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生活

2017-11-22 21:06徐希景黄乐婷
中国摄影 2017年11期
关键词:影集影展黄山

徐希景+黄乐婷

南北统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中国获得休养生息的十年黄金发展机会,上海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是引领中国时尚潮流的大都市。当时,光社成员中的陈万里、吴辑熙、黄坚、钱景华均南下工作,与上海的郎静山、胡伯翔等摄影家相会合,华社、黑白影社等摄影艺术团体相继成立,上海成为全国的摄影中心。这里聚集着一批从事摄影创作和研究的城市知识阶层,上海又有着发达的报刊媒体,摄影和画报相互影响和促进,于是有了画报业和摄影艺术的繁荣。这批摄影家通过业余创作、发表作品、举办展览、编辑出版摄影书刊,开展对摄影技术和艺术的理论研究,使得这一时期摄影艺术在中国出现了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成就了中国摄影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卢施福就是在当时的摄影潮流中出现的一位很活跃、且卓有成就的摄影大家。

卢施福的摄影开始于中学毕业时,1928年在上海开业行医后和陈传霖相识,并结为诤友,逢假日卢施福驾驶汽车邀陈传霖一同到郊外旅游摄影。11929年9月号的《文华》2期刊登了卢施福夫妇的照片《摄影家卢施福及其夫人》以及他的一幅作品,说明这时他的摄影创作已经有所成就。卢施福的主业是医生,研究脑部和生殖疾病,自己开设诊所行医,但是他把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摄影业余爱好上。他的早期摄影生涯与黑白影社联系在一起,黑白影社的组织机构为全体社员选举产生的执行委员会,设委员五人,负责领导全社一切事务。在执行委员会下,设文书、会计、庶务、展览、编辑、研究、旅行、交际八个股,各股正副主任也是由社员推选。从三册《黑白影集》2所记载的内容来看,从1931年至1937年的执行委员会中,陈传霖、卢施福两人一直担任执行委员,可谓黑白影社的两个灵魂人物。聂光地、丁升保、张建文、向慧庵、叶浅予五人则不固定地出现在执行委员会名单中3 。卢施福参与《黑白影集》第一集(1934年)、《黑白影集》第二集(1935年),《黑白二届影展特刊目录》(1934年)、《黑白三届影展特刊目录》(1936年)的编辑工作,《黑白影集》第一集、第二集序言是其所撰写,这些为研究中国早期摄影发展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黑白影社二届、三届影展特刊目录中记载了每位会员参展的作品。第二届展览卢施福、陈传霖各30幅作品参加展览,第三届展览卢施福32幅、陈传霖30幅作品参加展览,他们两人参加展览的作品数量一直都是最多的,可以看出卢施福对摄影的热情与投入。第三届展览共展出252幅作品,在《黑白四届影展特刊目录》(1936年)中没看到卢施福的作品参展,但是在《黑白影集1936-37》中收入72位参展者的一幅作品,其中有卢施福的《静物》。为何卢施福的作品没有参加黑白四届影展,目前还有待研究。陈传霖和卢施福曾经联合举办了两次影展,第一次摄影展览于1933年6月10日至18日在上海四川路中国青年会举办;第二次展览于1936年6月20日至29日在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四楼举办,共展出300多幅作品。4《良友八周年纪念特刊》收入当时著名摄影家的作品,卢施福的《泼水》(见42页)和《面具》被选入其中(见40页)。《美术生活》1937年新年特大号为浙江文献和美术摄影合辑,选刊卢施福4幅作品。当时重要的摄影刊物《飞鹰》所发行的19期杂志中共有8期发表了卢施福的9幅作品,其中第4期选用其作品《飞鹰》作为封面(见37页)。1936年2月23日,由国际新闻摄影社发起的全国摄影展览筹备会上,郎静山、卢施福、罗谷荪、叶浅予、向慧庵五人被推举为常务委员。 51948年3月3日,上海“中国摄影学会”复会6 ,郎静山任理事长,卢施福、穆一龙、陈怀德、林泽苍被推举为常务理事,以卢施福公寓为会所。1930年代卢施福的作品散见于《文华》《时代》《美术生活》《良友》《柯达》《长虹》《中华摄影杂志》等杂志。抗战期间物资匮乏,绝大部分杂志都停办了,这一时期卢施福作品主要发表于《永安》《杂志》等刊物。以上這些都以无以辩驳的事实说明了:卢施福是这一时期不可或缺的一位摄影大家。

