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11-21 08:41莫琳芳林永丽张阵阵甘辉亮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保密科技期刊公众

莫琳芳,李 喆,林永丽,张阵阵,甘辉亮

·军事医学·

·短篇论著·

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莫琳芳,李 喆,林永丽,张阵阵,甘辉亮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传播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都在发生改变,科技期刊加快实施移动在线办公、移动查稿、信息推送、移动订阅等移动公众服务的步伐迫在眉睫[1-2]。2012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运营者无需进行重新开发,便能利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如即时信息推送、界面个性化管理、移动支付、web 2.0等[3-4]。海军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jyxzz)创建于2014年1月,本刊作为军队医学科技期刊,由于内容的专业性、受众的特殊性,使得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现就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的优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如下。

1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优点

为适应新媒体的冲击、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许多科技期刊开始重视跨媒体融合,尝试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来提升期刊的传播效率,从而改善期刊的经营现状。微信公众平台在新媒体传播中具有申请和操作的便捷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等特点[5-7]。

1.1 申请和操作的便捷性

目前,期刊申请微信公众平台没有太多门槛限制,仅需在线申请帐号,并利用现有功能模块生成期刊公众号菜单、界面、二维码,从而实施个性化建设,无需花大量的经费进行建设和维护。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页面操作简易,发布与管理功能完善,基本能够满足科技期刊推送内容的要求。

1.2 内容推送的丰富性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呈现方式多样,信息量丰富,可读性较高。此外,微信公众平台还可以通过在推送内容中添加外部链接或原文网址,引导用户对相关网页链接进行拓展阅读,可增加期刊网站的点击率,增强期刊影响力。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接口,还可以将采编系统嵌入到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传统的采编系统与微信公众平台的相互链接。

1.3 信息传递的高效性

随着手机、计算机、电子阅读器的普及,网络信号的广泛覆盖,微信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期刊能将信息即时传送到读者的阅读终端。此外,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设置自动回复功能,用户关注账号后,向后台发送包含某些关键词的内容,即可获得公众号的反馈。

2 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的便捷、丰富、高效性,使得其受到各类学术期刊的重视,但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2.1 保密意识不强

军队医学科技期刊作为展示军队医学科技成果的载体,其记载的内容与军队的医疗水平、卫生建设息息相关[8],网络的高度开放性使得大量的军事信息被泄露公开流传到网上,许多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在发布微信平台信息时,容易忽视信息的保密审查,或保密审查制度流于形式,极大地增加了泄密隐患。

2.2 平台建设不完善

微信公众平台的三大系统分别为用户导航系统、互动交流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图1),每个系统模块都承担不同的任务,缺失其一都不能使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平台大多功能缺失,结构参次不齐,菜单导航功能未引起足够重视。谢文亮[3]研究显示,70%的微信公众号无菜单;许多具有二级菜单的期刊,也没有重视菜单建设,或者功能模块表面完善,实际上缺乏内容。

图1 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操作系统

2.3 重开通、轻运营

张艳萍[9]研究发现70个科技期刊公众号中活跃度较高的为14个,占20.00%;低活跃度的为25个,占35.71%;而“僵尸号”为31个,占44.28%。很多科技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属于跟风,并没有重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过于频繁,缺少精品内容,会对用户生活造成打扰,引起反感;如果推送消息频率太低,内容太单一,则无法引起用户长期关注的兴趣,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用户取消关注,无法发挥微信公众号的跨媒体传播优势。

2.4 服务意识淡漠、缺乏读者互动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主要功能为推送消息和用户查询,服务形式单一,推送的内容缺乏创新性,缺乏与读者的互动,面对读者的咨询和质疑,未及时甚至未予以相应的回复,没有有效地发挥微信公众号传播、交流的作用。

2.5 用户数量较少、影响力有限

军队医学科技期刊由于其内容的专业性、受众的特殊性、宣传力度的不足,使得许多期刊微信公众号虽然已建设起来,但真正关注的用户很少。

2.6 新媒体编辑人才缺乏

新媒体编辑人才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维护、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科技期刊编辑部规模普遍较小,受制于编制限制,新媒体编辑大多为兼职,专职人数较少,新媒体技术熟练程度还不够。

3 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改进措施

3.1 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为军服务意识

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信息时,必须始终绷紧保密安全这根弦,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10],切实做到为军服务、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官兵。

