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更新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2017-11-14 06:10晏以晴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6期
关键词:村落物质村民

晏以晴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有一半的中国人是出生于“农村社区”的,在我国各地都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及民族文化的传统村落,都拥有着大量的非文化物质遗产,但是,精英文化随着城市的出现而诞生,而最能够将我国人民精神气息体现出来的是民间文化,这种文化是存在于村落之间,而非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文明的推进,使这些宝贵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一步步瓦解,再加上村落不便利的生活条件及自身发展的限制,出现人口流失的困境,甚至平均每天都会有部分的村落瓦解、消失。冯骥才说:“保护古村落是为了‘传承文明,世代共享,让中华大地上的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因此面临这些窘境必须要及时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更新。通过参考文献了解到英国是社区更新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并且也有着弹性的机制,可以将其社区更新的成功经验以及案例应用到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之中,从而更好地解决我国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所面临的困境。

1 社区更新的典型模式

社区更新在英国的应用是比较典型的,英国社区更新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主要为物质更新阶段、再发展阶段以及整体复兴阶段,首先物质更新阶段主要是通过对社区的物质环境进行更新、改善,然后是再发展阶段,就是通过对私有部门的一些投资,从而达到一个刺激的功效,使其更新,最后是整体复兴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进行整体性的更新,社区更新机制的弹性就是指社区更新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以及创新性。

通过对不同的文献进行解读,对英国社区更新机制的演变进行提炼,总结为三种模式:执行式,主要包含政府、社区组织,社区通过执行政府所颁布的相关政策,从而来达到城市更新模式的实现,其中以房协会运动为主要代表,在运行的过程中,经济依赖性及创新能力弱,会使这一模式的弹性变差;合作式,主要包含政府、社区、私人机构、第三方机构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如,信息的告知、信息的反馈、信息的咨询以及相互之间的商讨、建立合作模式等,来使社区更好地参与到城市更新的模式中,以城市复兴公司运动为主要代表,这一模式在市场条件好,弹性强,市场条件弱,弹性变差,不是特别的稳定;领导式,主要包括政府、社区组织、第三方机构等,对社区整个更新的过程进行主导,以资产转让及运营为主的社区赋权运动为主要代表,是“整体复兴”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这一模式多样化经济来源与基于社区组织的多方合作关系的发展,会使其弹性变强。

2 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与社区更新现状

传统村落这一概念是由我国文化部所提出的,随后我国陆续地公布出部分传统村落,并且对于部分的传统村落物质及非物质文化进行资金上的补助,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对我国各地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都会进行积极的落实,从目前的状况来分析,我国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工作中,主要还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中央政府的整体指导,地方政府以及传统村落的人民对其进行积极的配合,从实践中进行配合,对物质空间实体的建设及保护格外注重,主要是以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为主。我国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主要在于传统物质及非物质文化,如,景区、生态区以及博物馆等,通过不同的模式对其进行保护,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表明,不管是实行哪一种保护模式,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过度商业化、人口流失化及区域文化流失等。通过对比其他国家,可以发现我国在社区更新上还是处于初始阶段。

“社区”的理念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引进我国,在当时对于这一理念也开展过一定的探讨、研究,并且对农村社区这一概念也有着一定的研究,但由于局势的不稳定,使这一理念的发展并没有走太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使“社区”这一理念正式列入城市管理体系中。而目前我国对于社区已经有了多年的研究,在实践中,用于城市社区的建设,但是我国因公众参与性不强等因素,导致了一些问题的生成,使其缺乏一些实体性及程序性的内容,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状态下,而我国传统村落与之相反,更加适合社区更新发展,通过积极的参与性来推动这一制度的实施,并且在我国传统村落村民在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上会有着一定的相似,在各地区还会有着一定亲属关系等,这些都是有利于社区更新发展的条件,因此,对于传统村落来说,社区更新对于传统村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3 社区更新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3.1 传统村落社区参与的主体

在对英国的社区更新进行了解后,可以综合我国国情,对于其中适用于我国的先进理念进行引进,通过对传统村落物质及非物质文化进行综合的考虑,首先政府要进行宏观的指导,在落实的过程中,具体的内容要以村民自主选择为主,从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将工作进行分类,一类是独立模式,就是指村民自身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比如院落的卫生以及种植各类植物等;一类是合作模式,这一类是村民个人难以完成的工作,需要通过合作才能达到目的的工作,比如修建村道,修建各类建筑物等;还有一类是政府行为,这类工作需要在政府的组织下才可以完成的工作,比如说修建水库,村落通电通网等。

通过对工作进行分类,使村民、政府各司其职,做好每一份工作,在共同的努力下建设村落,在实施整个过程中政府要建立起一定的激励制度,并且对于不愿参加的村民也不要采取强制的措施,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建立起不同的等级,通过对不同村落进行评比,村民自主性最强的为最佳,其次为一般,最差,政府在发放资金补贴时,可以根据等级进行发放,从而将村民的自主性激发出来,并且还要对村民进行一定教育,让村民接受专业先进的知识,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续力。村民是村落的主体,为了保护村落的传统文化,要将村民视为共同体,关于村落的事情都需要通过村民进行统一民主协商,没有经过村民允许的事情不能随意开展,只有互相尊重,真正做到让村民做主,成为村落的主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村落健康地发展下去。

3.2 传统村落社区更新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3.2.1 资金问题的解决

人力以及物力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社区更新的主体是村民自身,因此这两者对于社区的更新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除此之外,对于不能解决的部分,就必须要依靠资金来进行解决了,国家的资金扶持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村落都是能够有此待遇的。绝大多数的村落归根结底都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的。资金的问题完全要依靠村庄的产业,村民可以根据村落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外界的保护来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来实现资金的启动。

3.2.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

对于村落的保护对象不是仅局限于一些实物,比如建筑、街道等,更应该注重一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比如民俗或者手工艺等,对于一些已经遭到破坏的建筑或者手工艺可以对其进行修复和改造,对于一些已经废除的传统节日及风俗可以进行复兴与保护。

3.2.3 权衡传统风貌与村民需求

社区的更新并不是在一念之间就可以完成的,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对村落的发展进行规划,发挥村民的能动性,了解村民的需求。所在的政府等民间组织应该各司其职,来对社区更新活动进行分类整理和排列,分工合作,使得社区更新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

3.2.4 对专业人才进行引进及培养

在社区更新中,村民才应当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一味地借助外部的力量是不可取的,村落必须根据实际需求,对专业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可以通过专业的学院的建立,来对传统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

4 结语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工作的不断加强,对现阶段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也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英国社区更新模式的提炼,构建出一套适用于我国传统村落发展的模式,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打下了一定基础。

[1]陈静,冯旦,颜益辉.传统村落成功特质分析及规划策略探索——以河南方顶村为例[J].规划师,2015,31(52):167-172.

[2]钟国庆.城市化背景下基于社区发展视角的传统村落保护方法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7,19(2):31-36.

[3]张慧,关亚伦,谢丹.社区更新对河北传统村镇产业建构的启示——以阜平县龙泉关村为例[J].现代园艺,2017,(12):24-25.

[4]郐艳丽.本期聚焦: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现代城市研究,2016,(1):1-9.

[5]高沂琛,李王鸣.日本内生型社区更新体制及其形成机理——以东京谷中地区社区更新过程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5):31-37.

猜你喜欢
村落物质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油画《村落》
引发海啸(下)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