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类型特征及要求探析

2017-11-18 21:21胡业华
职教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要求类型特征

摘 要:职技高师院校是主要从事中职学校教师培养的高等学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技高师院校发展既面临层次提升方面的发展机遇,更面临人才培养方面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和挤压,各职技高师院校必须重新审视和部署各自的人才培养战略。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办法,职技高师院校主要属于应用型高校,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适应性、应用性、师范性和综合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职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三位一体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职教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其他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类型;特征;要求

作者简介:胡业华(1962-),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教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3年度招标项目“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D1338),主持人:胡业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8-0059-04

职技高师院校是为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类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集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于一身,承担为中、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培训高素质师资的重任,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职技高师院校如何调整和优化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命题。

一、职技高师院校的历史使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全面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全国建立了15所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职技高師院校[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原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即为其中之一,学校的发展定位是“成为培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并逐步成为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中心”[2]。经过30多年的努力,这些职技高师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母机,坚持“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办学理念,探索“理论和实践结合、学校和企业结合、教学实践和专业实践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了一大批“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等“三性统一”的职教师资人才,这些人才充实到全国一万多所中、高等职业学院校,每年培养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经济壮大,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成为了国家产业振兴的生力军。

二、职技高师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高等教育大扩张带来的影响

从1998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本专科学校数从1022所发展到2016年的2596所,增加了1.5倍;本专科在校生从340.87万人发展到2016年的2695.84万人,增加了近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发展到2016年的42.7%,也增加了四倍多。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既给职技高师院校带来了更多的生源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两个不可回避的负面影响:一是由于考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认可度不是十分到位,在有更多选择机会的情况下,职技高师院校的招生反而出现了问题,很多学生特别是优秀考生不愿报考职技高师院校;二是随着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考升学率明显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愿望明显强于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十八年后仍与1998年相当,1998年中职在校生数为1554.57万人,2016年中职在校生数为1599.01万人,从普职比来说事实上应该是减少了不少,中职学校数也从1998年的22174所减少到2016年的10900所。这些情况对职技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给职技高师院校带来的是挑战大于机遇,各个院校都在夹缝中求生存。

(二)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带来的影响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即绝大多数高校要进行转型发展,少数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转型发展就是向应用型转变,因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社会文化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高等学校必须明确类型定位,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与产业行业搭建联合培养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对以培养职教师资服务产业行业为主要办学方向的职技高师院校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理应发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优势,成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当然,众多实力强大的高校跻身应用型人才培养,无疑也是职技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对手。另外,各个层次的双一流建设,也给职技高师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应该在这一轮建设中有所突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教师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三)中职学校人才招聘政策和方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职技高师院校培养的职教师资如何入职中职学校也面临严峻挑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取代了毕业生统一分配的做法,就本身来说,是有利人才流动,有利中职学校选择人才的。但有几个不利因素又严重影响职技高师院校学生就业,一是中职学校由于受地方财政的影响,编制和经费难以得到保障,招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二是所有中职学校招聘教师跟普通中学一样,由政府统一招聘、逢进必考,而且各地招聘考试的内容和方法都简单套用普师招聘,只考教育学、心理学和一般的教学技能,造成了中职学校需要的有职教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职技高师毕业生进不去,而没有职教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普师毕业生反而在招考上占据优势。三是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的制度,削弱了职技高师院校毕业生从教就业的优势。endprint

(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完善我国的经济结构,建设制造业强国,国家专门制订了《中国制造2025》。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要求建设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普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对职技高师院校开展职教研究,打通职业教育立交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合格职教师资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作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职技高师院校要发挥为中、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培训高素质师资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至研究生的本科院校,职技高师院校处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端地位,引领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各层次教育的发展[3]。

三、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

我国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院校都是从其他类型的高校转型设置而来,前身有的是工科类院校,有的是农业类院校,有的是师范类院校。这类院校刚转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时候,都以职教师资培养为主,分别服务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随着高校的扩招,原先主要支撑学校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任务,难以支撑学校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以目前留存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8所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院校为例,2001年在校生总数为39071人,校均4884人[4];2016年在校生总数为145628人,校均18204人。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规模基本稳定下来,教师补充主要是填补新设专业和自然减员的空白。为此,各校纷纷开辟非师范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型人才,各个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上都有所扩展,有的扩展得还比较大,由原来单纯培养职教师资变成了多类别的人才培养,师范非师范都有。

