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北京”

2017-11-13 14:38葛剑雄
中外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起家葛剑雄平城

□ 葛剑雄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北京”

□ 葛剑雄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使用“北京”两个字的是西晋时的江南人。当时,他们称洛阳为北京,这种叫法不是正式名称,正式名称叫作洛阳。在江南地区、特别在原吴国,洛阳被称作北京,既含有因为京城在北方,还包含着是北方政权的“京”的意思。

真正把“北京”当作政治中心的做法,源于十六国的赫连勃勃称统万城(今陕西靖边白城子)为北京。他在实力扩张到关中,占领长安后,在长安设南台,即在南方的政府机构,把统万城称为北京,是正式的都城。

北魏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以后,因为平城是故都,一度称之为北京。这是相对洛阳所处的南面而言,对原来首都的尊重,以满足一些贵族老臣对旧都的眷恋,所以称之为北京。

到了唐朝和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称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北京。唐朝还存在南京、东京、西京的建置,因为唐高祖李渊从晋阳起家,所以称之为北京。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的统治者也是从晋阳起家的,所以晋阳继续拥有北京的称号。

金朝入主中原。把原来辽朝的临潢府改名为北京,就是今天内蒙古的巴林左旗。后来以中京大定府为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因为当时金朝政治中心内迁,相对而言,这些地方成了北面,才有了北京的称号。

明朝曾一度将开封府命名为北京。朱元璋建都南京以后,深知南京位置偏南,希望在北方找到一个能够长期建都的地方。他一开始中意开封府,将其升格为北京。后来,却发现从南方通往开封的水路淤积,水量不足,无法保证粮食的运输,最后不得不放弃。

永乐年间,北平府改顺天府,这时北京的概念才和今天的北京城联系起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北京,都是因为出现过或同时存在南京的缘故。明朝迁都后的正式名称叫京师,但因为两京并建,只能用南北加以区分。要是没有这个情况,那么宣德正式迁都后不会再有南京,也就不会有北京,更不可能到清朝还继续称北京。1927年北京改成北平后,当时的居民往往继续称北京,而不用北平。这足以证明历史地名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也有非常强的滞后性,一些地名正式名称反而不如俗称,部分习惯称法能够得到延续。

(摘自《科技信息快报》)

猜你喜欢
起家葛剑雄平城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7卷10册)出版
从“土炮”起家到年销60亿一代苗,他如何念出独特的“虾苗经”?
北魏孝文帝迁都环境因素考论
开拓奋进谱华章
——记大同市劳动模范、大同市平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开龙
唐岩:2000块钱起家
北魏道武帝至明元帝前期平城布局初步探讨
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
葛剑雄 学界“大炮”葛剑雄
孝字这么写:抱养的少女撑起家
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