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轨迹:红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之战》书摘

2017-11-13 11:45
全国新书目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革军委中央红军湘江

《非常轨迹:红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之战》书摘

第一章 生 死

血染湘江,中央红军元气大伤/“赣匪”要出湘西,蒋公洞若观火/西进西进,转兵前的转兵/不当菩萨,毛泽东要“讨论失败原因”/飞行会议,“洋顾问”空前孤立/各有盘算,“老虎仔”要与“小诸葛”赛跑/黎平转兵,周恩来跟洋顾问拍了桌子/求人求己,“王主席”要“团结自救”/还要回头,总书记是个睁眼瞎/首渡失利,生机系于时机/天佑红军,杨得志首传捷报/薛岳进贵阳,朱毛过乌江,毛泽东走通了一根钢丝

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由湘桂黔边进入黔东南。

此举原本并不在这次后来逐渐展露出非凡意义的远征计划之中,人贫地瘠的贵州原本也不是当时中共中央决策层所垂青的转战地域。就是这次远征,原本也不是一次策划周密准备充分的战略转移,而实在是一种被动仓促的匆忙出行——称之为“逃跑”,实在是不能算作过分,其目的地也是距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不算太遥远的红二、六军团开辟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战略意图和目的既直接又简单——会合红二、六军团,实施战略反攻,恢复中央苏区。

为达此目的,以博古、周恩来、李德组成的“三人团”坚定而执着地率领着这支已为打破这次“围剿”而苦战经年的大军,带着中央苏区的坛坛罐罐,昼夜兼程而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且踉踉跄跄,在一个多月艰难地行进中,以损失过半的代价,先后冲破国民党中央军、粤军、湘军、桂军等组成的四道封锁线。尤其是在突破湘江防线时,中革军委不惜以中央红军战力最强的几大主力兵团前推后拥,以无数红色战士血肉之躯筑成的血墙甬道,护卫着庞大而笨重的中央纵队(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缓慢艰难地向既定的目的地前进。湘江一役,惨烈无比,尸横遍野,血流成河。9天血战,全军即减员数万,出发时兵员数量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所辖各区红军主力之冠的8.6万多人的主力兵团,仅余3.7万余人。这是中央红军1935年1月到达遵义时的统计数字,转引自《红军长征 综述大事记表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267页。

中央红军元气大伤。

然而这一切似乎还没有画上句号,血染的湘江并没有使党中央决策核心得以警醒。“三人团”实际决策核心、共产国际顾问李德进入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意志仍然不屈不挠。按中革军委当时部署,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在西延山区集结休整数日后,即由大埠头(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城)出湖南城步县。然而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即将去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这个意图实在是过于明显,明显得只要是个穿过二尺半的丘八一眼便能瞅出,更何况中央红军一出苏区,那步子就几乎步步都踩在几个月前任弼时、萧克所率红六军团西征路线的脚印上。所以蒋公也好,手下各路诸侯也好,都对“赣匪”去湘西“会合贺萧匪部”的意图洞若观火。

应该说,中央红军主力突破湘江转进至桂北西延山区,蒋公并不意外而且依然成竹在胸。蒋公能在20世纪初中国大地各路诸侯的角逐中常执牛耳且最终脱颖而出,那至少说明他是一位下棋总比人多看一步的高段位棋手,更何况他初出道时,那些个诸侯哪个不比他腰粗腿壮?早在湘江血战前半个月的1934年11月17日,也就是他任命的“湘粤桂边追剿军总司令”何键要将中央红军主力于“湘水、漓水以东地区聚而歼之”《追剿军总司令何键颁第一次追剿计划及命令》,转引自《红军长征过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542页。的《第一次追剿计划及命令》颁布几天后,蒋公就对“……该匪一部或残部万一漏网,突窜湘、漓水以西,不能预为歼灭”《南昌行营筱戌电》,《红军长征过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537页。的局面有了预见——其实是对“小诸葛”白崇禧只想驱“赣匪”出桂境而不为“聚歼”付血本的预见。而且最为不凡的是,蒋公预见之后还有预案,他授意拟就的《湘水以西地区剿匪计划大纲》,就基于他的这个预见,作了“不使该匪能长驱入黔,会合川匪,及蔓延湘西与贺、萧合股之目的,围剿该匪于黎平、锦屏、黔阳以东,黔阳、武冈、宝庆以南,永州、桂林以西,龙胜、洪州以北地区以消灭之”《南昌行营筱戌电》,《红军长征过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537页。的进一步铺排,从而相当缜密地完善了何键那个《第一次追剿计划及命令》。

