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涵义*

2017-11-21 21:47潘敬国
现代国际关系 2017年7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中非共同体

张 颖 潘敬国

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涵义*

张 颖 潘敬国

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2013年出访非洲时提出的理念,后来提升为中国塑造新型国际关系和处理双边、多边关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智慧和中国话语权标签的外交新理念。中非“命运共同体”以“传统友谊”为情感基础,以“真、诚、亲、实”为交往原则,奉行“正确义利观”这一共同的价值标准,其宗旨是实现“合作共赢”。中非“命运共同体”将中非的历史命运与现实命运联结在一起,构建了中非关系的新话语体系,也成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 非洲 中非关系 命运共同体 新型国际关系

[作者介绍] 张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太平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论坛》编辑部副主任、《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潘敬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国家领导人及其思想。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非洲时提出,中非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6日。后来他又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及这一理念,并强调:“中国和非洲国家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向第三届中非民间论坛致贺信”,《人民日报》,2014年5月12日。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自提出后得到了非洲国家的广泛认同。此后,习近平又屡屡提及这一概念,并将“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为中国塑造新型国际关系和处理双边、多边关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智慧和中国话语权标签的外交新理念。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非洲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非洲发展需要”,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2/21/c_1120503281.htm.(上网时间:2017年6月4日)本文以中非关系为考察对象,力求探究“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传承,比较其与西方对非关系的差别,阐释其现实意蕴。

一、“传统友谊”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基础

2013年,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即选择了非洲。其间,他在坦桑尼亚专程凭吊了为修建坦赞铁路而牺牲的中国专家,并指出要弘扬坦赞铁路精神,珍惜和呵护中非传统友谊。坦赞铁路是中非在20世纪70年代合作修建的铁路。当时,中国援建人员与当地工人同生活同劳动,这成为中非人民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传统友谊的真实写照。如今,中非历史友谊正在谱写新篇章。

一般来说,在国与国的交往中,情感基础往往是良好关系乃至“特殊关系”的心理纽带。著名学者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指出,情感可以解决行动者对集体目标和社会价值的承诺问题。*Robert Frank, Passions within Reason: the Strategic Role of the Emotions, New York: Norton, 1988,pp.43-46.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的均势联盟学说、建构主义的集体身份理论、自由主义的合作命题和民主和平论均注意到情感因素对于国家之间情感与合作的维系作用。在中非关系中,共同的历史境遇使双方有着诸多共同话题,“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04页。。

近代以来,中国和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遭受过来自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都进行过民族独立斗争,都在探索国家发展道路,都在谋求和平与发展。早期的中非交往,非洲对中国最大的需求不是经济援助,而是以尊重和平等为核心的身份认同。当时,非洲国家尤其珍视民族独立的成果。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曾说,我们宁愿在自由中贫困,而不愿在奴役下繁荣。塞内加尔领导人也说过:“当然,我们将需要财政上的支援,但是我们最最需要的却是你们的道义支持。”*北京编译社译:《美国对非洲的外交政策——美国西北大学非洲研究处研究报告》,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第13页。而对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英法等老牌殖民者仍以领主自居,常常发号施令。美国则“一向不愿意承认自治的原则完全适用于非洲的人民”*北京编译社译:《美国对非洲的外交政策——美国西北大学非洲研究处研究报告》,第12页。,并以扩展“民主制”等理由干预非洲各国的内部事务。与西方不同,长期以来,中国从道义上给予非洲反帝、反殖和反种族主义以全力支持,并从经济上力所能及地给予了非洲国家大量无私援助。1955 年亚非会议期间,中非国家领导人深入接触,会后不久,埃及与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可见,中非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尊重和平等基础上的。毛泽东一再以最鲜明的态度向非洲朋友表示,“我们是朋友,我们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9页。,“对于非洲国家任何为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我们都是支持的。”*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 615页。他特别强调帮助是相互的,“因为你们帮助了我们,所以我们有义务支持你们。”*《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73页。中国对非政治上“患难与共”、外交上“平等待人”的特点使中非成为平等合作的好朋友。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在包括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全力支持下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成为中非传统友谊的标志性事件。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非关系经历了重新塑造的过程。中国领导人在访问非洲11国时提出中非经济技术合作“平等互利,讲究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9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转型,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尊重非洲国家对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中非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关系。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这是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创建的第一个机制性对话平台,是中国面向洲域的第一个合作机制。2006年,中国发表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中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三大支柱*“中非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3日。,这是中国第一份对非政策文件、第一次面向洲域的外交政策文件。也是这一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办的大型首脑会议,中国和48个非洲国家一起共同决定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是中国第一次同其他国家在海外共同主办峰会,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中非关系更趋成熟和稳定,并进入全面拓展和提升的新时期。2017年5月14~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许多非洲国家作为重要受邀方参加。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5月15日。

