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体商业插上互联网翅膀

2017-11-17 11:32文/刘
北方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朱琳哈尔滨实体

文/刘 莉

为实体商业插上互联网翅膀

文/刘 莉

5月的一个午后,记者与朱琳约在他创办的公司哈尔滨中申科技有限公司。个子不高,穿着简单,质朴中透着沉稳,这就是朱琳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看似不善言谈,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朱琳打开了“话匣子”。

“我走上创业路有些偶然,但也是必然。2006年我考入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家是农村的,第一年的学费是东拼西凑来的。第二年就负担不起了,那时创业的目的是能赚钱完成学业。”朱琳回忆说。于是,入学后朱琳用1年时间自学完了大学四年的专业课程。大二时,朱琳拿到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帮人做网站。项目完成后,朱琳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还远远不够,他不分昼夜地用半年时间学会了网站建设的全过程。在朱琳看来,那次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大三开始,项目越来越多,朱琳感觉力不从心,于是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网络工作室,用他的话说“算是中申科技的前身了”。“当然,那时也吃了很多苦,吃饭基本都是在电脑前吃泡面,很少在夜里2点前睡觉。有的项目客户不满意出言不逊,有的项目完成对方却赖账。”朱琳苦笑道。

付出就有收获。朱琳在团队管理、账务管理、谈客户、签合同等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快速提高。毕业后,朱琳创办了哈尔滨中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展网站建设、软件开发、多媒体互动设计培训等业务。2011年7月,中申科技率先进驻哈尔滨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办公面积有500余平方米。在那里,母校给朱琳打造了优良的创业环境,公司发展如鱼得水。创业路上虽然充满艰辛与坎坷,但朱琳在一次次磨炼中成为了强者。目前,公司下设4个全资、合资子公司,并于去年获得北京一风险投资公司1500万元的风险投资,建立了北京分公司。共有员工60多人,接纳学校和社会就业人数近百人次。

创业路上,创新思维可以助人先行一步。朱琳发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生活便捷的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需求动动手指通过互联网就全解决,而实体商业要发展,互联网+实体商业是必然的趋势。去年11月,朱琳的子公司与海城装饰城、国润家饰城联合创办了“商联网”项目,利用这两家线下庞大的实体店面资源,进行O2O模式转战互联网。商联网开启创新、联动的新经济时代下的“互联网+实体商业”,以实体商业的体验、服务为根本,加以互联网的便捷、共享,达到线上交易、线下体验。商联网运行半年来,先后与20余家哈尔滨本地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企业受困于近年来电商的冲击,纷纷给商联网点赞。

国家鼓励实体商业在互联网领域做有意义的探索发展,并要树立这样的典型。朱琳介绍说,今年,全省要创办5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电商发展基地。3月,省商务厅在哈尔滨学院对商联网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对商联网新模式开展了探讨,并组织企业进行了对接。现在,商联网正积极申请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在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哈洽会期间,朱琳将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一场主题为“创业,于危机中求发展”的论坛。届时,将与高校及创业企业在如何提升创业者能力来解决创业路上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交流。

猜你喜欢
朱琳哈尔滨实体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注意“逃”出来的开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我是阳光下的春雨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