中央红军主力突破湘江一进入桂北西延山区,蒋公的对案马上就出来了,追堵重点迅速确定在防止中央红军主力出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上。而由于中央红军的下一步去向与湘、桂两省实力派都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所以两省头面人物何键、白崇禧也分外上心——就是没有蒋公那个铺排,他们肯定也还是要分外上心,也很快作出了与蒋公相似的研判:中央红军主力将经大埠头(今广西资源县城)经车田出城步,前往湘西与“贺萧匪部”会合。对此,他们心中自然也就生出了各自的一番计较。

12月1日,就在中央红军主力陆续进入西延山区前,何键的“追剿”总部也从衡阳移驻邵阳,同时对各路“追剿”部队进行重新编组,将所属17个师1个支队又1个旅的兵力分为第一兵团、第二兵团和预备兵团《追剿军何总司令健东申衡参机电令》,《红军长征过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561页。,以刘建绪为第一兵团总指挥(刘原任第一路“追剿”军司令官),指挥原第一、第四、第五各部“追剿”军7个师兵力,迅速转移至湘西的武冈、城步、绥宁(今寨布镇)、靖县(今靖州)、会同一带,遮断中央红军北去湘西的道路,并在追击的桂军配合下对中央红军实施合击,其部署为:以1个师尾随红军主力“追剿”,两个师进驻武冈,3个师沿梅溪口经新宁至城步“堵截”,1个师则前出洪江预做准备;以薛岳为第二兵团总指挥(薛原任第二路“追剿”军司令官),指挥原第二、第三两路“追剿”军共8个师又1个支队的兵力,向武冈一带集结作为机动。该两兵团计15个师又1个支队,俱按蒋公半月前的那个“剿匪计划大纲”,督修所在地区的堡垒线。而白崇禧的桂军也将所部两个军共5个师兵力编作两个“追击队”和一个预备队,做出向中央红军“追击”的姿态。

湘、桂两省实力派对“追剿”中央红军虽然都很上心,但实质内涵却有所不同。白崇禧“追”是真心,“剿”却含有假意,以将红军逐出桂境为原则,“剿”若能得便宜不耗本钱也可以“剿”一把,要出血本则坚决不干。何键则不同,贺、萧在湘西的闹腾已经够他伤脑筋了,再与朱、毛会合,那他从此就休想再有好日子过。再说他在蒋公战车上绑得也比川、桂、滇、黔、粤各路诸侯都要结实一些,于公于私,他都跟共产党结下过血仇!甭说前几天刚跟共产党打得头破血流的这场“湘江之战”,就是算起“马日事变”等历史老账来,他手上所沾共产党人的鲜血也是排名靠前的——比如“朱毛”里面那个“毛”,其妻“骄杨”就死在他的屠刀下。

何键这当口的排兵布阵,为的就是在中央红军去湘西的路上摆下一个从新宁、城步、绥宁(今寨布镇)、靖县并向北延伸至会同、洪江的弯弧形状且含有纵深的堡垒群,如果中央红军出城步方向去湘西,面对的是新宁—城步、梅溪口—长铺子(今绥宁县城)和武冈以北的花园——瓦屋塘的三道碉堡封锁线,以及薛岳8个师的强大机动兵团。这也说明,无论是“追”还是“剿”,从何键拥有的空间时间和兵力上,以及他个人的利害关系和得失盘算上,他都有足够的本钱也有足够的心劲儿,豁出血本来与刚经历过重挫的“赣匪”们诚心诚意地进行一番计较。