中非关系一路走来,命运共识是合作的情感基础,传统友谊是信任的情感纽带。团结合作是中国与非洲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

二、“真、实、亲、诚”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交往原则

一般认为,“共同体”是个人为了避免生存和发展危机而建构的人群关系有机体。*王泽应:“命运共同体的伦理精义和价值特质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5~6页。“命运共同体”则是以政治合作与安全支持为特征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安排。*徐进、郭楚:“‘命运共同体’概念辨析”,《战略决策研究》,2016年第6期,第13页。“命运共同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取决于其交往原则。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非时首次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交往原则。“真”就是真心交往,强调“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习近平同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会谈”,《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实”就是务实合作,“只要是中方作出的承诺,就一定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 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人民日报》,2013年3月26日。“亲”就是情感认同,“永远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习近平为《中国与非洲》杂志出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专刊’致辞”,《人民日报》,2015年12月4日。。“诚” 就是坦诚解决问题,“中国坦诚面对中非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06~309页。这一年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二份《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再次重申,中国将秉持“真、实、亲、诚”原则,以推动中非关系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人民日报》,2015年12月5日。。

中国与非洲国家自建立外交关系时起便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一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是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内容。周恩来在接见非洲朋友时说:“真正的朋友要从穷朋友当中去找。” 毛泽东更是反复强调:“我们同你们一般高”,“我们是兄弟关系”*《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83页。,“我们和你们谈得来,觉得平等。”*同上,第332页。周恩来1963年末至1964年初对非洲10国的访问堪称中国与非洲国家交往范例的大出访。他在访问期间提出了中非政治交往的五项原则和经济交往的八项原则,成为中非交往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就是尊重与平等。在非洲“觉醒”之时,“平等”对饱受西方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非洲首脑第一次访华时都为中国对他们的高度重视而感动。

中国对非平等交往的特点是不以国家大小、贫富、战略作用而论亲疏,发展同所有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而西方国家或沿袭利益至上、只发展与资源大国的关系,或以后殖民领主自居、重点巩固与原殖民地国家的关系,或坚持只与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大国交往政策,有选择地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近年来,非洲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发展的需求已超越平等的要求,中国适时调整对非政策,从道义上的平等、经济上的援助转向实行道义责任、经济合作的“平等—合作”型政策。自2006年1月至2014年7月间,中国在非直接投资累计高达1504亿美元。*“本世纪的中国与非洲: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http://www.fmprc.gov.cn/ce/ceke/chn/zfgx/t1452192.htm.(上网时间:2017年5月5日)中国的真心换来了非洲朋友的真意,他们称赞中国是“全天候的朋友”,是可以“信赖的好朋友”。*“赞总统说赞中是全天候朋友”,《人民日报》,1996年6月22日;“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萨塔举行会谈 强调传承友好与时俱进发展中赞关系”,《人民日报》,2013年4月7日。

