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CT及MR在诊断胰头壶腹癌中的价值分析

2017-11-14 00:12张卓朱旭遥于成龙曹博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超声

张卓 朱旭遥 于成龙 曹博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CT及MR在诊断胰头壶腹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经确诊为胰头壶腹癌患者50例。分别采用超声、CT和MR方法进行诊断,通过以上方法比较各种诊断方式的确诊率。结果:超声、CT、MR确定壶腹部胰头癌例数分别为26、30、44例,确诊率分别为52.00%(26/50)、60.00%(30/50)、88.00%(44/50)。MR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CT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可作为胰头壶腹癌的诊断检查方法;同时超声结合CT和MR检查可在诊断胰头壶腹癌明显提高其确诊率。

【关键词】 超声; CT; MR; 胰头壶腹癌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2.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2-0065-02

胰腺壶腹癌在恶性肿瘤领域最困难之处是诊断和治疗方面,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死亡率也较高[1]。胰腺壶腹癌主要包括胰头癌、壶腹部癌、胆总管末端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等。肿瘤的主要病变情况是梗阻性胆道引起的梗阻性黄疸[2]。在过去十年发生的胰头壶腹癌率不断增加,恶性化发展增高,进行手术后治愈率低,术后预后效果差,生存率为0[3]。目前,由于检测方法中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对本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变,导致了超声技术、CT和MR在胰头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检查和确诊方面有所成就[4]。通过对50例胰头壶腹癌的患者比较分析超声、CT和MR检查检测方法,现在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经确诊为胰头壶腹癌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7~81岁,平均65岁。其中胰头癌患者28例,壶腹癌患者11例,胆总管末端癌患者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3例。临床症状:无任何明显症状,每年都进行体检,初期由超声诊断为胆总管扩张3例,超声检查后由CT、MR诊断为壶腹癌;6例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黄疸者34例;胆囊切除术后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出现者4例。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Philips ie22和Toshba Aplio300型,采用3.5 MHz的探头频率。每次对患者进行检查均需禁食7~9 h。在检查时患者仰卧或卧在右侧,常规检查通过超声进行,包括肝、胆、胰等部位。肝外胆管首要观察的是是否有胆管扩张现象出现,在胆总管路线下进行扫描,由于胃肠道气体干扰对于显示胆管总部周围的组织切片和胆总管胰头组织周围难以确定的,通过饮水、改变卧姿,加大探头压力等方法,对胰腺和胆总管周围声学条件进行改善并继续追踪扫查至末端,沿着病变胆管扩张周围,测量病灶的大小,并记录由胃和十二指肠充盈的声窗,观察胰腺壶腹、胰管大小,对十二指肠病变部位进行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加剧的现象,通过使胃内容物蠕动,达到对病变周围进行动态观察的目的。超声工作站中纳入典型的图像关系。

1.2.2 CT检查方法 使用GE 16排螺旋CT;高压注射器:epmower CTA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非离子型造影剂碘佛醇(320 mg/ml);检查受试者禁食7~9 h。(1)扫描前30 min,口服含有2%碘造影剂的水800~1000 ml,进行灌胃和十二指肠充盈。扫描技术:腹部螺旋容积扫描程序,取厚度4.5~7.0 mm,螺距为0.941。扫描范围:从膜片到下极单级。扫描条件:电压110 kV,电流120 mA,准直器宽度为4.0 mm×2.5 mm或16.00 mm×0.75 mm,旋转速度为12 mm/转。扫描方法:先进行扫描,在CT专用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80~100 ml静脉注射造影剂碘佛醇,然后以3 ml/s 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时间间隔为25~30 s、60~65 s和2 min,分别静脉期注射后扫描,以0.625 mm厚度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和持续变薄后的图像传送到工作站的原始用以图像重建,然后进行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A)、曲面重建(C)、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工作站上的轴向和旋转图像,动态观察。

1.2.3 MR检查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仪的型号为GE Signa Infinity 1.5 T进行检查。所有病例均行低张平扫MRI、MRCP及增强扫描。检查前1.5 h,对患者禁食10~14 h,使用体部线圈,采用不屏气呼吸触发技术,用三维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并是自旋回波方式检测[5]。患者仰卧位,SSFSE序列,层厚5 mm,层间距1 mm,矩阵320×256。T1WI:TR 450 ms,TE 25 ms;T2WI:TR 2000 ms,TE 90 ms,MRCP:TE 1000 ms,TR 1998 ms。扫描层厚:40 mm,矩阵为384×256。动态增强MR扫描:采用SPGR序列,125~150 ms,1.2~1.4 ms,层厚3~5 mm,层距1~2 mm,剂量为0.2mmol/ kg。全部檢查约需15~20 min。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检查方法胆管检查结果