3.1.1 加强保密教育 重视保密教育,期刊应当定期组织学习《保密法》、《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强化编辑保密意识。

3.1.2 严格保密纪律 编辑部在管理中要让制度落到实处,出现泄密涉密问题绝不姑息,通过奖惩措施使编辑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保密的重要性,以防微杜渐。

3.1.3 强化保密流程 编辑部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审查制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前,按照编辑-编辑部主任-单位保密委员会的顺序,逐层进行保密审查,通过层层把关,严防泄密事件的发生。

3.2 完善期刊微信平台功能建设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应当重视三大模块的服务功能[2],完善平台功能建设,提升用户体验。

3.2.1 用户导航模块 (1)期刊内容。包括期刊目次、摘要或全文等,以满足用户查阅和下载的需要。(2)在线查询。包括文章检索和稿件查询。文章检索模块,用户输入关键词,即可查阅到相关文章,通过点击文章标题,链接到相关地址,方便用户阅读文章摘要,甚至下载全文;稿件查询模块,用户输入稿件编号,能够迅速及时地获得文章编辑状态,如:外审,退修,终审、录用等。(3)关于我们。其中包含期刊介绍、编委会组成、征稿启事、投稿须知、期刊网址、联系方式等。

3.2.2 互动交流模块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互动性。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一方面可以鼓励用户在微社区中发起话题,参与互动;另一方面可以设计主题讨论,激发读者的关注,在互动过程中促使用户分享、转载、转发精华的讨论内容。

3.2.3 信息发布模块 该模块用来满足信息推送的需求,以动态版块内容为主,包含期刊资讯、最新网刊发布、优先数字出版、精品文章、学术会议消息等内容,也可以计划推出专题系列,如怎样查阅外文数据库、如何进行论文写作等,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提供指导。

3.3 突出期刊特色,提高推送效果

3.3.1 突出期刊特色 期刊应明确自身定位和特点,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广有自己品牌特色的内容。军队医学科技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时,要突出为军服务的特色,要始终围绕军事效益第一和为部队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科技成果信息传播、医学科技前沿动态信息介绍等学术作用,切实为官兵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战伤救治的实用技术[11]。

3.3.2 提高推送效果 在推送时间上,保证一定的推送频率是保障关注用户忠诚度的重要前提条件,推送周期不宜过于频繁,也不宜间隔太长;在内容篇幅上,以简短的2~3条醒目标题配上代表性的图片、精练的文字加以展示;在信息类型上,除定期推送期刊基本信息,如目次、文章摘要、稿件查询等,还可推送具有附加值的内容,如本学科领域的热点研究、最新研究进展、会议消息等;在表现形式上,利用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动图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2-13]。

3.4 提升服务意识、增强读者互动

目前传统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对用户留言的回复率普遍不高。如果留言长期没有回复,慢慢会挫伤用户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编辑部应当及时查看并认真回复用户留言,激发用户互动的积极性,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和人性化的体验吸引读者和作者,打造立体、多元、数字化的期刊,从而给读者和作者带来愉悦的互动阅读体验感[14]。

3.5 加大平台宣传、提升期刊影响力

微信公众号用户量的增加主要是靠优质内容吸引而来。医学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充分利用期刊优质的内容资源、成熟的编辑队伍以及高效的稿件处理模式等优势,分析学术热点消息类型,借鉴微信平台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和介绍期刊微信公众号,如在期刊的封面、目次页等显著位置放置期刊的微信二维码;在期刊网站、相关期刊介绍和期刊征订启事中突出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也可在日常编辑工作中进行宣传,如在联系作者的邮件、信件中放置期刊的微信二维码;还可以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让更多的读者、作者、专家成为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订阅者,以提升期刊影响力[15-17]。

