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绑架

2017-11-13 19:57伊姐
特别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死观孝顺公公

中国人的传统生死观认为,所谓孝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处理长辈的身后事里。

我有一个朋友,她老公是福建农村的。有一天,她问我借钱,借50万,我嚇一跳,我说,你要买房吗?

她说,不,我要给我公公办丧事。

什么样的丧事要花费50万?细问之下知道,原来她老公农村那边的风俗,丧礼的隆重程度,直接代表了孩子的孝顺程度。

送葬队伍短的几百米,长的几公里;讲排场就要搭拱门,你搭20个,我就搭50个,最多的一家搭了200个;十几个青壮年抬着红色的花车打头阵是常态,有的还要租豪车……

朋友不是富裕家庭,但公公唯一的遗嘱是,活到这岁数全村少见,搭台子唱戏7天、全村人白吃白喝7天,是必不可少的。

同事的老公也很为难,做吧,家里贷款都没还完,为了面子花费七位数不可理喻;不做,父亲认为他不孝的缺憾,会永远压在他心里,让他喘不过气。

听说,最终他们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但这件事,成为横在夫妻间的一道坎。

朋友跟我说,以后绝对不要让孩子承受这样的道德压力。

养儿防老。在传统观念里,孝顺是一个有用的东西,需要证明,需要回报。

比如,孝顺的标准是——

在病人断气以后,全家大小立刻要号啕大哭,丧事要办得风光体面;在此之前,是儿女服侍床前,端屎端尿,才不枉自己抚养的心血,才显示出儿女的知恩图报。

我偷偷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医疗最高限度,不是说高于这个钱无法承受,而是,高于这个医疗限度的治疗,痛苦一定大于所得。

我失去过至亲,体会过那种看着至亲至爱去忍受毫无尊严的痛苦,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到了后面,成为一种挣扎,一面希望他早点离去不要如此被折磨,另一面又为这种感觉万分愧疚。

这些感受,人到中年,我们都会体会。

我不想孩子去面临这些痛苦,或者说,希望他尽量少地面对这些痛苦。

亲密关系是不需要拿来普告天下,证明它的价值的。这么多年的相处,亲子关系亲密与否,我早已了然于心。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很大程度上就是:养老不是我对你的要求,我的事我自己尽量负责,你负责你的健康幸福就好。

每个人都在老去,时间不会放过谁。

怎么死未必每个人都有选择,但怎么看待死,每个人都是有选择的。

琼瑶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这样“懂得放手,享受此刻”,让她通透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我很钦佩她那种“让我们好好告别,你在这一边好好生活,别让我担心;我在另一边,会安然离去”的人生大智慧。

感谢她年轻的时候,奉献了那么浪漫的情爱;老了,还奉献生死观。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温柔的提醒,提醒我们——

好好对待死亡的唯一方式,就是好好活着。

作者简介:

伊姐(周桂伊),14岁出版小说集,18岁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30岁出版畅销书《心若宁静,便是幸福》。专访明星十余年,爱电影的妈妈,分享光影中的感悟,关于育儿、关于婚姻、关于爱。原创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摘自“伊姐看电影”微信公众号 图/傅树清)

猜你喜欢
生死观孝顺公公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叫醒太阳公公
雷公公
孝顺
La cultura de la piedad fi lial en China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