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闻韶书院稽考

2017-11-21 08:47武振伟
山东档案 2017年5期
关键词:临淄西关县志

文·武振伟

临淄闻韶书院稽考

文·武振伟

书院是中国古代官学之外的一种教育机构,早在唐代初年,民间就出现了书院形式,山东临朐县境内李公书院即在唐代兴建。《嘉靖青州府志》记载:“李公书院,在(临朐)县西南,唐李靖读书处。一云靖从太宗征闾左,于此阅司马兵法。”

追溯临淄书院之始,当以县境南公泉峪的白龙洞书院为最早。白龙洞书院,约建于明正统至成化年间。白新良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一书中,认为白龙洞书院创立于北宋,重修于元。[1]明代当地出了一位进士——曹凯,曹凯少年时曾在白龙洞读书。据《嘉靖青州府志》记载:“白龙洞书院,在公泉峪。郡人参政曹凯读书处。”[2]因位于公泉峪,故白龙洞书院又称公泉书院。《雍正山东通志》明确称白龙洞书院,“在县西五十里,邑人曹凯建”。[3]《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曹凯,字宗元,明正统十年进士,磊落多壮节,因参与土木堡之变后对奸党的打击而闻名,历官刑科给事中、浙江右参政等职。[4]《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白龙洞书院,在县西五十里公泉峪,县人曹凯读书处,名曰书院,实义学耳。今亦废。”[4]白龙洞书院可以说是今临淄境内创建最早的书院,后人在公泉峪修复了白龙洞书院,额曰“公泉书院”。

一、闻韶书院前身——稷门书院创建考

清代定鼎中原以后,经过顺治朝的巩固统治,书院的建设得到了当政者的高度重视,自康熙朝起,清廷大力支持文教建设。有清一代,临淄最早建设的书院是稷门书院,《民国临淄县志》(以下简称《县志》)记载:“书院,旧在西关,原名稷门。知县朱而锜有记。清嘉庆间,知县郝玶改名闻韶。”[5]可见,稷门书院是闻韶书院的前身。书院之命名稷门,与中国最早的学府——齐国稷下学宫有关。稷下学宫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曰:“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司马贞索隐引《齐地记》曰:“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室,趾往往存焉。”[6]书院起名稷门,寄托了创办者景仰稷下学风、绍继稷下遗风的意图。同时,书院建在西门附近,与稷下学宫当时所处西门的位置相契合。可惜的是,民国续修县志时,人们已不能说清稷门书院创建于何年,只言知县朱而锜有记,但朱而锜任职也未详何年,其记文也未收入县志。据《同治苏州府志》记载,朱而锜,“康熙壬戌成进士,授临淄知县,首以课农桑、行保甲、禁革私派、严束吏胥为务,”[7]在其任临淄知县的事迹中未记载建书院之事。在乾隆《大清一统志》中则对稷门书院的建设时代有明确记载:“临淄县稷门书院,本朝康熙三十三年建。”[8]可以说,这一记载解决了临淄县志所缺漏的问题。

《县志》明确称,嘉庆年间,稷门书院由知县郝玶改名为闻韶书院。而《嘉庆重修一统志》在记载稷门书院的同时,“稷门书院,在临淄县治”,也记载了闻韶书院,“闻韶书院,在临淄县治西。”[9]两者地址并不相同,这不免与《县志》的记载有所抵牾,让人产生疑惑,闻韶书院与稷门书院地址是否在一处,稷门书院是否创建于西关,闻韶书院是否是由稷门书院改名而来?稷门书院与闻韶书院是否是前后相继的关系,是否迁移过地址?如果闻韶书院由稷门书院改名而来的话,稷门书院不应再作为独立的一个条目出现。闻韶书院在县治西的记载,比稷门书院在县治的说法更符合《县志》的记载。《县志》记载,郝玶,嘉庆元年任知县,而其后任知县嘉庆十年到任。稷门书院之改名闻韶,应在嘉庆元年至十年之间,因没有具体史料,已无法断言何年。

