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6年天水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2017-11-20 11:54谈晓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腮腺炎天水市流行性

谈晓燕,靳 凡

(1.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2.山东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2007—2016年天水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谈晓燕1,靳 凡2*

(1.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2.山东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目的 分析天水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发病规律和防控策略。方法 对天水市2007—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6年,天水市共报告流腮7 47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49/10万,波动于68.01/10万~5.16/10万。报告流腮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全部发生在中小学校,秦州区报告事件数(10起)和事件病例数(467例)均居首位。发病主高峰出现在11月—12月,小高峰在5月—7月。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335.17,P<0.05)。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年龄<18岁),男性病例年龄众数为6岁,女性为7岁。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3~19岁年龄组,发病6 857例,占总数的91.73%。结论 天水市流腮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和地区差异,3~19岁儿童和学生是流腮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时妥善处置聚集性疫情,降低流腮造成的健康危害。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天水市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四季均有流行。可引发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严重并发症[1]。流腮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飞沫、唾液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在幼托机构和学校内流行或暴发。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但可运用减毒活疫苗进行有效预防[2],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2008年我国将其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NIP)[3]。近年来,流腮已成为天水市中小学校常见的暴发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是天水市预防和控制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利用流腮监测资料,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天水市流腮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规律,为我市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流腮病例信息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来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人口信息来源于基本信息系统。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腮病例即判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3 统计方法

季节指数是指同季(月)的平均数与总平均数的比率,若季节指数高于100%的幅度较大,说明该月是旺季;若季节指数低于100%的幅度较大,说明该月是淡季[4]。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6和SPSS20.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存储、整理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7—2016年天水市共报告流腮病例7 47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49/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波动于68.01/10万~5.16/10万之间,疫情呈散在多发和小范围暴发共存的态势。共报告流腮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占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15.18%(17/112)。全部发生在中小学校,发病661例,波及44 862人。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各县(区)年均报告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41.34,P<0.05)。7个县(区)中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是秦州区(2 052例)、麦积区(1 477例)、武山县(1 209例),报告发病率前三位是张川县(32.31/10万)、秦州区(31.98/10万)、清水县(31.52/10万);甘谷县报告病例数(368例)、报告发病率(6.44/10万)均最低。除张川县、甘谷县外,其他县(区)均有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秦州区报告事件数(10起)和事件病例数(467例)均居首位,见表1和图1。

2.2.2 时间分布 年平均发病率在2007—2010年波动于23.95/10万~13.08/10万,2011年出现高峰(68.01/10万),然后骤然下降,至2013年后趋于平缓,2013—2016年波动于13.05/10万~5.16/10万。流腮月发病曲线呈双峰分布,结合季节指数判断,发病主高峰出现在 11月—12月(156.16%,165.31%),小高峰出现在 5 月—7 月(125.50%,131.92%,126.79%),两高峰发病数占58.81%。以12月病例最多(1 030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3.78%。2011年和2012年发病较常年不同,分别出现了明显的“翘尾”和“翘头”现象。流腮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12月最多(5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29.41%,事件主要集中在10月—12 月,共占 70.59%。见图 2~3。

表1 天水市2007—2016年报告流腮病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区)分布

图1 天水市2007—2016年报告流腮病例县(区)分布

图2 天水市2007—2016年报告流腮发病情况

2.2.3 人群分布 报告的7 475例病例中,男性4 590例,女性2 885例,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27.17/10万,女性为17.65/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335.17,P<0.05)。病例年龄最小 1 月,最大 76 岁,众数为 7 岁,P25~P75=6.0~11.0。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年龄<18岁),男性病例年龄众数为6岁,女性为7岁;在成人中(年龄≥18岁),男性年龄的上四分位数为39岁,女性为40岁,男性年龄的极端值多于女性。见图4。

图3 天水市2007—2016年流腮病例月分布

图4 天水市2007—2016年流腮病例年龄、性别分布

病例主要集中于3~19岁年龄组,发病6 857例,占病例总数的91.73%,其中以1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2 067例)。20岁及以上成人403例,占病例总数的5.39%,见表2。

流腮病例以学生为主,占73.03%(5 459例),之后依次为散居儿童(842例,11.26%)、托幼儿童(705例,9.43%)、农民(360例,4.82%)、家务及待业者(25例,0.33%)等,见图5。

表2 天水市2007—2016年流腮发病年龄分布

图5 2007—2016年天水市流腮病例职业分布

3 讨论

3.1 流腮发病率

流腮是全球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2~5年出现1次流行高峰。病毒经直接接触或经上呼吸道的飞沫传播,传染性较强[5],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聚集流行,并逐渐成为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6]。1990年,我国将流腮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7],2007—2010年,我市流腮年平均发病率波动于23.95/10万~13.08/10万,与同期全国平均发病水平持平[8]。2008年我国将其纳入国家扩大NIP,而2011年、2012年,天水市流腮发病率较扩大NIP之前有较大幅度上升,可能是这两年为流腮流行高峰,处于扩大NIP接种对象之外的易感人群到了流腮好发年龄,免疫空白不断累积,在这两年形成发病高峰;也可能因为近几年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有较大提高。

3.2 流腮流行特征

天水市流腮发病两个高峰出现在11月—12月和5月—7月,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3~19岁,职业以学生为主,流行高峰与学校的两个学期在时间上相关联,可能两个高峰的模式并不完全是腮腺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造成的,不排除与人群的聚集周期有很大关系[9],学校易感人群聚集,集体生活增加了流腮传播的风险。

3.3 防控对策和建议

目前流腮发病后无特效药物治疗,应用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其流行的有效手段[10]。天水市要将预防和控制流腮的重点放在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的措施上,积极推进扩大免疫规划工作,鉴于流腮在3~19岁学生和儿童中高发的情况,在完成18~24月龄儿童腮腺炎疫苗常规接种的同时,建议对在2008年扩大NIP时未纳入接种的对象,目前尚处在流腮高发年龄段的免疫空白人群进行一次普种,在易感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以切断腮腺炎病毒的传播,以后每年对18~24月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以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这将大大降低流腮的发病率[11]。

十年间,天水市共报告流腮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全部发生在中小学校,占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15.18%。提示要将疫情的防控重点向学校倾斜[12],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建议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尤其在流腮高发季节,做好学生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学生的追踪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隔离治疗的意义,杜绝瞒报和病愈前返校的情况,及时发现,隔离病例;当学校中流腮异常发生或出现增加的苗头时,尽早发现并及时捕捉异常信息,将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1]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陈怡平,李敏,王连华,等.台州市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2):130-133.

[3]马静,郝利新,罗会明,等.中国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6):533-535.

[4]唐咸艳,周颖,李峤,等.不同统计方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分析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3):410-413.

[5]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6]汤健闻,柳智豪.我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概况及其免疫预防[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5,43(3):51-56.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8]胡咏梅,郝利新,王华庆.中国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2):127-131.

[9]马静,郝利新,罗会明,等.中国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6):533-535.

[10]詹美蓉,陈武,林光灿,等.2006—2011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3(7):553-555.

[11]张晓宇,李志强.兰州市2004—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6):446-448.

[12]谢龙,冀贞浩,刘继峰.2005—2014年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控策略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6(7):1175-1178.

R195

B

1671-1246(2017)22-0123-04

(*

靳凡)

猜你喜欢
腮腺炎天水市流行性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腮腺炎外敷用什么药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透皮技术治疗经验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