中国与非洲国家自交往之初便始终坚持经济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更不附带任何特权”的原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给非洲的援助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好的,但中国坚持的“不排他”“无附加”“无特权”原则是独一无二的。周恩来曾指出,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的出发点就是“共同发展,否则变成损人利己”。 “中国帮助亚非国家数额不大,但我们是真诚的。”中国的援助是“穷朋友的同舟共济,而绝不是大凌小、强欺弱”。*“周恩来总理对马里电台记者发表讲话”,《人民日报》,1964年1月22日。由于向受援国派专家,往往会出现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周恩来明确提出:“去帮助别人,人数要少,不能成为受援国的负担”,“派到受援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待遇,要按当地同级人员的待遇标准”,“中国政府派到受援国帮助进行建设的专家,同受援国自己的专家享受同样的物质待遇,不容许有任何特殊要求和享受。”*《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0页。新世纪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大对非援助力度,但“不排他”、“无附加”、“无特权”的援助原则没有变。习近平多次表示,“在不附加政治条件基础上”“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人民日报》,2013年3月26日;“习近平会见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祖马”,《人民日报》,2015年12月4日。,不提强人所难的要求,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扩大援助规模,提高援助质量。这与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国家不乏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但往往附带政治或经济的条件。特别是在非洲国家在政治上不顺从西方意愿、在经济上试图取消西方特权时,西方国家往往就以取消援助或要求偿还贷款相要挟。吉布提总统盖莱表示,感谢中国致力于促进非洲发展、慷慨无私地援助贫困国家,并且不附加任何条件,不寻求回报;这表明,中国人民很伟大,中非友谊真诚而深厚。*“国际舆论积极评价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人民日报》,2012年7月21日。

中国自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始终坚持对非“不介入”的原则。中国在与非洲交往中坚持不干涉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自主权,相信非洲国家自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能力。毛泽东、周恩来向来访的非洲朋友表示,中国反对在非洲搞大国沙文主义,“各国国内制度应该根据人民自己的选择,别国不得干涉”。由于历史原因,一些非洲国家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争端与矛盾,中国对此“采取不介入的态度”。*“周恩来总理在摩加迪沙举行记者招待会”,《人民日报》,1964年2月6日。这一原则迥异于西方。欧美长期以来试图按照自我价值判断主导非洲发展的路径选择,希望把非洲变成欧美式的非洲,至今未变。正如习近平在会见非洲客人时所说,中国始终支持“非洲人以非洲的方式解决非洲问题”*“习近平会见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祖马”,《人民日报》,2015年12月4日。,希望非洲国家“自主解决本地区问题”*“习近平再次集体会见部分非洲国家领导人”,《人民日报》,2015年12月6日。。中国对于非洲各国的尊重同样赢得了非洲各国的尊重。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曾由衷地说:中国这样做,是一种朋友对朋友的方式,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称赞中国是赞比亚和非洲的全天候朋友的原因。*“握手,全天候朋友——胡锦涛主席同卡翁达畅叙中非友谊”,《人民日报》,2007年2月5日。

“真实亲诚”是对中国同非洲交往原则的总结,也是对中非“命运共同体”交往原则的顶层设计。在“命运共同体”框架下,以“真”为基础,“中非平等互信、相互支持的兄弟情谊不会改变”*“习近平总结中非传统友谊 要促进务实合作”,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5日。;以“实”为抓手,“推动非洲大陆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习近平为《中国与非洲》杂志出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专刊’致辞”,《人民日报》,2015年12月4日。;以“亲”为保障,“密切人文交流,夯实两国友好基础”*“习近平分别会见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的部分非洲国家领导人”,《人民日报》,2015年12月4日。;以“诚”为核心,妥善解决双方合作中的新问题,携手应对“成长的烦恼”。

三、“正确义利观”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2013年,习近平在访非期间提出要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指导,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正确义利观秉承中华文化和新中国外交的传统,顺应中非关系的现实,是中非团结与合作的价值基础。

