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交集

2017-11-22 18:42
中国摄影 2017年11期
关键词:选题编辑部摄影

本期有关自民国黑白影社到20世纪80年代,潜心专研、实践于摄影的重要摄影家——卢施福先生的专题制作过程中,适逢一位年轻的摄影教师到访编辑部,她默默地看完这上百页的打样后,平静地甩下一句话:这就是《中国摄影》该干的事!

有这样专业的读者以及他们的期待,甚至是批评,一直是编辑部工作的动力。

三四个月前,编辑部经过反复论证,确定选题后,专题编辑便多次前往合肥了解情况,反复查阅、分析卢施福存世的约六千多张底片及照片、实物等,采访相关人员及机构。在此过程中,编辑部又邀请国内摄影史研究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对这些文本进行分析、论证,并撰写相关文章。9月下旬,来自北京、南京、福州及杭州等学术机构的专家汇聚合肥,与当地的专家学者及卢施福生前的亲朋好友同事一道,共同讨论交流相关的诸多问题。令人感动的是,研讨会准备充分、扎实,会议开始前即有多项成果、共识,加之现场亲朋同事的感性讲述,大家都觉得收获颇丰,补正多个空缺。自然,编辑部更是把专题制作的思路推进了一大步。

编辑过程中,又有广东、上海等地的学者参与进来,或传来书面发言材料,或主动帮助制作年表等,卢施福先生的儿子卢天恭更是倾心尽力,配合编辑部工作,反反复复地接待远道而来的编辑部人员。同期,在北京编辑部会议室内,一次次的讨论、争辩也在进行。

打样出来时,虽然浸染多时,但编辑人员还是很感动,一则,卢施福先生存世影像之多,摄影生涯之长,實践类型之丰富、多元,这在那一代摄影人中具有代表性。这也可成为我们树立影像文化自信的生动一例。二则,通过这一案例,让编辑部体悟到,民国期间的摄影人,除了从广东、上海等地奔赴红色战场的那一群体外,还有诸多前往内地,或在后来的岁月里彻底隐没、割断自己早年实践经历的这些人,他们成为今之主流摄影话语体系的局外人,需要特别引起关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摄影样貌及至个人生活史,构成了我们所述及的中国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之于革命、战争等话题之外,更有和平、日常,传统与现代性,乃至个人趣味等等,其个体的丰富性有待于更进一步挖掘、探索。

写到这里,生出一些感概。上述文字似乎讲述的是一个传统的编辑部故事:编者、作者、读者,链条完整;合作、互补、建构,调理清晰;专家学者、亲朋好友、生前同事,齐聚一堂;不计投入、不计报酬、各尽其能。对于纸媒来说,这是一个美好而又让人心生感动的老故事,而精明的人早已放弃了这种讲述方式。但愿我们的讲述能够持久,且愈讲愈新。

本期还有一些重要的选题。

如:《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介于掩蔽性记忆与重建之间的影像》《考古学家、早期摄影与对时间的追寻》《摄影之于考古是什么—观‘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研究计划》《摄影不需介入当代艺术—观‘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等。

另外,关于平遥摄影大展的话题,话题与案例同在,也颇有新意。谁能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的摄影节,平遥摄影大展未尝不是一个大成交集的盛事呢?

《中国摄影》编辑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选题编辑部摄影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