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来自内心成长

2017-11-14 20:53p周小宽
莫愁 2017年32期
关键词:选择权富翁渔夫

p周小宽

安全感来自内心成长

p周小宽

哈佛心理学教授本·沙哈尔曾经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如果为了拥有更多的金钱、成功,而放弃本心的选择,一直做着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事情,背弃自我的信念,不但不会过得开心,反而会失去自己想要的人生历程。”他认为,人最大的幸福,是一种强有力地掌控着自己人生的感觉。

很多人都听过《渔夫与富翁》的故事。一个富翁去海边度假,遇见一个渔夫悠闲自在地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觉得有必要给他上上课:“你怎么不去努力拼搏事业,却在这里晒太阳?你要出海去打渔,用卖鱼的钱买只小船,钓到更多更大的鱼,卖更多的钱,然后买更大更好的船,到更远更深的海里。这样一直下去,就可以开一个捕鱼公司,到世界各地捕鱼。等你到我这年纪,你一定会成为千万富翁!”渔夫听完之后,问:“变成千万富翁之后能干什么?”富翁回答:“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没事到海边来晒太阳……”

这个故事说的是,从一开始如果我们就明确自己真正需要的、看重的东西,那么也许,就不必绕那么远的一段路,因为这个东西可能就在眼前。但是我们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且走出去很远才发现,我们为之努力的,并不是最需要的。

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了一种心理学现象即“巴纳姆效应”,这是一种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易受外界信息干扰,盲目从众的心理状态。

有很多钱,才能拥有自己人生的选择权,这种认知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足够稳定的核心自我,无法做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无法找到自己的真正立场,所以才容易被他人的观点影响,觉得多数人说的就是对的。

比如周围很多人都在拼命工作攒钱、借贷买学区房,那么自己很可能就觉得,这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并坚信在人生中,它的优先顺序应该是排在第一的。殊不知身边的多数人,其实都和自己一样迷茫。于是大家就这样相互影响,最终人生被钱、房子或某件事情牢牢捆绑,再也无法获得“做出不一样的选择的自由”,好像生活从此刻到终结,已经被固定在某个故事里。

除了从众和相互影响,很多人即便进行了独立思考,仍然会觉得没有足够多的金钱,自己就没有所谓的选择权。

我有一个好朋友,和老公的关系常年冷若冰霜,婚姻完全属于一种形式,但是她老公很有钱,让她衣食无忧。如果协议离婚,她可能会分到一笔财产,但多年没有在外面工作的她,还是觉得有种缺钱的恐慌。

大家有时会鼓励她:“你也有存款,文字和英语能力都那么强,还有艺术天赋,想自己养自己,是可以的!”她每次都说:“我害怕有一天我会穷到走投无路,无人搭救。”我问她,到底有多少钱才敢重新做出婚姻的选择?开始自己的生活?她想了想说:“五千万元吧。”

每个人要做出一个重大的选择,那个数字都不一样。无论是脱离一种关系,放弃一份工作,还是离开一个地方,而且这个数字还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于是,尽管不开心,可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因为我没有足够多的金钱吧。”很多人在内心深处这样说。

金钱其实代表的是安全感、价值感,如果我们总是无法拥有足够的安全感、价值感,那么对金钱,我们就总是觉得匮乏。

如果总是极度地缺乏安全感,极度地不相信自己,自我价值也非常低,不自信,那么就往往需要很多很多金钱或者婚姻、职位、容貌等外在标签,来让自己觉得安全、有价值、优秀。那将永无止境,没有停歇的一天。认知一旦到达另一个层次,就能看到:如果自己能够以内心成长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安全感,提高自己的价值感,接纳和信任自己,那么对于金钱和标签的需求就会降低。如此,就能切割这些东西的牵制,走上另外一条人生道路。一个人一旦变得强大,就可以拥有选择权。

编辑 钟健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选择权富翁渔夫
富翁
黑暗并不能让我们失去什么
天皇版“渔夫”
要当“富翁”快栽树
减字嘲富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