我国学者潘懋元教授把高校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三个类型[5],职技高师院校主要属于其中的应用型,侧重应用知识应用能力教育,而不是侧重基础理论学科教育,毕业生大多是在工、农、医、师等独挡一面的岗位独立开展工作。研究型大学以基础理论学科教育为主,是为研究作准备的。高职高专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属于技能型大学[6]。当然,我国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虽然主要属于应用型大学,但也应有一定成分的基础理论学科教育和研究,特别是应用知识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这是学校发展和提升的方向。

职技高师院校作为应用型大学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应用型人才就是应用客观规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使抽象的理论符号转变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应用型人才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是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人才。其特点是应用能力强,独立工作能力强,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和基础。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也就是主要培养教师、工程师、经济师、医师、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及各級管理人才等,当然也培养一部分进一步深造的研究生。

四、职技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应用型人才对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养成、素质训练都有较高的要求,职技高师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如下特征:

(一)坚持办学特色与服务经济社会相融合,体现适应性

就目前的人才培养情况来说,虽然职技高师院校主要是培养职教师资的,但没有一个院校是唯一的,职技高师院校必须处理好学校主要办学方向与学校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到既坚持培养职教师资的办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又能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际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体现应用性

职技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应用型人才规律,做到有理论,有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应用理论、研究理论、升华理论。

(三)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融合,体现师范性

职技高师院校主要是为职业学校培养教师的,而且主要是培养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学好专业,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学会教书,掌握好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

(四)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相融合,体现综合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导师,是学生的楷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个将来要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的学生,要在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知识教育技能的同时,把学会做人、适应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全面优秀的综合素质,去面对学习成绩和能力相对较差、自律性相对较弱的职校学生,所以职技高师院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注重学生热爱职校的教育。

五、职技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一)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知识是能力和素质获得的前提条件,没有丰富的知识,就难以获得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技高师院校,知识学习应以应用为主线,让学生学有用的知识,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去深化学习、拓展学习,逐渐建立自己的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要安排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审美知识、身心健康知识等)、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综合性知识(如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等)和工具性知识(计算机及网络、外语、文献检索、方法论)。

2.能力要求。职技高师院校的学生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专业能力培养,包括专业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二是通用能力培养,包括交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四是学习能力或终身发展能力培养,无论在理论教学或是实践教学中、课内教学或是课外教学中,都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设计需独立学习才能完成的计划或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掘其自主学习潜能[7]。endprint

3.素质要求。职技高师院校学生素质培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是专业素质培养,包括专业情感、专业技能素养。二是职业素质培养,包括职业情感、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工匠精神。三是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四是创新素质培养,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意识。

(二)职技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根据职技高师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特征及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状况,职技高师院校之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构建了“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三位一体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体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应用性、师范性和综合性。这一模式包括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分流培养的实施方式两大部分[8]。

1.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是指“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三位一体,其课程体系由五个模块组合而成,即通识教育模块36%,学科基础模块17%,专业核心模块20%,职业方向模块15%,综合实践模块12%。在这个课程体系中有53%的课程与综合素质培养有关,64%的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有关,27%的课程与学生就业方向有关。而且,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课内课外实践学时学分达总学时学分的43%。这种课程设置不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强调了学生就业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

2.分流培养。分流培养是根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专业特点及服务方向,在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完之后,即在第七学期左右,让学生进入职业方向课程学习(课程比例为15%,占用25个学分,加上综合实践模块,比例可以達到27%),各个专业的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及需求在职教师资方向或普教师资方向、应用岗位方向两至三个类别上自主选择进行分流培养。完全实行分班、小班化教学,完全对接岗位、对接实践,校内校外共同完成。这种分流培养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实现了坚持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与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相融合,提高了各个专业的就业质量,使一个专业只有一个就业方向的现象不复存在,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也提高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还促使各专业在与岗位的不断对接中逐渐形成了特色,避了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有利于高校的错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国.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86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面向21世纪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84.

[3]卢建平.关于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在现代职教体系中作用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2(13).

[4]张炳耀.全国40所职技高师类院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2).

[5]潘懋元.21世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人才的合理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0(5).

[6]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8]温伯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2(4).

责任编辑 刘扬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要求类型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