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不同学历卫生人才培养状况调查研究

2017-11-20 11:54苏天霞张光奇王士然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卫生机构生源医学院校

苏天霞 ,王 蕾 ,陈 莉 ,张光奇 ,严 刚 ,王 健 ,张 祎 ,王士然

(1.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省卫生信息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3.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贵州 贵阳 550004;4.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5.潍坊市奎文区早春园小学,山东 潍坊 261000;6.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级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不同学历卫生人才培养状况调查研究

苏天霞1,王 蕾2,陈 莉3,张光奇3,严 刚2,王 健4,张 祎5,王士然6*

(1.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省卫生信息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3.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贵州 贵阳 550004;4.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5.潍坊市奎文区早春园小学,山东 潍坊 261000;6.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级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

贵州省;医学院校;卫生人才;培养状况

医学教育作为卫生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1-2],其培养的医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卫生服务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3-5]。为促进贵州省卫生人才合理发展,本研究通过调查该省医学院校不同学历卫生人才培养状况,了解不同类别医学院校的培养能力、生源、毕业生流向等情况,以调整医学教育培养的方向,科学合理地制订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及政策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现介绍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贵州省各类别医学院校基本情况;2011—2015年贵州省各类别医学院校生源(省内、省外)与毕业生流向情况;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教育各培养层次(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中专)的招生、毕业、就业情况。

1.2 研究方法及统计指标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贵州省所有医学院校进行调查,主要统计指标包括:历年招生总数及省内外生源的构成比、毕业生总数及其流向构成比、历年招生增幅、不同培养层次的构成比及就业率等。

2 结果

2.1 贵州省医学院校基本情况

贵州省共有12所医学院校,其中3所为医学本科院校,占25%,分别为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3所为医学专科院校,占25%,分别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6所为医学职业技术院校,占50%,分别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本科院校的培养层次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而医学专科院校和医学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层次为专科和中专。

2.2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生源与毕业生流向情况

2.2.1 医学本科院校生源与毕业生流向情况 2011年至2015年,贵州省医学本科院校招生总数为43 086人,5年间招生总数呈倒“V”形变化,省内生源和省外生源分别占招生总数的73.35%、26.65%。在这5年中,我省医学本科院校省内生源的占比不断增大,后趋于稳定,而省外生源则正好相反。见表1。

表1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本科院校生源情况

我省医学本科院校5年间共培养毕业生27 922人,培养的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15年有所下降)。5年总就业率(含深造率)为94.19%,其中,2011年度最低,不到90%,其余年份均在95%左右。从毕业生的流向情况看,省内卫生机构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41.76%,省外卫生机构就业人数占20.71%,在其他机构就业的人数占22.41%,提升学历人数约占10%。从各年度的就业情况来看,在省内医疗机构就业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达到高峰,2015年稍下降;在省外医疗机构就业的比例不断下降,2015年稍上升;其他机构就业的比例基本稳定。见表2。

2.2.2 医学专科院校生源与毕业生流向情况 我省医学专科院校5年间共招生38 720人,其中省内生源为36 574人,占总生源的94.46%;省外生源为2 146人,占总生源的5.54%。5年间招生人数呈波浪形变化,省内生源是我省医学专科院校招生的主要来源,每年都占总生源的92%以上。见表3。

表2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本科院校毕业生流向情况

表3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专科院校生源情况

我省医学专科院校5年间共培养毕业生23 039人,毕业生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间总就业率(含深造率)为93.81%,其中,2011年、2015年较低,分别为 90.12%、91.07%,而其他年份均在95%以上。从毕业生流向来看,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比例最高(73.32%),其次是其他机构就业(13.65%),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比例不高(3.99%),而提升学历的比例最低(2.85%);同时,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比例较低的年份,在其他机构就业的比例升高。上述数据表明,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是我省医学专科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在其他机构就业是我省医学专科毕业生的第二流向,而提升学历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见表4。

2.2.3 医学职业技术院校生源与毕业生流向情况 5年间我省医学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总数为81 925人,招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省内生源是我省医学职业技术院校的主要来源,共计77 165人,占招生总数的94.19%,且5年间省内生源所占的比例较为固定(94%左右);省外生源为4 760人,占招生总数的5.81%。见表5。

表5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职业技术院校生源情况

5年间我省医学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总数为53 487人,总就业率(含深造率)为96.87%。其中,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为40 22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5.20%,是医学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提升学历的占10.23%,仅次于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而未就业的占比最小(3.13%)。从每年的情况来看,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占比均在70%以上;与专科毕业生情况一样,提升学历的比例也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未就业比例最高的一年是2011年(4.61%),最低的一年是2013年(1.10%),其他年份基本固定(3.50%左右)。见表6。

表6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流向情况

2.3 贵州省医学院校不同培养层次招生、毕业、就业情况

2.3.1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不同培养层次招生情况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共招生163 731人,其中,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中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67%、4.62%、21.02%、50.08%、23.61%。从2011年至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招生人数由26 080人增长至37 870人,5年总体增幅为45.21%。其中,增幅最快的为本科(86.21%),其次为博士(72.53%)、专科(70.36%),硕士的增幅相对较慢(30.69%),中专出现了负增长(-14.04%)。可见,专科是我省医学院校培养的主要层次,本科招生比例在不断上升,而中专正好相反,博士和硕士的比例很小,这也折射出现阶段我省医学院校医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中专生仍然占较大比例,专科层次增长较快且所占比例过大,而高层次的人才占比相对较少。见表7。