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是新中国外交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新中国在国际上弘扬公平正义、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面旗帜。后殖民时代,与西方大国将对非援助当作打开非洲大门的钥匙这种实用主义不同的是,中国对非外交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重义轻利。长期以来,中国的对非援助侧重于援建基础设施项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非洲的自力更生,而这正是非洲迫切需要的,但却是许多西方国家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了能真正帮助受援国,中国始终强调:“一切援助应使得独立国家得到好处”;“所谓有利,就是要研究如何帮助你们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而不是叫你们依赖外国”;“我们援助项目的设计必须适合当地的条件”; “要从小的做起,这样收效快”;“能为你们积累资金,回笼货币的,可以先搞。”针对西方国家援助非洲时普遍对受援国实行技术保密,毛泽东、周恩来表示,派到受援国帮助进行建设的专家,要保证做到使受援国的人员充分掌握技术,“要做到我们的专家走了,你们的专家能接下手来”。*《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第526页。历史跨越了一个世纪,但中国以援助推动非洲自力更生的方针始终没有改变。相应地,当非洲遭受自然灾害、疾病和战争时,很多西方国家的投资者都惧而远之,而中国却提供了及时、有效、真诚的支援。2014年,非洲爆发了被称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埃博拉疫情。作为域外大国,中国第一个派包机运送援助物资到疫区。援助的持续时间之长、规模和力度之大,在中国公共卫生外援史上都创造了新纪录。*王毅:“大力弘扬坦赞铁路精神 携手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http://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zyjh_673099/t1283583.shtml.(上网时间:2015年11月10日)

近年来,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而非洲素有“世界原材料仓库”的美誉,同时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的非洲又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中非在互有需求、优势互补的前提下走得更近了。2014年,中国对非贸易额突破2220亿美元,对非投资存量超过300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22倍和60倍。*“专家:促中非发展战略对接交融”,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0/18/c_1116858072.htm.(上网时间:2015年11月9日)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Eleanor Albert ,“China in Africa”, https://www.cfr.org/backgrounder/china-africa.(上网时间:2017年6月1日)并成为非洲最大的外来资本投资国。非洲则是中国工程承包主要市场、海外资源供应地和投资重要方向。目前,已有30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根据2014年7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2010~2012年,中国对非洲51个国家进行了援助,占121个受援国家的将近一半,援助资金过半。截至2015年9月,中国在非洲已建和在建铁路5675公里、公路4507公里、各类学校200多所,每年向非洲提供7000多个奖学金名额,为非洲举办100多个技术、管理培训班。*“2010年至2012年中国共向121个国家提供了援助”,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7/10/c_1111550252.htm.(上网时间:2017年6月1日)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论是在深度、宽度和广度上都实现了健康、快速、全面发展。