3.6 增强网络编辑人才建设

信息社会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工作程序等多方面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全媒体传播时代,以多元化宣传手段为背景的新形势下的军队医学科技期刊编辑,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18]。一方面,期刊应重视网络编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另一方面,可以鼓励现有编辑参与网络编辑资格证考试,参加新媒体和“互联网+”应用研讨会,鼓励编辑积极拓展科技期刊的移动公众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期刊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快速、方便、高效的优势,充分发挥青年编辑思维活跃、创新精神强、电脑操作能力强的特点,由青年编辑负责定期发布期刊最新目次及摘要、期刊审稿及定稿会信息、学科专业会议信息、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等,缩短编辑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的距离,拓展青年编辑的人际交流面,提高期刊影响力[19-21]。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本刊建立了《海军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号,开展了期刊介绍、信息推送、稿件查询、信息交流等多项服务。但相关调查显示,本刊的作者大多为部队基层单位、军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研究相关人员,有些作者由于保密等各类原因,无法使用微信进行投稿审稿;有些作者隐私意识较强,不太愿意使用微信;同时由于编辑人员较少,没有专职网络编辑,目前本刊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数量较少。编辑部一方面应当尊重用户的选择,另一方面应积极将微信与传统的交流工具结合使用,在强化保密意识、严防网络泄密的同时,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期刊的服务功能。编辑部应研究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建设、应用实践,总结管理经验,着力培养适应数字化发展的网络编辑人才,通过纸质期刊、网站、数据库平台、会议等多种形式扩展本刊微信平台用户群。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期刊把自身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以简明、便捷的方式推送给用户,实现期刊与读者、作者的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作者。

[1] 谢文亮,杨小川.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浅阅读与深阅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1): 152-154.

[2] 余溢文,虞蓓蓓,赵惠祥.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术期刊交流平台构建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5): 664-666. DOI:10.3969/j.issn.1001-7143.2014.05.016.

[3] 谢文亮.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1): 65-72. DOI:10.11946/cjstp.201409160897.

[4] 吴彬,丁敏娇,贾建敏,等. 利用微信平台打造科技期刊编辑新方式[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5): 661-663. DOI:10.3969/j.issn.1001-7143.2014.05.015.

[5] 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等. 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5): 655-660. DOI:10.3969/j.issn.1001-7143.2014.05.014.

[6] 吴中堂,刘建徽,唐振华. 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J]. 情报杂志, 2015, 34(4): 122-126. DOI:10.3969/j.issn.1002-1965.2015.04.023.

[7] 郑辛甜,毛文明. 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及影响力提升的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5): 667-670. DOI:10.3969/j.issn.1001-7143.2014.05.017.

[8] 倪永杰,孔钺,李小丽. 军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J]. 编辑学报, 2012, 24(3): 240-241.

[9] 张艳萍. 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5): 524-531. DOI:10.11946/cjstp.201411051071.

[10] 关立哲,李玉坤. 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科技期刊保密工作的思考[J]. 天津科技, 2012(2): 92-94. DOI:10.3969/j.issn.1006-8945.2012.02.043.

[11] 宋敏,张鸿瑫,穆少杨. 军队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 实用医药杂志, 2013, 30(8): 759-761.

[12] 史春薇,陈平,王亚新,等. 3G时代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实现远程校对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1): 150-151.

[13] 王福军,冷怀明,郭建秀,等.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 凯里学院学报, 2016, 34(1): 109-113. DOI:10.3969/j.issn.1673-9329.2016.01.27.

[14] 陈嘉伟. 医学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意义[J]. 传播与版权, 2015(4): 58-61.

[15] 廖梓言,石芸,罗瑞,等. 医学期刊微信运营模式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11): 1176-1180. DOI:10.11946/cjstp.201504010290.

[16] 徐小明,董燕萍,杨扬,等. 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及提升策略--基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开通情况的分析[J]. 编辑学报, 2016, 28(5): 478-481. DOI:10.16811/j.cnki.1001-4314.2016.05.022.

[17] 王晓蕴,缪宏建. 医学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策略[J]. 传播与版权, 2015(11): 122-123.

[18] 李艳妮. 对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期刊保密工作的思考[J]. 学报编辑论丛, 2011(0): 213-215.

[19] 莫雅贞,李家红,陈宇. 医学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应用策略[J]. 科技传播, 2017, 9(1): 1-2. DOI:10.3969/j.issn.1674-6708.2017.01.010.

[20] 程琴娟,闫琼.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4): 380-383. DOI:10.11946/cjstp.20150105001.

[21] 袁希娟,刘瑜君,付静. 浅论借助微信从事编辑工作的优势和问题[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7(8): 189-190. DOI:10.3969/j.issn.1673-1395.2014.08.061.

(本文编辑:甘辉亮,边冬冬)

R-1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7.05.004

上海市高等院校科技期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HGX2016C07)

200433 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

甘辉亮,电子信箱:ganhl2000@sohu.com

2017-05-20)

猜你喜欢
保密科技期刊公众
科技期刊的分类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科技期刊的分类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扩频通信技术在NFC中的保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