表7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不同培养层次招生情况

2.3.2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各培养层次毕业、就业情况 2011—2015年我省共培养医学博士毕业生819人,总就业率为95.12%,其中,就业率最高的为2015年(97.92%),就业率最低的为2011年(90.29%)。从博士毕业生的流向情况看,在其他机构就业的占比最高,均在50%以上,2015年甚至接近80%;而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占比在18%~30%之间,也是我省医学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博士毕业生,除2013年超过10%外,其他年份均在5%以下;2011年未就业博士毕业生人数占9.71%,其他年份均低于5%。见表8。

表8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1—2015年我省共培养医学硕士毕业生5 988人,从每年毕业的人数分析,我省医学硕士毕业生人数从2011年到2015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总就业率(含深造率)为95.62%,其中,2013年最高(98.06%),2011年最低(93.00%)。从毕业生流向情况分析,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比例为28.44%,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占到25.82%,在其他机构就业的比例最大(39.46%),未就业的占4.38%,而提升学历(考博)的占比最小,为1.90%。见表9。

表9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1—2015年我省医学院校共培养本科毕业生21 115人,总就业率(含深造率)为93.75%,其中,2011年最低(84.51%),其余年份均在95.00%左右。从毕业生流向情况分析,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人数最多,为9 753人,占到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6.19%;其次是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所占比例为19.91%;到其他机构就业占到15.88%;提升学历(考研)的占11.77%;未就业比例为6.25%。从每年情况分析,在这5年中,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占比最高,最低的一年是2011年,所占比例为32.28%,而2014年最高,达到55.29%;2011—2014年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占比位于第二位;而2015年则是其他机构就业位于第二位;提升学历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稳定,在10%~15%左右;2011年本科毕业生未就业比例最高,占比达15.49%。见表10。

表10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1—2015年我省医学专科毕业生为52 496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总就业率(含深造率)为95.96%,每年就业率(含深造率)均在94%以上。从毕业生流向情况分析,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人数占比最高,为76.07%;其次为在其他机构就业,占12.21%;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比例为5.87%;而提升学历(专升本)的比例最低,仅为1.81%;未就业的人数占4.04%。见表11。

表11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1—2015年我省培养的医学中专毕业生为24 030人,毕业人数基本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毕业生人数从2011年的4 170人增加到2015年的5 121人,5年间增长了22.81%。5年间的总就业率(含深造率)为95.93%,其中2013年最高(98.76%),2011年最低(92.40%)。从毕业生流向情况分析,我省医学中专毕业生主要进入省内卫生机构工作,这一比例达到71.51%;其次为提升学历(中专升大专),占比为21.54%,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5%~30%左右);在其他机构就业的比例在1.44%~3.75%之间;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比例最低,仅为0.18%;未就业比例为4.07%。见表12。

表12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

3 讨论

我省医学院校地区分布较为均衡合理,其中,贵阳市有3所(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遵义市有2所(遵义医学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其余每个行政区域各有1所。

我省医学本科、专科、职业技术院校中,省内生源分别占该类院校招生总数的73.35%、94.46%、94.19%,而毕业生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比例分别为41.76%、73.32%、75.20%,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0.71%、3.99%、4.12%,说明省内生源所占比例越高,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比例就越大,而选择去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就越少。3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其他机构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2.41%、13.65%、7.32%,可见学历越高,在其他机构就业的比重就越大,这可能与学历越高就业面越广有关。而选择提升学历的毕业生在3类医学院校所占比例分别为9.31%、2.85%、10.23%,说明医学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更倾向于提升学历。从就业情况来看,3类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含深造率)均在93.00%以上,其中,医学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未就业的学生占比较高,而医学职业技术院校未就业的学生占比较低,可能是由于医学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在基层卫生机构就业。

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院校共招生163 731人,其中,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中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67%、4.62%、21.02%、50.08%、23.61%,共培养毕业生104 448人,其中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中专分别占 0.78%、5.73%、20.22%、50.26%、23.01%,可见专科是目前我省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层次,其次分别是中专、本科。60%以上的博士毕业生在其他机构就业,而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博士仅占25%左右;近40%的硕士毕业生在其他机构就业,在省内、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均占25%左右;超过45%的本科生在省内卫生机构工作,接近20%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专科生和中专生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的均占到70%以上,作为我省培养数量最多的专科生,提升学历的比重在2%以下。由此可以看出,学历层次越高的学生在省内卫生机构甚至医疗行业就业的比例反而越低,这也反映出我省医疗卫生行业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可能是由于学历层次越高,省外生源所占的比例越大,且开设的专业较少,所开设专业在其他机构就业前景更好,从而导致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专科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不需要很高的学历,所以专科生提升学历的意愿不是很高。高层次人才流失过多,本科生作为硕士、博士等高学历卫生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其招生规模却远远低于专科生。针对以上情况,建议适当增加本科生的招生人数,并鼓励适合继续深造的专科毕业生进一步提升学历,同时给高学历人才更好的就业条件,这样才能保证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6]。

[1]杨燕,李娟生.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2]赵烁,郭淑英.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流动的现状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7.

[3]崔霞.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唐立健.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分析与评价[J].卫生软科学,2009(5):41-42.

[5]邢茂迎,张鹭鹭,陈尧忠,等.卫生人力资源层次界定的定性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2):714-715.

[6]秦小明,詹启敏,代涛,等.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5):28-32.

R195

B

1671-1246(2017)22-0106-05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十三五’卫生人才需求规划调查研究”课题(gzwjkj2015-1-011)研究成果

(*

王士然)

猜你喜欢
卫生机构生源医学院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与体系医院衔接保障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