面对中非关系的不断发展,一向视非洲为“世袭领地”的西方媒体利用话语权优势频频抛出“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对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批评中国“没能推动非洲的良治和人权”*Eleanor Albert ,“China in Africa”.,怀疑中国正在逐渐放弃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原则,*Yun Sun, “Xi Jinping’s Africa Policy: The First Year”,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africa-in-focus/2014/04/14/xi-jinpings-africa-policy-the-first-year/.(上网时间:2015年12月24日)认为“中非关系的加强对在非洲的西方构成了不受欢迎的挑战”*Sithara Fernando “China-Africa Relations: An Analysis of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CAC) Documents Using Shinn and Eisenman’s Optimist-Pessimist Dual Framework ”, Insight on Africa, No. 2, July, 2014, pp. 145-160.,质疑中国 “参与非洲政治的目的就是掠夺能源”*Jagannath P. Panda,“Institutionalizing the African Reach: Reviewing China’s and India’s Multilateral Drives”,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No.1, 2016, pp. 1-20.,是强占非洲市场。西方一些人之所以如此混淆视听,意在维护西方在非洲的既得利益,给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制造障碍。面对既缺乏历史依据、也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新殖民主义”指责,不少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公开表示,什么是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非洲人民自己最清楚。中国真心帮助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非洲国家完全信任中国。*“以正确的义利观指导对外合作(国际论坛)——五论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人民日报》,2013年8月28日。南非前沿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丁·戴维斯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回应了西方对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他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西方在非洲的企业纷纷撤资,而中国政府和企业却不断加大对非洲投资,正是中非这种务实合作的持续发展,支撑了非洲经济的增长势头。”*“记者观察”,《人民日报》,2013年3月21日。马里巴马科大学教授莫迪博感慨地表示:“中国的帮助从来不是空谈,总是落在实处,使非洲国家受益。”*“中国援助带给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7日。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虽然仅占其海外投资总额的1%,但回报率却是海外平均投资回报率的3倍。与此同时,美国对非援助还总是附加限制性条款,且条件苛刻,显得僵化而缺乏诚意。在非洲面临饥荒和旱灾时,美国执意要求用于援助的粮食必须购自美国农场,且必须由美国船只运输。这一援助不是以资金的形式进行,使灾民无法直接购买产自非洲大陆的粮食。*刘中伟:“美国智库眼中的中非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年12 月12 日。这种“授人以鱼”的援助方式迥异于中国“授人以渔”的援助方式。

几十年来,中非关系不断超越西方殖民主义思维和现实主义逻辑,以“正确义利观”代替巧取豪夺或者同情施舍,构建起国际关系新模式,“正确义利观”因此成为中非“命运共同体”题中应有之义和驳斥西方对华所谓“新殖民主义”等指责的有力武器。

四、“合作共赢”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页。此后,随着世界经济活动不断超越国界, 1985年T.莱维提出“经济全球化”概念*吴元迈:“也谈全球化与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6期,第49页。,并迅速为各国接受,成为当代世界重要特征的公认表述。近年来,中国已将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着力打造立体关系网络。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了自己的“全球化”方案,即推动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前进。而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此高度吻合。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互有需要、互有优势,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中国发展好了,非洲发展会更顺;非洲发展顺了,中国发展会更好。中非发展“战略契合,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习近平:“习近平同多哥总统福雷举行会谈 双方同意共同推动中多关系再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日。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强,中非关系已从单向援助转变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梦”与“非洲梦”的密切关联性为中非实现“合作共赢”创造了历史机遇。2013年,非盟开始制定旨在建成地区一体化的《2063年议程》。这一议程规划了非洲未来50年的发展道路,描绘了推进非洲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非洲梦”。按照这个议程,非洲近期目标是在2020年结束本地区所有战争,在2025年消除饥饿。*“Agenda 2063: the Africa We Want”, http://www.doc88.com/p-5085275430240.html.(上网时间:2015年3月16日)几乎就在同时,中国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实现了飞速发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双方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习近平同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会谈”,《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日。中国是非洲的机遇,非洲也是中国的机遇。对中国来说,非洲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施区域;对非洲来说,中国是帮助非洲未来发展的最好伙伴。如何促进非洲的发展?习近平给出了具体的答案。他指出,需要通过“三大网络”的合作克服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是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非洲铁路的总长度仅占世界的7%,另外还有13个国家不通铁路。中国在这方面有着技术优势,可以帮助非洲在21世纪实现将非洲所有国家的首都用高速铁路连接起来的梦想。二是非洲高速公路网络。非洲高速公路密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10。许多非洲国家都希望扩大中非高速公路合作。三是非洲区域航空网络。非洲航线、机场、支线运营等方面缺口巨大,中国在机场管理、建设和支线飞机等方面的优势都能够满足非洲市场的需要。除了三大网络建设,中非在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传统合作仍有深化的需求。对于三大网络建设,习近平表示,为打造非洲基础设施网络,中方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并进一步提出中非实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等“十大合作计划”。*习近平:“共同推动非洲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第二十四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4年5月9日。三大网络建设意味着中非合作从对非基础设施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发展到金融与服务贸易、技术转让、教育培训等更广阔的合作,解决了非洲发展以及中非合作的路径问题。尼日利亚《卫报》称,非洲将从此“不再被人遗忘”。*“外媒:李克强非洲行掀起‘中国旋风’”, http://www.gov.cn/xinwen/2014-05/14/content_2679222.htm. (上网时间:2017年7月6日)法国《人道报》评价说:“非洲大陆让中国展示了它著名的‘共赢’战略”。*“Première tournée africaine pour Xi Jinping”, http://www.humanite.fr/monde/premiere-tournee-africaine-pour-xi-jinping-518240.(上网时间:2015年3月16日)