纵观卢施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作品,作品题材主要为:人体、人像、风景、静物和剧照,以及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人体是卢施福早期涉及的创作题材,《文华》第24期(1932年4月)、第26期(1932年6月)、第27期(1932年7月)先后发表卢施福的人体摄影作品《日浴》(见63页)、《窗前》5(见对页)、《光明》。后两幅均为卢施福参加黑白影社第一届影展的作品。《舞伴》杂志1935年第4期、第5期各刊登他的一幅人体照片。1948年,卢施福在摄影棚内拍摄的人体《憩》(见上图)参加中国摄影学会复会后的第一届影展7。卢施福的人体创作应该说主要受到陈传霖的影响。从目前查阅到的作品看,《窗前》是一幅优秀的人体作品,拍摄坐在窗前人体的背部,窗框投影在人物身上,背景为黑色,画面简洁、典雅,表现含蓄,光影很美。据天津《时代生活》记者对卢施福的采访报道,卢施福最得意的人体作品,是他在1926年前后以一位被称为“淮北美人”的女运动员为模特拍摄的,这幅作品拍摄模特的乳房局部,他还把这幅作品挂在自己的医务室。8他还以女运动员为模特拍摄了泳装人像《六月的柔情》(《良友》106期,1935年6月)(见36页)。在当时的摄影界,人体摄影成为专业和业余摄影家的区别,拍摄人体成为一股风潮,历届黑白影社展览中都有了一定数量的人体摄影作品。但是,卢施福后来发表的人体作品比较少,在这次后人保存的底片中也没有,估计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毁于1960年代。

人像摄影作品是1930年代卢施福的作品中数量最大,也是能代表他个人拍摄风格的作品,如黑白影社第二届影展的《轮是闺心纱似情》《弦外知音》(见26页)《良伴》,黑白影社第三届影展的《小英雄》(即《顽童》见24页)《窥密》《出水芙蓉》,《飞鹰》1936年第9期的《嬉》,《飞鹰》1937年第14期的《小闺女》,被《中华摄影杂志》第七期用作封面的《小巡捕》,陈传霖和卢施福联合二次影展中的《秋波》《一曲寄相思》,《美术生活》1937年6月的第39期发表的《人像集》系列作品4幅等。卢施福的人像作品以摆拍为主,但他善于抓取人物稍纵即逝瞬间的神情动态,《玩童》将儿童天真、顽皮、聪颖的神情抓拍得十分生动。卢施福发表在1933年《良友八周年纪念刊》的《面具》、《时代》第2卷第7期(1931年)的作品《可爱之花》9(见40页) 都以含蓄的形式表现。1940年代,他在《杂志》发表了系列画意人像作品,如《卧读》(《杂志》1943年第10卷第4期)、《小楼思春》(《杂志》1943年第10卷第6期)、《樱花》(《杂志》1943年第11卷第1期)等。经过与卢天恭先生确认,卢施福大部分人像作品中的人物是其子女和夫人。endprint