闻韶之名,当取自孔子闻韶之典故。《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闻韶可以说是求学的一种至高境界。今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仍立有一方“孔子闻韶处”石碑,碑刻为清宣统三年所立。《县志》记载,“相传清嘉庆时,于城东枣院庄掘地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以为适当闻韶处也”。[5]宣统三年时,古碑已无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迹湮没无传,故另立石碑,仍刻“孔子闻韶处”。郝玶改书院名为闻韶,寄托着临淄人对孔子在齐闻韶的追思。山东境内以闻韶为书院名的并不只临淄一处,《雍正山东通志》还记载了济阳闻韶书院,“在城北四十里曲隄镇,旧有闻韶台,高十丈,方四十丈,相传夫子闻韶之地”。[3]可见,“闻韶”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二、城中新闻韶书院创建考

《县志》记载:“同治十三年,知县卫桂森于城内龙华观西建设书院一处,仍额之曰闻韶书院。内建讲堂三楹,斋室学舍十六楹,大门垣墙案櫈器具皆备。自是闻韶书院,有新旧二所。”[5]这一记载,很容易让人认为,知县卫桂森在城内新建了一所书院,名字仍叫闻韶书院,但却忽略了新建书院的原因所在。为什么西关闻韶书院办得好好的,又在城内新建呢?通过翻检《县志·卷二十七人物志七·学行下·于承业条》的记载,可得答案,“闻韶书院,旧在西关市廛中,地近嚣尘,几于荒废。”[5]虽然西关闻韶书院还存在,但已经近于荒废,而《县志·卷二十四人物志四·宦绩·王秬香条》的记载更有助于认识当时新建书院的迫切性,“县境贫瘠,故无书院。县令课士,辄于县署招集,地狭人众,每遇风雨祁寒,咸称弗便。(王)秬香倡议建修,请于邑令,以龙华观西隙地为基址,首捐二百缗,以为之倡。”[5]可以说,因为县令课士的现实需要催生了新闻韶书院的诞生。此处提出的“故无书院”在《县志》中出现过多次,如《县志》“于恕堂”条也提到“邑故无书院”,在临淄县人看来,西关闻韶书院近乎荒废,形同虚设,几乎等同于没有书院,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时人认为有必要再修建一所书院,知县卫桂森在王秬香等乡绅的请求下,在城内龙华观西新建书院,仍命名为闻韶书院,实际上是承继了西关闻韶书院香火。在《县志》记载中,临淄人以城中书院称之,而西关旧闻韶书院仍存在,以西关旧书院称之。新闻韶书院的规模,据《县志》“王秬香”条的记载,“以龙华观西隙地为基址”,“立讲堂三楹,茅屋数间”,以及《县志》关于书院的记载,可谓规模不大,如《县志》所言:“虽规模草创,而衡文有地,校士以时,阖邑便之。”[5]其主要用途也只作为县令课士之所。

西关闻韶书院在城中闻韶书院建成后,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还继续发挥书院的作用。新闻韶书院建成后,西关闻韶书院的学田(五十余亩)被分成了两部分,其中约一半拨给了新书院,而剩下的部分(二十七亩五分)继续作为西关书院膏火之资。