“合作共赢”意味着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是全面的合作。长期以来,中非合作较多关注的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2015年中国发表的第二份《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引人瞩目地增加了中非关系“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人民日报》,2015年12月5日。的新内容。

在安全上,自20世纪50年代末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以来,非洲的地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国家间冲突、政权更迭、种族矛盾、部族争斗、跨国犯罪、海盗猖獗乃至粮食问题等等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非洲的地区安全局势错综复杂,直接影响了非洲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和平安全事务的参与,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调停南苏丹问题,参与在亚丁湾的维和行动,推进与吉布提的安全合作*Yun Sun, “Xi Jinping’s Africa Policy: The First Year”,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africa-in-focus/2014/04/14/xi-jinpings-africa-policy-the-first-year/.(上网时间:2016年9月11日),中国已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向非洲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407/c1011-26809456.html.(上网时间:2017年7月3日)参加了联合国在非洲的16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2.7万余人。*“2016年7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http://www.mod.gov.cn/shouye/2016-07/28/content_4702951.htm.(上网时间:2016年7月29日)2015年,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将提供1亿美元无偿军援,支持非盟建设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并发表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30日。中非的安全合作直面非洲现实,旨在解决非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国际舞台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国家坚决支持“一个中国”,并于1971年将中国“抬进了”联合国;中国则积极主动地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非洲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双方在国际交往中塑造了责任共同体,共同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实力的提升,也表达了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意愿。*郭楚、徐进:“打造共同安全的‘命运共同体’:分析方法与建设路径探索”,《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第6期,第27页。2015年9月,习近平在联大讲话时表示:“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携手非洲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发展中国家代表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的国际责任。作为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大洲,非洲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发出声音,维护自身权益。面对地区一体化进程和正在上升的地区保护主义势头,中非有必要继续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事实上,双方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气候变化大会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中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同时使多边主义超越双边主义成为中非交往的主要渠道*Jagannath P. Panda,“Institutionalizing the African Reach: Reviewing China’s and India’s Multilateral Drives”,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No.1, 2016,pp. 1-20.,机构或组织的联系得到优先考虑。*同上。中非合作论坛议程仍然是多边主义机制下中非合作的基础。*Ambrosé Du Plessis,“The Forum on China- Africa Cooperation, Ideas and Aid: National Interest(s) or Strategic Partnership?”Insight on Africa, No. 2, July 2014, pp. 113-130.这使中非合作真正实现了包含伙伴关系、安全保障、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因素在内的 “全面发展”、“合作共赢”。

中非“命运共同体”将中非的历史记忆、现实诉求与未来目标交织在一起,确认了中非友好的历史传承,规划了双方合作的现实路径,明确了中非交往的价值认同,构建了中非关系的新话语体系。回望历史,在中非交往之初,非洲面临的是国家身份的认同问题,中国则面临着如何打破美苏的封锁和包围。如今,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引领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非洲也从当年的所谓“黑暗大陆”成长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战略目标转向安全与发展。中非之间的命运共识没有变,中非关系的历史逻辑没有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责任编辑:新南)

* 本文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名称:“中国首脑外交与国际秩序重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JT004)。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中非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新的一年中非关系昂首向前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以“八大行动”谱写合作新篇章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