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药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价值观察

2017-11-17 08:49王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

王敏

【摘要】目的 对中医针药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进行研究,病患收治时间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分为参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开展对症治疗,给予参照组患者进行中药方剂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对其疗效以及脑电图异常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86.7%)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参照组(66.7%)的治疗总有效率;其两组患者脑电图异常患者改善率具备统计学方面的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針药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价值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后癫痫;中医针药;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7..01

脑卒中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恶心、听力障碍、呕吐失语、四肢不灵以及侧躯麻木等。在脑卒中发生后,患者极易继发癫痫。脑卒中后癫痫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中医针药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60名对象均为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平均年龄(63.35±5.6)岁,病症情况:脑出血、脑梗死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为30例、20例和10例;患者病程为卒中在2只12周的范围内,平均病程(7.2±1.5)周,根据随机将之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0例。对全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检查结果均显示,本次研究的60名对象均符合脑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参照组患者开展中药治疗,使用自拟定痫汤加减的治疗法,具体方剂如下所示:黄连、陈皮、鸡内金、青礞石以及灸远志、僵蚕、白芍、法半夏和胆南星各取15 g,加入蜈蚣1条以及蝉蜕25克和石菖蒲20 g,分别取10 g茯苓和甘草,5 g琥珀,将之分为两袋,每次一袋,每日两次煎服即可。而研究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方式,百会、内关、四神聪以及水沟穴作为主穴,而配穴包括有太阳、神庭、风池以及曲池、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穴位,留针15 min,每日1次针灸治疗即可。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1-3]。

1.3 观察以及疗效评价

将1988 年癫痫会议制定的疗效判定作为指导标准,将治疗前3个月发作资料为基础资料,开始治疗3~6个月后,统计每个月发作次数。其疗效分为无发作、显效以及有效、无效、加重五种评价标准[4]。发作消失视为无发作;发作频率降低到75%或者是以上视为治疗显效;发作频率降低控制在50~75%之间视为有效;当降低程度小于50%视为无效;而发作频率为减少反倒是增加超过20%以上视为加重。脑电图检测改善率=治疗后改善例数/异常例数x100%,治疗前异常减去治疗后异常例数为治疗后改善例数[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其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前,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脑电图异常分别有25例和23例,治疗后,研究组脑电图改善19例,改善率为76%;而参照组改善12例,改善率为52.2%,两组脑电图改善率比较差异在统计学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疗效评价方面:研究组无发作、显效以及有效、无效、加重各有6例、8例、12例和4例、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而参照组分别有3例、5例、12例和9例、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在统计学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后癫痫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作“羊癫疯”[6]。脑卒中后癫痫的直接诱发因素与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神经元放电异常会导致人体的大脑发生短暂性功能障碍。本次研究只能给予两组患者开展对症治疗,在急性期进行扩血管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患者入院后第一次发生癫痫暂时不采取癫痫药物治疗,针对停止或者是开始停止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而针灸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常用的方式之一,针灸百会、内关等穴位可达到清热化痰和熄风止痫的作用。而中药发挥调理气血等作用,明显中医针药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海军,吕建宁.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82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04):453-455.

[2] 何俊华.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0):129-130.

[3] 王剑刚.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0):30-32.

[4] 李邦松,王庆梅.70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09):1533-1535.

[5] 胥向红.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6):7430-7431.

[6] 孙 伟.浅析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1):133-134.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