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协同教育体系建设

2017-11-13 11:46
西南学林 2017年2期
关键词:共育协同育人

孙 瑾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是多层次的。一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二是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改革我国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差;三是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就业。高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既是对国策的回应,也是完成教育使命的要求。从实践来看,很多高校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收效却不明显。要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首先要理清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谁拥有教育资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与创新人格与心理”的人。创业是创业者发现一个商机,并通过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发现商机需要创业者独到的眼光,见他人所不见,其本质是发挥创新思维。创业行为则是创新实践的外显形式之一。可以说,创业是创新的诸多产出之一,创新人才不一定创业,但创业者需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育人——培养创新人才。

二、现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高校大力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如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举办创业大赛、开设创业课程,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如清华大学注重提高学生基本素质,黑龙江大学以建立实践基地增长学生创业实战经验为重点,宁波大学以整合第二课堂为重点。与此同时,各高校探索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各校支持创新创业的力度不同。有的学校设有专门的部门统筹开展相关活动,有的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某一部门的职能;有的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化为毕业生创业人数,对在校生教育投入不足。二是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差异显著。由于资源分配和分布不均,不同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指导与服务质量差异巨大。实力雄厚的学校能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指导服务,如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完善的场地设施、丰富的校外资源等,而普通高校则显得捉襟见肘。三是实践教育乏力。一方面高校教师普遍缺乏社会经验,没有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历来缺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机制,学生依赖心理重,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弱。

三、建立协同共育体系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一方面,高校应认清自身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优势资源的作用。通过政府、高校、社会多方协同,调动教育资源,让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学生享受到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培养创新人才,以及大学生创业者搭建“协同共育体系”。

(一)协同共育体系的内涵

教育的过程是从意识到行为的过程。教育者通过正规化、系统化的课程安排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意识,从而达到塑造行为的目的。意识改变集中在课堂内,实践行为则发生在课堂外更大的社会生活中。学校教育是以课程为中心展开的,教师通过课堂传授塑造学生的意识,而在课堂之外的社会生活中,学校、教师对学生的作用非常有限。换句话说,学校育人的优势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社会更重行动和行动的结果,可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习和演练的平台。

如何打通从课堂到实践的通道?协同共育体系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它是高校和社会为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分工合作,高校和社会按照“供需匹配”原则共同育人。“协同”强调多方合作,在创新人才成长的过程中,高校、社会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不同学生发展的阶段和目标,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协同共育体系中,高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社会起到辅助教育、强化教育成果的功能。重点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高校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二是社会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资源?谁提供?

(二)打开学校壁垒

协同共育体系中高校具有核心地位,高校教育是基础也是主力。高校教育要承担起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与心理、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责任。那么,怎么做呢?这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1.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目的前提下,把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打开高校围墙,提供多元文化氛围。国内外诸多的研究都表明,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文化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打造多元文化,要求高校要打破固有的壁垒,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异己”。首先,打破高校间的壁垒,增加学生校际交流。可以仿照教师访学的方式,建立学生访学通道,鼓励学生到其他学校访问学习。其次,打破高校与社会的壁垒。在师资培养方面,设立社区访学、企业访学等机制,让教师能够深入社会生活。在学生培养方面,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目标等,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学习锻炼。

(三)调动社会资源

社会是协同共育体系中重要的另一半,社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可以有效弥补高校教育的缺陷。哪些社会资源可以进入共育体系呢?本文认为,社会中愿意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并能够提供高校不具备的人力、物力的组织或个人,都是可调动的社会资源,如企业、企业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等组织。但由于资源分布不均、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因素,这些社会资源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需建立多种渠道,促进学生、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

1.校企互融。大部分高校在高年级教学计划都有实习环节,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协议单位实习。这种模式下,学生自主选择余地小,很多愿意接收实习生的单位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生。可以尝试实习环节的双向选择,学校与企业签订接收实习生的协议,在协议范围内让实习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针对一些确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或实习岗位的企业,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该企业中主动学习、积极投入工作,如修读企业大学课程、参与企业专题项目等,取得成绩后,可以置换校内相应课程的学分。

2.扩展科技园和创业园职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各地兴建了一批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园等,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但从育人的角度看,这些园区的功能发挥还不够充分。无论是科技园还是创业园,都聚集着大量创新创业项目和创新人才,这些都是高校不具备的,应建立制度化的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如通过政策倾斜,鼓励项目组招聘大学生项目助手;在园区内建创业学校,接收在校大学生前来学习;打通园区和校园的信息通道,为创新人才和学生提供更好的非正式交流平台。

育人,是高校的主要职责,但仅凭高校一家之力,又难以取得好的成效。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储备人才、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能否培养出一批创新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协同教育体系其实质是改变目前各自为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教育格局,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共育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