卢施福认为,画意题材的作品“在肤表上看来,好似幽远而秀丽,但在骨子里它不但绝无宏伟的气派,而是弱之又弱的少力摄作罢了”。10他对自己的创作观点进一步展开阐释:“风景在画坛上固属很讨鉴赏者的欢喜,但不若生活描绘的活泼情感来得有力而悠久,比如一棵老树横云三五茅舍,固属使看的人称许,苟在树下大路加上一群一个扶杖的牧者,在茅舍顶端加上一枝烟突腾着炊烟缕缕,这样活的情感把鉴赏者的心执着了。由此以推,急流的水飘着的柳枝,狂奔的牛马,哭得不可开加的小孩,摇轮的纺纱大姐,扛着包裹的劳工,举着锤火星四射的铁匠,登(编者注:应为“瞪”)大眼努长着嘴而又伸着两只手的演说家,都是绝妙而具有灵魂活跃在纸上,呼之欲下而百看不厌的作品,但在我国的影坛里,除了一目皆同死得板而又板的人像风景静物之外,像上面那般动的情感少到凤毛鳞角还要少了。”11这篇文章是中国摄影从立足于传统意境美学的美术摄影走向“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摄影的重要论述。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的创作侧重于现实主义的生活题材,注重瞬间捕捉和人物情感的表达。这得益于他采用小型135徕卡相机创作,他所使用徕卡Ⅲ相机及口径为F1.9的Hektor镜头,便于瞬间抓拍。黑白影社的陈传霖和卢施福在国内最早提倡使用小型相机,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受到快照美学影响。卢施福发表在《飞鹰》1936 第1期的《舟子之炊》(见41页),俯视角度拍摄小渔舟上煮饭的男子,人物的草帽、锅盖、碗等圆形线条构成的画面富有节奏和韵律之美,俯视角度下人物伸出的手臂和船缘产生的线条又富有力度,画面现代感极强。卢施福的这类作品基本拍摄于自己生活周围,上海和江浙一带,表现江南富足的鱼米之乡的生活,《舟子之炊》是这类作品,参加黑白影社二届影展的《取虾姑娘》12、发表于《美术生活》1937第40期的《富春江上泛舟归》专题组照也是这一题材,还有《飞鹰》1936第3期的《渡头春雪》、《永安》1941年第32期的《举网得鱼》、《旅行杂志》的美术插图《采菱》13等。他在1940年代发表的系列风光小品基本都是江南水乡的题材,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935年7月,在《黑白影集》第二册的序言中,卢施福用生动的语言写道:“摄影是世界万物的复印机,也就是万物的摄灵术,她不只能留住春花雪月,更可留住夏雨冬雪,她能留住截眶而出的珠泪,她能留住笑到肚皮痛的笑脸,她能留住气愤填胸的容颜,她能留住一切地一切的真挚情景。这本影集本着上面的使命,从去年的春到今年的夏,把过去的生活断片,如诗歌一般逼真的,忠实无欺的留住下来,散在人间。”14 他就是基于这种“为人生”的拍摄理念,倾注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挚爱,留住了自己身边的生活、自己的子女和爱人。

在《采访摄影题材的先决要件》一文中,卢施福把“丰富摄者的美的思想”放在五个“先决条件”中的第一位,而如何提高美学修养呢?他认为要“要多多观摩别人的佳作,如参观摄影展览会,拜访名作家,阅看各国年刊;更要多多研讨构图和文章”15。卢施福与黑白影社的摄影家们都关注国际摄影艺术的发展现状,通过阅读国外摄影家的作品集,订阅德国、英国、美国、法国等出版的年刊、杂志,了解国外摄影创作的新理念、新方法,他们一直在关注世界摄影发展的潮流,并且有意识地吸收进自己的创作中(见《摩登时代—民国时期“美术摄影”的现代性诉求》一文)。从卢施福的人像和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创作尊重摄影的本体特性,注意摄影的瞬间捕捉。他对此的认识也很深刻“摄影的生命力是逼真,是诚实,是简洁。……摄影,非身历其境,不能得其秋毫。”16而他的人体摄影、表现都市生活和城市景观等以现代都市为题材的作品,是伴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带来的西方现代文明在摄影创作中的反映,这些都是西方现代主义摄影对他的创作所产生的或明或暗的影响。现代主义摄影采用的多次曝光、浮雕、摄影拼贴等创作技法,他也进行探索和实践,卢施福曾把一个金属材质的动态人体雕塑置于他在黑白影社第三届影展中的作品《闲情莫遣雪衣归》前,创作了《羡慕》发表在《长虹》第2卷第2期(1936年4月15日)。同年,他又把这个人体雕塑和黄山风景合成,创作了《幻境》发表在《飞鹰》 1936年第6期上。(见84—85页)

