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二胎谨防糖尿病偷袭

2017-11-14 18:50宋丽华
家庭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摩尔空腹体重

宋丽华

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给不少想要生育二孩的家庭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虽然赶上了好政策,但是有一部分女性已经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而高龄妊娠意味着风险增加,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现象。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导致母婴一系列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感染率增加、出血增多、酮症酸中毒,并增加新生儿畸形、巨大儿的危险性,胎儿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智力障碍等。另外,妊娠糖尿病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产和产伤,使孕妇在分娩的时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因此,孕妇如何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妊娠糖尿病(GDM)的发生原因至今仍不甚明了。可能与胎盘产生大量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有关。胎盘本身产生大量激素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但这些激素有抵抗胰岛素的作用,这在医学上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使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被利用,就会使血糖增高,形成妊娠期糖尿病。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环境等。遗传因素是由于家族中存在糖尿病遗传基因,年龄因素则是因为怀孕的妇女多属于高龄产妇,环境因素则归结于怀孕后多吃少动,怀孕期间为了母子的健康可以适度加强营养,但过度营养却会适得其反。当母亲体重增加过快、过多时,提示摄入的能量远远超过胎儿的需要而积蓄在母亲体内,成为一种可能诱发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此外,孕期工作紧张等精神刺激也容易发生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孕妇24~28周检查空腹血糖(FBG),若空腹血糖>5.1毫摩尔/升,可直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空腹血糖<4.4毫摩尔/升可暂不做OGTT(75克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4.4~5.1毫摩尔/升者应做OGTT。若结果发现空腹血糖大于5.1毫摩尔/升,或餐后1小时血糖大于1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8.5毫摩尔/升,只要符合三个条件当中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为什么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此严格呢?这是因为妊娠妇女除了自身对能量有需求,还得供应胎儿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只能来自母体的血糖,因此妊娠期血糖本身就应比非妊娠期要低。另外,母体的血糖会通过胎盘直接运输到胎儿体内,使血糖保持在较低水平,对胎儿胰岛刺激较小,使胎儿幼小的胰岛不必天天被母体流来的高糖血液所刺激,产生胎儿胰岛细胞增生;而后者正是新生儿低血糖、小儿肥胖和长大后肥胖乃至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高危人群应提早监测血糖

身体肥胖或超重,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6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年龄在33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曾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兒;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者。

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属于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及时监测血糖。

妊娠糖尿病患者要规范体检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按妊娠糖尿病的诊疗常规进行管理,1~2周就诊一次。定时监测血糖,有条件者最好每天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4~6次;如无条件,可抽查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或餐前<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6.7毫摩尔/升。在血糖高于12毫摩尔/升或生病时要检测尿酮体。每2~3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6%以下。定期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每三个月查一次眼底,及时发现是否有视网膜病变。定期测体重,孕妇体重增长正常(每周1斤),就不必担心,其前提是孕妇的血糖要控制好。如果血糖高,即使孕妇体重增长正常,胎儿也可能营养不良。称体重时最好空腹,排尽大小便,穿尽量少的衣服,以确保准确性。

要加强胎儿发育监护,在18周、28周、32周和36周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排除胎儿畸形。这项检查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妊娠16~20周出现胎动后要数胎动,应该每天记录,如果发现每天胎动少于10次,或胎动方式发生改变,应及时就医。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一样,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但由于妊娠时母亲不仅自己需要营养,而且还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有所不同。如何均衡饮食以保证有效控制血糖,而母子又能顺利通过妊娠,是妊娠期糖尿病妇女饮食管理的关键。运动疗法同样适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运动不仅有益于母子的健康,而且有益于糖尿病的控制。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不应局限于室内,而应到室外去参加适当的运动。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等治疗后,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应接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有效快速地控制血糖,又不通过胎盘,因而对于母亲及胎儿来说都是安全的。但在应用胰岛素时应知道你所使用的胰岛素类型、剂量和注射时间,以及如何避免低血糖和一旦发生时有效处理的方法;应能及时检查尿糖和酮体,并详细记录;定期与医生讨论,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有效控制。

一般来说,准妈妈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时间越晚,产后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1/3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能够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有2/3可能成为糖耐量异常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后,首先要合理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当营养,适度运动;其次在产后6~8周要及时进行OGTT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恢复正常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也要进行定期随访,一般一年检测一次。

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管理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妊娠中、后期每天每公斤体重按25~35千卡计算,并根据血糖、尿糖等数据随时调整饮食。最好能少食多餐,每天分三餐主食和三顿点心,特别要避免晚餐与翌日早餐相距过久,可在睡前补充一些点心,以免发生低血糖。饮食应该控制以能提供准妈妈足够热量及合理营养,又不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及餐后高血糖为原则。

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主食血糖指数又称为血糖生成指数,了解食物的血糖指数对合理安排膳食、控制血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进食同样份量的食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更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如荞麦面、通心粉、饺子等。煮饭可用米加荞麦仁或绿豆(可按3∶1比例)煮成二合饭等;少单独吃血糖指数高的主食,如糯米饭、精面发的面包、馒头、白粥等;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副食,如各种蔬菜,海藻类(如海带、紫菜)、菇菌类;吃主食尽量搭配些蔬菜、动物食品一起吃,这也有助于降低血糖指数。

选择正确的烹调方法影响食物血糖指数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大小、淀粉的糊化程度、膳食纤维含量等。食物的制作烹调方式是影响血糖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土豆泥就比土豆块的血糖指数高。要避免烹调使食物的血糖指数升高,食物加工不要过于精细;适当吃些粗粮;煮菜尽量急火快煮;除特殊需要外,谷类食物不要加太多水和加热时间过长,因为这样会使食物糊化程度高,血糖指数也随之升高。另外,烹饪食物时适当增加酸度也可降低食物血糖指数,比如烹调时加点醋或柠檬汁。

适当运动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做一些适宜的运动,最好在饭后1个小时进行。选择散步等不激烈的运动方式,一般时间在20~30分钟为宜。要特别提出的是,有先兆流产、早产或者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不宜运动。

身材瘦的孕妇更要提高警惕都以为胖人容易得糖尿病,可最新研究发现,身材瘦的孕妈妈得妊娠糖尿病的风险会更大,这可能是因为身材瘦的女性在青年期时必需营养摄取不足以及肌肉量少导致血糖值增加,从而增加得妊娠糖尿病的风险。endprint

猜你喜欢
摩尔空腹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采血为何要空腹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称体重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