三、西关闻韶书院迁建城东南隅考

光绪十一年,知县蓝沂华将西关闻韶书院迁到城之东南隅。《县志》“于承业”条记载,“闻韶书院,旧在西关市廛中,地近嚣尘,几于荒废。蓝令沂华徙之于城之东南隅,鸠工庀材,以旧存地租为基金,别筹巨款为膏火费。”[5]与这条记载相印证的是《县志》“于恕堂”条:“邑故无书院,蓝令沂华,实惟创始。委(于)恕堂董其事。家距城数里,朝夕往返,不辞劳瘁,数月工竣,士林赖之。”[5]《县志》“王绎曾”条:“邑创建闻韶书院,暨改建考院,皆与有力。”[5]《县志》“王炳蕖”条:“城中创设闻韶书院试院,皆与有力焉。”[5]从中可知,在城东南隅建新闻韶书院与建考棚是同时进行的。与之不同的是,《县志》关于书院的记载是,“光绪十一年,知县蓝沂华于城中书院建设考棚,东西各十楹。考棚落成后,余学田十七亩四分为新书院课士经费。”[5]县志忽略了蓝沂华新建书院的史实。《临淄县乡土志校注》在“蓝沂华”条校注:“为了发展教育,他在城中的闻韶书院,建设考棚‘东西各十楹’,考棚落成后,又将四十七亩四分学田所收地租,全部用于为新书院授徒教学的经费”。[10]校注者依据《县志》关于书院的记载,不仅没有将新建书院的史实纳入注释,而且把学田数量搞错,且没有搞清楚学田自何而来。

因为《县志》记载的缺略,令人无法确定的是,蓝沂华所迁建西关闻韶书院于城东南隅,到底在何位置?与龙华观西之闻韶书院是何关系?蓝沂华所建考棚在何位置,是在城东南隅书院,还是在龙华观西之书院?可谓指向不明,令人疑惑丛生。《县志》记载,县立高等小学校,“就城中闻韶书院改设”,“改旧有考棚为学生自习室”。[5]可见,考棚应是建在城中闻韶书院,书院与考棚不可能分建两处。

1992年在临淄区齐都中学发现的《改修闻韶书院碑记》残碑解决了以上困扰。当时,齐都中学为迎接省义务教育达标验收征用了临淄教师进修学校原址扩建操场,在整平操场时发现了光绪二十九年时任临淄知县孙震所撰《改修闻韶书院碑记》残碑[11],石碑在发现时已碎成若干块,经过多方寻找、拼凑,只找到了约四分之三的石碑,其中记载的内容虽不完整,但足以补史志之阙疑。该碑刻高152cm,宽63cm,厚18cm,阴刻楷书,正面刻《改修闻韶书院碑记》,背面刻《改修大门讲堂捐项记》和《新建小学堂□□间捐项》。《改修闻韶书院碑记》称:“同治年间,前尹卫君购城之东南隅……”后文已失,但从中可以考证,同治十三年,知县卫桂森所建新闻韶书院就在城之东南隅,与县志所言龙华观西之地为一地,并非两个地方。与之相佐证的是,《县志·卷三古迹志》记载:“龙华观,在县治东南。……今为劝业所及通俗图书馆。”[5]结合《临淄县乡土志》附录《临淄乡土教科》所载临淄县城图,学校即县立高等小学校,学校东为图书馆。可知,知县蓝沂华所迁建西关闻韶书院并没有选择新的地址,而是在龙华观西闻韶书院的基础上新建的,并扩大了规模,建设了考棚(考院),使得书院功能更齐全,容纳的生童更多。可以说,到此时,西关闻韶书院已经没有了书院功能,两闻韶书院合而为一。

通过史志资料分析,光绪十一年知县蓝沂华新建闻韶书院之前,同治年间所建闻韶书院当已近乎荒废。《县志》“于恕堂”条记载:“邑故无书院,蓝令沂华实惟创始。”[5]可推测,西关闻韶书院以及同治年间建城中闻韶书院在清末人看来,并不视为书院。光绪十一年知县蓝沂华新建闻韶书院从规模和影响上更大。《咸丰青州府志》里对临淄稷门书院和闻韶书院都没有记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青州府其他县在旧志里有记载的以及现存书院都一概记录在内,从中可见,临淄闻韶书院在咸丰朝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没有引起修志者的注意。