如果中央红军这当口就这么着不管不顾地朝这条道上去了,是不是能撞开这罗网姑且不论,就算是撞开了,这队伍是个啥模样啥成色,也实在是不敢有太乐观的估计。数十年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之际,就有人把思想放开“解放”了一把,著书立说认定这条道未必就走不通。然而这种以没法兑现的假设为参照的豪言实在是发得太滞后,远不如诸多当事人以刚身临其境的湘江之战为现实比照来得直截了当:从苏区出发时的86859人的中央红军西征大军中,军委第一、第二纵队的人数竟然就有14536人,加上各军团的伕子担子轿子,全军非战斗人员至少在三分之一以上。《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红军长征 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82页。湘江之役,战斗部队完全成了伕子担子轿子的掩护队,战斗中损失的近半数人员中,又多数是战斗人员。要是就这么着去撞何键的那张罗网,是个什么结果恐怕是个穿过两天二尺半的丘八都不难想象出来的。

时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师长的陈伯钧将军回忆:“当时整个部队连新兵、老兵、民伕、担架加在一起,有七八万人,其中战斗部队加上直属队还不到一半。这样没有办法打仗,结果所有的战斗部队都成了掩护部队。一碰到敌人,也不是想办法积极进攻,只是打掩护,只是跑。跑也应该跑得快,在战术上必须脱离敌人,跑到有利的地方,占领阵地,抵御敌人,但没有做到。战略上也要走得痛快,但也没有做到。那时候,如果平均一天走五十里路,就可以跑到敌人前面了。”陈伯钧:《从第五次反“围剿”到遵义会议》,《中共党史资料》第13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第90页。

然而当时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的日行军速度只有40里甚至二三十里。

当然,中央红军主力进入西延山区这两三天内,如果确实想冲破何键这几道封锁线,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那当口何键正在紧急调整部署,各路“追剿”部队尚在重组和调动中,他所设计的那几道封锁线要么尚未形成,要么也是刚摆开摊子,如果中央红军具有后来四渡赤水时那种扔了伕子挑子轿子的精气神儿,这也是冲破罗网的一个机会。换一种思路和套路,游龙戏水地把正在踌躇满志的何芸樵玩耍玩耍,应该也属情理中事。

然而现在的中央红军缺的就是这般精气神儿,而思路和套路也依然如旧。

所幸,中央红军出色的侦察和情报工作,使中革军委很快就掌握了这个敌情变化的动态。

再所幸,中革军委马上根据变化的敌情对原拟路线作出了初步修正。12月3日,中革军委明智地做出决定,脱离敌人继续西进,放弃从西延地域向湖南城步前进的打算,向西深入越城岭山区。《我野战军决脱离敌人继续西进的部署》,《红军长征过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87页。次日又决定,继续向西,进至通道(当时县城在今通道县县溪镇)以南及播阳所、长安堡地域。《朱德关于我军向通道以南西进至各军团、纵队电》,中央档案馆《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学习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党史中对某个转折的文学渲染之句“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现如今已经被用滥了,可能不少人也听烦了。然而我们不带偏见客观而言的话,中革军委这当口的这两个决定,其实在相当程度上真还当得起这个渲染之句——尽管这个决定并不彻底也不具根本性,而且总的来说还思路、套路依旧。要不然,这一头朝南墙撞将上去,头破血流不说,后面的种种转折,恐怕就连登台亮相的机会都没有了。

更所幸,从不幸中生出的万幸,被人“封存”已久的毛泽东,既偶然又必然地,出场了。

猜你喜欢
中革军委中央红军湘江
中央红军北渡长江第一恶仗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湘江魂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湘江渡
长征时中革军委如何坚持军委主席负责制
周恩来为杨立三抬棺
对“西北军委”记述问题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