50例患者均经超声、CT、MR检查,每次均不超过2周。结果所有病例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展,胆总管直径为9.5~27.0mm,各检查方法胆管检查结果见表1。endprint

表1 各检查方法胆管检查结果 例

检查方式 壶腹周围发现可疑占位性病变 未提示有占位性病变 发现可疑占位性病变,疑炎性或胆管狭窄

超声(n=50) 32 18 0

CT(n=50) 40 0 10

MR(n=50) 41 0 9

2.2 各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

超声确诊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末端癌、十二指肠乳头癌例数分别为64.29%(18、45.45%(5/11)、37.50%(3/8)、0;CT确诊壶腹部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远端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20/28)、45.45%(5/11)、37.50%(3/8)、50.00%(2/4);MR确诊壶腹癌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末端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准确率分别为100%(28/28)、100%(11/11)、50.00%(4/8)、25.00%(1/4)。超声、CT、MR确定壶腹部胰头癌例数分别为26、30、44例,确诊率分别为52.00%(26/50)、60.00%(30/50)、88.00%(44/50)。MR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CT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 例(%)

检查方式 胰头癌 壶腹癌 胆总管

末端癌 十二指肠乳头癌 合计

超声(n=50) 18(64.29) 5(45.45) 3(37.50) 0 26(52.00)

CT(n=50) 20(71.43) 5(45.45) 3(37.50) 2(50.00) 30(60.00)

MR(n=50) 28(100) 11(100) 4(50.00) 1(25.00) 44(88.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通过对比临床研究数据: 50例病例中,超声、CT和MR诊断出患胰头癌26、30、44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2.00%、60.00%和88.00%,MR的准确率与B超和CT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和CT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可作为胰头壶腹癌的诊断检查方法;同时超声结合CT和MR检查可在诊断胰头壶腹癌明显提高其确诊率。该研究结果与胡晓栋等[6-7]研究结果相同, 由此可以看出,MR可作为诊断胰头壶腹癌疾病的检测方法,并具有明显的优势。MR可显示典型的胆总管和“双管”的标志,具有胰管、肝内“软藤征”和一个明确诊断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壶腹癌手术切除方式高[8]。超声波是一种安全、方便、准确、价廉的技术,可作为诊断胆道梗阻的敏感指标[9]。原因是肥胖患者肠道干扰小,病变尚未导致胆总管明显扩大,导致胆总管下部较不清晰,容易遗漏。CT检查对胰头癌的诊断无明显优势[10]。CT增强前后Ct值的变化可用于鉴别结石和肿瘤,并能更清楚地观察胆管壁的变化。MR、CT和超声是一种无创、MR具有综合性、可重复性、无辐射、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不需要在使用造影剂,才能使得周围使用高含水率和高质子密度,因此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对比度。原发肿瘤MR检查,血管入侵,淋巴结肿大,肝转移的检出价值非常高,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壶腹部超声的临床研究中,CT对胰头癌交MR诊断有明显的效果,有一定当诊断疾病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申古修,王子燕,郝多多,等.超声、CT及MR在诊断胰头壶腹癌中的对比价值[J].中国医學创新,2015,12(19):146-148.

[2]钟雄利,谭小燕.超声内镜(EUS)与腹部CT在诊断壶腹周围病变中的价值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3(2):27-28.

[3]秦一雨,全志伟.壶腹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2):4-6.

[4]谢忠伟.CT及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71-73.

[5]张殿俊,荣阳.纵膈肿瘤X线鉴别诊断与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15-17.

[6]胡晓栋.超声造影、CT、MRI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荟萃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2014,20(5):1-3.

[7]杨庆康,陈克敏,钟亮.壶腹周围癌的CT和MRI征象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5,30(6):166-168.

[8]徐锋,赵心明,周纯武.多层螺旋CT在壶腹周围癌中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3,20(17):72-74.

[9]孙冬梅.CT及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146-149.

[10]郭年君.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53-54.

(收稿日期:2017-04-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超声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