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致富路

2017-11-22 10:43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7年46期
关键词:双江致富路建房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思瑾

打造特色致富路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思瑾

双江镇采取“企业+合作社+科研院所+群众”的发展模式,即政府引进企业,企业自筹投资,村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发展亚热带作物种植。图为双江镇双江村村民进林采香蕉。(王国义 / 摄)

册亨县双江镇因南、北盘江交汇于此而得名。全省20个极贫乡镇中,它是位置最靠南的一个,距册亨县城58公里,山高谷深,江水阻隔。日前,记者从册亨县城出发,驱车行驶近3个小时的路程才抵达双江镇。

汽车途经册亨至双江公路(二级路)修建工程双江村南段时,记者看到十多种施工机械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一片繁忙景象。

双江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85户6228人,贫困发生率34.15%。坝纳村是双江镇19个贫困村之一,也是距离镇里相对较近的一个村子。村支书王昌玉坐在自家门口,眯眼望着远方的盘山进村路,感叹道:“以前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种玉米。路不通,村民们就牵一两匹瘦马驮着玉米去镇上卖,来回路程大约要5小时,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

“几年前我带领村民种甘蔗,如今全村种植甘蔗有3700多亩了。巧马镇工业园区南华糖厂的大车开进村来收甘蔗,大家靠此增加了不少收入。”说起变化,王昌玉很高兴,但说到交通还是发愁,“我们家家户户都种植有杉树,但是路的质量不太好,木材老板开车来收时会把价格压得特别低,长了十几年的杉树却卖不到好价格,算下来很不划算。”

“双江镇森林覆盖率达75.5%,其中40%都为杉树林地,这是双江人的老产业。近年来双江镇利用南北盘江沿岸海拔400至700米的坡地,发展热带精品水果产业,已种植香蕉3万亩、甘蔗2万亩、芒果1万亩。”双江镇镇长阳建刚介绍,双江镇采取“企业+合作社+科研院所+群众”的发展模式,即政府引进企业,企业自筹投资,村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负责技术支撑,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或收取土地流转租金,并优先提供有偿务工。

“老产业有基础,新的产业也正在培育,但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却是我们首先要破的题。”阳建刚表示,目前双江镇正规划建设“林果小镇”,新建1条城镇主干道、2条新老街区连接街道。新街将统一建筑风貌,一部分区块免费提供给新街建设征地拆迁户建房和鼓励全镇范围内农村危房改造户异地建房迁居,另一部分则以合理价格出售给其他有建房能力和意愿的村民建房迁居,既平衡新街建设部分投资,又帮助改善部分村民的居住与发展环境。

同时,双江镇还实施老街建筑立面改造,使其与双江新街风貌基本协调一致,并体现布依民族文化特色,规范迁改老街电力、通讯等线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极大增强了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我们会打好基础设施硬仗,推进‘交通+特色产业’扶贫,打造‘特色致富路’。”阳建刚表示,总长68公里的册亨县城到双江镇的二级路、双江镇连通沿江9个村寨的135公里的环江路建设正如火如荼,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届时,到县城花费的时间可以比现在缩短一半,群众出行和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双江的经济命脉随之打通。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猜你喜欢
双江致富路建房
打造“睡觉村”IP 走上致富路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蜂房的建造
小钩针“钩”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致富路越走越宽
农村乱占耕地“八不准”系列漫画
两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疏堵结合遏制农村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
“八不准”杜绝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册亨双江镇:打造精品水果带
李双江歌唱艺术50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