西关闻韶书院在迁建后,其基址并没有另作他用,《县志》“城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条记载:“以西关旧闻韶书院改建”,“学田仍承书院之旧(徐家屯下地二十亩……赵王庄上地五亩五分……魏家庄子中地二亩)”。[5]统计学田共计二十七亩五分,还是同治十三年在城中新建闻韶书院后留下的学田数量,并没有被划拨走。《县志》所言“考棚落成后,余学田十七亩四分为新书院课士经费。”极易让人认为十七亩四分的学田来自西关旧书院,实际上这部分学田是同治十三年建新闻韶书院所划拨,西关旧书院遗留的学田直至民国后仍为旧书院所有。

四、清末闻韶书院改制考

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下令“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12],但维新随之失败,收效甚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改革科举制度并再次下令书院普改学堂,“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12],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正式宣布废除。清末,新政不断,让人无所适从,光绪二十七年的书院改制令并没有立即得到实施,各地纷纷处于观望状态,从《县志》关于书院的记载看,临淄新闻韶书院在光绪二十九年才改建为县立高等小学校,而西关旧闻韶书院则迟至光绪三十二年才改建为城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92年出土的《改修闻韶书院碑记》所记载的临淄闻韶书院改制内容则具体展示了书院改革的反复性。

光绪二十九年,知县孙震与临淄乡绅合力改修闻韶书院,《碑记》记载:“讲堂则列以七间,大门则高以三楹”,“因额其堂曰‘闻韶’,仍旧名也”。可见,在光绪二十九年临淄闻韶书院仍得到了改建。在改修完成后,当年还进行了科举考试,参加考试之士子规模空前,“适札委县试,云集多士,较往岁几三倍焉。”在科举考试还没有被废除的情况下,书院作为生童肄业之所仍在发挥作用。《碑记》特别记载了小学堂的位置,“夏间所建小学堂,移置东偏院焉。”从中可知,当时县立高等小学堂并未占据书院的全部,而只是使用了书院的东偏院,主体建筑仍为书院所用,书院并没有全部改建为小学堂,小学堂在一段时间内与书院并存,《碑记》为我们提供了当时书院改制的具体细节。只有在光绪三十一年清廷废除科举制度后,书院改制才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西关旧闻韶书院也改建为新式学校。光绪三十二年,以西关旧闻韶书院改建的城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建教室十六楹”,“学生自修室十四楹,客舍一间”,[5]可见,西关旧书院原有建筑已无存或已不能使用。《临淄县乡土志》附录《临淄乡土教科》记载:“区立小学,共二百余处,惟西关两等小学校最为发达。”[10]已经近乎荒废的西关旧书院,在民国后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展。

即使是在书院改制后,小学堂也不是一蹴而就地进入新式教学。《县志》记载,县立高等小学校,“数年之中,虽有学堂名称,而察其内容,因陋就简,功课除国文外,科学几于全无。”[5]临淄知县王扬芳在学堂仍然采用书院考课的制度,“时学堂初建,风气未开,扬芳以实学课士,亲定甲乙,所奖拔者,皆一邑知名士。”[5]

五、闻韶书院组织形式及主讲考

通过稽考《民国临淄县志》,可基本推知闻韶书院的组织形式,书院的主要管理和教职人员为监院和主讲。监院为书院的管理者,由知县聘任,主讲由知县或监院聘任。《县志》“于承业”条:“蓝令沂华……聘(于)承业为监院,俾主其事,人无间言。”[5]《县志》“王秬香”条记载,城中闻韶书院建成后,“延寿光刘象九为主讲。”[5]闻韶书院是考课式书院,考课分两种,一为县课,由知县出题阅卷;一为院课,由主讲出题阅卷。据同期博山范泉书院的考课制度可见闻韶书院考课制度的施行,“每月课士二次(初一、十五)。一县课由知县命题阅卷,一院课由山长命题阅卷。每课生员约二十余人,童生约五十余人。择优奖给膏火,生童均以前十名为限有差。”[13]

