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带你到夏天的湖边

2017-11-15 01:52靳文玲
莫愁 2017年24期
关键词:雨过天晴乌云王安石

☺靳文玲

走,带你到夏天的湖边

☺靳文玲

农历六月的午后,在山水之间邂逅一场骤雨,倏忽而来又倏忽而去;在雨过天晴云破处,水映天,天映水。盛夏的雨后,碧波如镜,凝望着一派明媚柔美风光,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的楼阁。

(2)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3)翻墨:打翻的墨汁,形容云层很黑。

(4)跳珠:雨点像珍珠一样跳跃。

(5)卷地风:翻卷到地面的大风。

(6)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译文

乌云上涌,如同被打翻了的墨汁染黑了天空,却又在天边露出一片没有经过沾染的明丽清新山峦。白花花的雨点像珍珠一样蹦跳着上了船。忽然一阵风卷地吹来,吹散了漫天的乌云,雨过天晴,望湖楼下的水面像蓝天一样澄净、剔透、明亮。

赏析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写诗,写散文,写词都很棒;不仅如此,他的书法、绘画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苏轼是宋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但耿直坦诚的性格,导致一生坎坷。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考中了进士,深受考官欧阳修的赏识。熙宁初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在朝任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便请求外调,被派往杭州担任通判。熙宁五年(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苏轼游览西湖,写下五首绝句,以本首最为著名。

这是一首山水景物诗,描绘了诗人在望湖楼上饮酒时,看到夏日暴雨前后的景色变化。诗中的“翻”字,表现出乌云汹涌、滚滚而来的气势;“跳”字表现出雨又大又急,落在湖面、船上飞溅起来的动态美。“忽”更是奇巧,既表现出天气变化速度之快,又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苏轼的山水景物诗善于捕捉动景,在他的诗中,动态景物的描写远多于静态景物。早期苏轼笔下描绘的山川景色,都表达出诗人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外任职期间,苏轼用诗揭露王安石新法实施中的弊端,表达自己对新政的不满。因为苏轼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他的诗词被广泛传播,对新政推行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宋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御史台,因御史台内遍植柏树,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故称乌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入狱四个月后,苏轼被放出来,贬到黄州,在黄州城东的山坡开荒种地,自食其力,自号“东坡居士”。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旧党得势,苏轼又被朝廷重用,但他仍旧保持耿直坦诚的性格。苏轼认为,王安石的新法虽有弊端,但也有一些在实施中被证明是有效的,不能都废除。这使得他与旧党对立起来,多次受到旧党的诬陷,在朝中无法立足。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旧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之中。

苏轼历经磨难,但始终乐观向上,在诗词作品中肆意挥洒胸中的豪迈之情,是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古往今来,他和他的作品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广泛传颂。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雨过天晴乌云王安石
雨过天晴
乌云
北陂杏花
梅花
春(1)
乌云和白云
望云
挽留
蜘蛛网
初夏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