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精至诚 守护中原光明
——专访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2017-11-14 06:09摄影别昊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20期
关键词:眼科医院眼视光视光

文、摄影/别昊

至精至诚 守护中原光明
——专访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文、摄影/别昊

河南,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在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医者,他们至精至诚,用实际行动守卫着河南全省人民的视力健康。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于196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是国内最早创立的集临床、科研、教学、防盲为一体的眼科研究所之一,隶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3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正式挂牌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河南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单位。近年来,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从省内外引进知名眼科团队,切实提升学术实力、诊疗能力和科研能力。现有开放床位208张,年门诊量近30万人次,年手术量近2万人次,其中三四级手术比例达86.62%。

为发展河南省眼科事业,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在河南省卫计委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经过4年的改造扩建和精心雕琢,打造出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新院区,并于2016年 9 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至此,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整体使用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就是这样一座现代、一流、精品的国际化眼科医院矗立在中原大地,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百姓带来了全新的就医体验。

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关系到国家未来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明显低龄化的趋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都已超过70%,并且还在逐年增加。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学习;而且高度近视还容易引起玻璃体液化、后巩膜葡萄肿,重者演变成病理性近视,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近视的严重性除了带来个人的不便外,还将导致个人在眼镜或隐形眼镜使用以及眼科视光学检查和手术等方面的经济消费,更是社会经济的一大负担。多年来,我国广大眼科医生和视光师在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多中心科研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对户外活动、角膜塑形镜以及阿托品在近视防控中的机理作用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研究论证。

上海万明·宝利徕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佩云(左)、总经理许天灏(右)和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庆惠玲(中)

对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来说,守护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亦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普遍做到了青少年屈光不正发育档案的建立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近视的先兆点,早期预防、早期处理,眼视光学领域依托于医院、学校、社区等在某些地区能够基本上完成初级眼保健的任务。

采访中,宋宗明院长表示:“国家对青少年眼保健工作愈加关注,卫计委在《“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中提出大力倡导儿童和青少年的科学用眼,重点在儿童青少年中开展屈光不正的规范化筛查、诊断与科学矫正,提高验光矫正服务的整体水平,减少因未矫正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从国家政策到屈光不正流行病学资料都对眼科学和视光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责任重大,时间紧迫。未来我们尚需进一步探索近视的发病机理,预防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完善各级预防保健体系,做到科学预防、精准矫正。”

眼视光行业任重而道远

由于我国眼视光行业发展较迟,对于眼视光尚有部分领域没有明确的区分和定义,例如很多人对眼视光的概念不太清楚,甚至分不清眼视光专业和临床医学(眼视光方向)的区别。对此,宋宗明院长给出了解释:临床医学(眼视光方向)是以前的专业划分方法,隶属于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自2016年开始重新定义后,国内眼视光专业教育层次包括眼视光医学专业(学制5年或以上,医学学位)、眼视光学专业(学制4年,理学学位)和眼视光技术专业(学制3年,大专)。眼视光从业人员应该掌握临床医学、眼视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诊断和简单处理与眼睛相关的常见病、多发病、功能性视觉问题;掌握验光配镜技术和低视力康复、双眼视训练;掌握角膜接触镜验配等。视光师要在病人和眼科医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解决一般眼部和视觉问题,合理转诊眼病专科,担当初级眼保健的重要角色。

目前我国的视光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和水平参差不齐却严重制约了学科和产业的发展转型,无法满足广大民众日益提高的视觉保健需求。因此,国家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设置将引导构建“高—中—低”不同层次搭配的人才体系,有利于为产业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服务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持。眼视光医学专业是我国将医学和视光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其培养学校的较大范围设置将弥补我国视光行业高级人才不足的短板,在促进学科学术发展和提高眼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视觉保健需求日益凸显。医院眼科就诊人群中大多数是为了视力或功能性视觉问题,这其实完全可以由专业视光师来解决。医院也期望能培养更多具有处方权的视光医师,掌握常见眼病的诊断和一般处理以及视光学各项专业技术,在医院门诊中担当首诊医生的角色,解决大多数患者的视觉问题;同时对眼病进行筛选分级,根据需要转诊到对应眼科门诊。视光学和眼科的有机衔接既能及时解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又能提高眼科医生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对此,宋宗明院长认为,首先,要继续加大专业眼视光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同层次人才,建立视光学职业准入和继续教育制度;其次,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利用新技术、新发明提高眼保健服务水平;再次,要规范行业发展,避免各类非法营销,营造良好的产业服务体系。

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合理引导下,在各大科研院所的努力推动下,未来国内眼视光行业将迎来发展的爆发期,视光学人才将担当起维护民众初级眼保健的重要使命,提供优质的视觉保健服务,促进实现“清晰、舒适、持久”的视觉体验。

热心公益 积极创新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自2016年底以来,一直坚持“聚焦基层,关注扶贫,帮助弱势群体,宣传眼健康理念”,利用医院在省内诊疗能力、学科水平、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防盲治盲体系和眼科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先后开展了白内障复明工程、糖网免费筛查治疗及基层义诊帮扶、“6.6爱眼日”“青光眼日”等系列主题活动,以及眼健康科普讲堂等覆盖广泛、载体丰富、效果明显的公益活动,惠及群众数十万人。宋宗明院长表示接下来医院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积极与社会慈善组织及医保商保机构合作,开拓、引入眼健康相关公益项目,加强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眼健康帮扶、资助,持续精心打磨“爱眼·悦读会”、眼健康科普讲堂等公益项目,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意识和科学用眼习惯。

除此之外,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还积极创新医疗方式,组建了“河南省立眼科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联盟”,实现分级诊疗。据宋宗明院长介绍,该分级诊疗联盟的建立旨在提高人民眼健康水平,顺应国家新医改要求,充分发挥大型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和发展,通过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分级诊疗模式,按照“平等自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提高”的原则,逐步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基层医院条件和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也各不相同,如何合理分配专家资源是很多大型医院的难题。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下来还会不断加强远程诊疗、教学培训体系,并根据基层医院的不同情况下去推广适宜技术,以切实起到帮扶效果。

宋宗明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持工作)。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原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眼底外科/眼外伤科主任,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兼职临床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外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外伤学组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入选“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国家专利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类地区基金等10余项,累计资金200多万元。从事眼科临床近20年,擅长复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和复杂眼外伤等的手术治疗,尤其在眼底疾病微创手术及眼前后段的联合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年手术量1400余例,手术质量及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猜你喜欢
眼科医院眼视光视光
天津市蓟州区:与天津市眼科医院签署眼健康管理合作协议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工匠精神”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眼镜店与眼科医院的合作之路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守望光明·全面直击眼视光进展与视觉健康——2017西湖论坛在杭州落幕
千年商都 商贸名校——记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