《县志》记载,曾任闻韶书院主讲的有李南枝、崔铭心和刘象九(刘铸),其中李南枝、崔铭心担任主讲的是西关闻韶书院,刘象九担任的是城中闻韶书院主讲。

李南枝,道光丙午举人,道光年间主讲闻韶书院,县志称其“博学善饮,教授终身。所成就甚众。”门人广饶进士刘应龙《李南枝教思碑》称:“有国士风,家贫嗜读。主讲闻韶书院,青莱两郡太守咸重之。”[5]李南枝任主讲时间大概在道光后期。崔铭心,“同治癸酉岁贡,主讲西关闻韶书院。课士规则,一尊先正典型。”[5]可以说,崔铭心是守成型的主讲,并无多少创见,其主讲应在同治年间,应该见证了西关书院的衰败,逐渐为新书院所替代。同治十三年,城中闻韶书院创建后,延聘寿光刘象九为主讲。《民国寿光县志》记载:“刘铸,字象九,同治壬戌恩贡生,性端严,衣冠古朴。……荟萃诸说而融贯之,受学于名宿崔承谟、梁士鹤,业日益进,从学者,户外屦常满。”[14]可见,刘象九主讲书院,可谓实至名归,培养了不少人才。刘象九主讲时间应在同治末光绪初年,为城中闻韶书院的蓬勃发展期。

六、结语

对于闻韶书院,《县志》的记载非常简略,且与《县志》其他记载相抵牾之处较多。造成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在于,临淄县在民国九年(1920年)修志之前一次修志是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为时任知县邓性所修,距民国九年已近二百五十年,在民国修志之时,在临淄境内已找不到一本较全的《康熙临淄县志》了。知县舒孝先在《民国临淄县志序》里说:“甫下车即征求邑志,吏称失修二百余年矣。旧刻散秩不可猝致,阅岁,始得其书,读之则简略漫漶,不足资参考。”[5]即使是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编撰《临淄县乡土志》时,也已经找不到全本前修县志,如编撰者边凤岐所言:“邑志残缺,县署一帙,所存尚无二十之一。旧藏书家皆委诸捻匪之一炬,幸未交者残缺乃尤甚,益无足观。”[10]因为这种志书残缺的情况,使得民国修志者对闻韶书院的历史不了解,主要依靠走访获得信息,造成了错讹百出的情况。

闻韶书院是临淄四百年来教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钩稽史料,并佐以出土文献,大致可理清闻韶书院的发展脉络。闻韶书院的前身是稷门书院,创建于康熙三十三年,嘉庆初年,知县郝玶将书院改名闻韶书院,但到了同治年间,以近乎荒废,因为县令课士的需要,同治十三年,知县卫桂森购城东南隅龙华观西隙地新建书院,仍名为闻韶书院,规模不大。光绪十一年,知县蓝沂华将西关旧闻韶书院迁建城中,在城中闻韶书院的基址上新建书院,并建设考棚,书院的规模空前扩大。因而,县人认为,临淄书院始自此时。光绪二十九年,知县孙震在书院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随后改修书院大门及讲堂,竣工后,将小学堂移置东偏院,使得书院与小学堂在一段时间内共存于同一屋檐下。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被废止后,西关旧闻韶书院也改建为新式学堂。

·

[1]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2]杜思.嘉靖青州府志[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 1965.

[3]杜诏.雍正山东通志[M].钦定四库全书本.

[4]张承燮.光绪益都县图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5]舒孝先.民国临淄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M].同治重修江苏书局刻本.

[8]和珅.乾隆大清一统志[M].光绪壬寅秋上海宝善斋石印本.[9]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M].四部丛刊续编史部.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10]临淄区史志办公室.临淄县乡土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6.

[11]该碑刻现立于临淄区齐都镇中心学校,已录入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

[12]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王荫桂.民国续修博山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4]宋宪章.民国寿光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齐文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临淄西关县志
陶陶居“寻味西关”AR包装设计
西关阔少与艇仔粥
县志里的乡贤
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北贾枢纽立交段选线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西关海·江尚:定义广州大宅新标杆
富足繁华的第一大都会
素描西关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