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

2017-11-11 20:29吴小栋周悦智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防治效果技术措施

吴小栋 周悦智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水稻种植中,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全面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水稻的产量。基于此,以广西平南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基础,探究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进而提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质量。

关键词 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效果;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7.005

农业生产直接关系着民生。平南县地区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其地理优势和水文优势非常适合水稻种植。从广西平南县自然条件层面出发,平南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贵港市东北部,西江流域中游,全县土地总面积29.89万hm2,其中耕地面积占25.1%,平南县年平均气温23.2℃,年均降水量2 100 mm左右,汛期在3—9月。但也正是由于该种气候影响,导致广西平南县地区也成为了水稻病虫害频发的地区,每年病虫害造成的影响极大,给植保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1 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

平南县水稻病虫害频发是种植户特别关注的问题,虽然植保部门针对水稻病虫害提出了相应治理方法,新型防治措施、种植管理方法、新型水稻品种不断推出,但整体防治效果还有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事后防治问题

平南县水稻种植农户相对分散,大部分农户没有病虫害防治意识,对前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重视,认为只要加强事后防治即可保证最终的产量[1]。这种观念明显是错误的,会导致后期综合性病虫害频发,治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

1.2 病虫害防治不合理

很多农户对病虫害的了解不够,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都是迁飞性害虫,发生具有突然性和暴发性,再加上很多病害都具有一定潜伏期,没有虫害明显;又如纹枯病和稻瘟病,只通过视觉即可观测水稻是否患病。从病害层面分析,由于很多水稻病害都具备一定的隐蔽性,在前期患病的现象不够明显,这也导致很多种植户在前期忽视了水稻病害防治工作,最终导致后期水稻减产,甚至是大范围水稻死亡,嚴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2]。

1.3 缺乏综合性防治

通常情况下,种植户在发现病虫害之后,第一选择通常是采用农药喷洒,但却忽略了对病虫害的综合性防治工作。例如,在水稻选种过程中,农户通常都会选用抗病强的品种,在插秧时采用宽行窄株的形式,或者根据病虫害暴发时间,延迟水稻栽种,这些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但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很多病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如果其他种植户的水稻患病,同样会影响到附近水稻种植区域。同时,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也是相对,如果综合防治措施不到位,依然很有可能受到病虫害影响,平南县推荐农户与植保部门合作,但一部分农户缺乏积极性,推广效果有待提高。

1.4 防治药种类选择问题

通常情况下,农户会根据植保部门提出的病虫害防治标准开展防治工作,并且植保部门所推荐的通常是农药防治方法[3]。农药防治工作具有便捷、高效、成本低等特点,但如果所选择的农药不符合标准,会适得其反,进一步扩大病虫害扩散。很多种植户在购买农药过程中随意性较强,经常购买一些非正规农药商店的药品,这部分农药质量通常无法保障。同时,也有很多种植户忽视植保部门提出的防治标准,仅凭借个人经验防治病虫害,最终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

2 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2.1 农业措施

2.1.1 正确选择植株品种

水稻植株品种选择是开展病虫害防治的最初环节,也是基础环节。在选择水稻品种过程中,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产量较高的品种。另外,在正式种植之前,需要将种子在药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并做好药剂拌种工作,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2.1.2 加强田间管理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科学施肥、加强水田管理。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水稻种植规定合理搭配有机肥、无机肥,同时也要根据测土配方调整施肥量。水分管理需要采用浅水勤灌、干湿结合的原则,针对平南县自然情况与水稻种植情况合理调节田间水分,保证水稻根系能够进行有氧呼吸,避免因水分过多造成烂根问题,保证水稻植株更好地生长[4]。此外,在水稻播种过程中,需要加强水肥料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水稻的生长期,防治季节性病虫害发生。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种植户需要时刻观察水稻生长状况,及时发现潜藏的病虫害,并尽早采用有关措施。当前植保防治工作以统防统治为推广核心,引导农民加入专业化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服务,统一加强水稻种植管理工作,进行统防统治。这样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节约成本,保障产量。

2.2 化学防治技术(农药)

化学防治,也就是通过农药等产品进行防治,是当今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要求用户能够合理地应用农药。在正式使用农药之前,需要全面分析水稻各个生长阶段易暴发的疾病和隐藏疾病,避免滥用农药对水稻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经过当地农业部门试验表明,纹枯病、稻曲病主要采用苯甲丙环唑、井冈?枯芽菌等药物,稻瘟病主要采用稻瘟灵、三环唑等药物,稻飞虱主要采用噻嗪酮、吡虫啉、噻虫胺、吡蚜酮,稻纵卷叶螟主要采用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物。经实践表明,这些药物能够针对性防治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也非常好。同时,在选择农药过程中需要注重不同农药的搭配,通过综合防治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农药防治效果,农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达标在防治,不能乱用药物;第二,根据不同病虫害针对性选择农药,坚决不能用错药;第三,注意防治时间,要在虫龄小、发病初期时及时用药,不要随意加大药物使用量;第四,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前用药,避免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endprint

2.3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的器械驱赶、杀害虫害,更加适用于中小型稻田。例如,常用的光谱和电流器械,设置诱捕器+诱芯能够有效防除稻纵卷叶螟为害。同时,在正式播种之前,可以将水稻种子在30~40℃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杀灭内部部分寄生病菌,也能够加强水稻种子发芽阶段的抗病能力。但需要注意一点,物理防治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合大面积应用。因此,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才能够保障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如水稻防治主要采用化學防治方法、辅以物理方法,农药喷洒遗漏的部位采用物理措施,即可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4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未来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流方法,水稻种植同样如此。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在防治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水稻植株的影响,并且技术应用较为简单、效果显著。在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过程中,投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天敌,从而有效抑制虫害生长和传播。同时,也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观测虫害聚集地、影响水稻虫类的繁殖,如在田间采用超声波播放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虫害生长和繁育。笔者在官成镇高产示范区进行试验,通过设置诱捕器+诱芯,定期更换,并释放赤眼蜂,通过两种绿色防控技术对稻纵卷叶螟有一定防效,防治效果达到52%~62%。

3 结语

平南县水稻种植常年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年产量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经过近些年调查研究表明,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农户在病虫害防治中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种植户主观因素较强。因此,为了推动平南县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种植户做好综合防治措施,合理应用防治方法,特别是要注意水稻种植前期的防治工作,这样才能够抓住防治要点,并引导农民加入专业化合作社,从而提高防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艳,于海艳,陈松.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6(18):80.

[2]徐建信.浅谈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南方农机,2016,47(12):53-54.

[3]邹前锋,杨晓晖,彭杨,等.浅谈如何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18):18.

[4]钱斌.浅谈如何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福建农业,2015(4):119.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防治效果技术措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