果的低8位][CRC校验结果的高8位],数据的格式为数据高8位在前,数据的低8位在后。

试验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水林场、西山林场,地理位置东经101°41′~101°46′,北纬36°36′~36°39′。

彭成.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4(22).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猜你喜欢
建筑业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