卢施福的静物和花鸟类摄影作品目前见到的数量不多,《飞鹰》第四期封面的作品《飞鹰》和黑白影社第三届影展中的作品《闲情莫遣雪衣归》颇有直接摄影的味道,又语义双关,有一定象征性,与当时敖恩洪发表的一系列寓意摄影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他的静物摄影作品更多的是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收入《黑白影集1934》的《果》、《黑白影集1936-37》的《静物》、《飞鹰》1936 第6期的《窗前》,家属所收藏的底片扫描作品中的《桃花》《梅竹争春》等都是类似“清供”之类的作品。这是熔铸于中国人精神结构中的中国文化精神在创作中的“潜意识”体现,由此,也就容易理解卢施福在1940年代所发表的一些作品又回归中国文化传统的画意诗情,如《雪冻江寒》、《春雪野渡》及《杂志》1944 年第13卷第3期的《镇扬画卷》系列作品等。

1933年9月,盧施福和丁升保一起参加友声旅行团17到华北拍摄,他说:“我这次旅行华北的最大动机就是摄影,想把华北特有的景色统统由摄影机带了回来”。18他到过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及泰山,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包头、绥远,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平居庸关长城、十三陵、西山、颐和园、故宫、天坛。在《时代》画报第七卷四期(1934年12月16日)发表《华北旅行摄影》,介绍他的旅行经历。这次旅行摄影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携带的徕卡相机备有标准、广角和长焦镜头。从文中看,他除了拍摄景观,对华北的风土民情更感兴趣,随文所附9幅照片中,1幅是骑着骆驼《去西山道上的作者》,其他8幅为《归化坐驴车的女人》《曲阜从车站到城里的黄沙大道》《山东小县城里磨小米的母子俩》《十三陵雄伟的石像》《居庸关附近之长城雄姿》《从景山望故宫留恋黄瓦红墙的茶客》《小米为北方苦力的食粮》《南日的高粱田》,题目中对拍摄地点和事件都做了交代。前三张是异域的风情,在拍摄十三陵、长城和景山望故宫景观时(见44—55页)特意把人物安排进去,使画面富有人文气息,也产生视觉形象上的对比以强化“雄伟”和“雄姿”。他以天空为背景拍摄了三串小米,但是起名为《小米为北方苦力的食粮》,文字说明弥补了画面表现的不足。去往十三陵的路上,他用广角镜头靠近拍摄参天的高粱,远处是群山,是整组照片中比较抒情的一张。从整组照片的选择和文字说明来看,这是一组有一定深度的有关华北的人文纪实专题摄影。文中有多处对沿途各地风情的描述:“到了大同,走去云岗(编者注:应为“云冈”,下同)沿路上,飘着长影的骡车,赶着驴群的孩子,都是很美丽的资料。云岗的石佛面部上的光辉也是最可爱不过的,成群的车夫扶推他们的胶皮车在激流的河水里走,坐在车上的雇客一副带着惊骇的神情,都是值得注意的题材。”字间行里,可以看出他观察的仔细,并且是以摄影的眼光在观察周围可以入镜的一切。整个行程所拍摄的底片有相当一部分由其儿子卢天恭留存至今。透过这些照片也让我们看到了,由于长年战乱和军阀割据,曾经是神圣的宫苑禁地,画面上却是杂草丛生,凋零破败,也看到了北方的市井生活。endprint

卢施福的剧照摄影作品主要拍摄于1936年。1936年4月29日至5月17日,中国旅行剧团从北平、天津来到上海卡尔登大戏院19演出话剧,在上海摄影界颇有名气,又喜欢拍摄人像的卢施福与张大任等摄影家应《时代电影》邀请参与拍摄。卢施福所拍摄的剧照主要发表于上海的《时代电影》,如:1936年第8期《中旅演员章曼苹》《白虹》《中旅演员唐若青》《中旅演员赵慧深》《中旅演员戴涯》《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茶花女之舞台面》《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雷雨之舞台面》《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少奶奶的扇子之舞台面》,以及1936年第11期刊发的《从舞台到银幕:章曼苹》等。后来也偶有拍摄剧照,这些剧照中目前有部分底片留存下来,这些底片中有话剧演员丁芝,中国第一个跳芭蕾舞的演员、后来曾担任上海芭蕾舞团团长的胡蓉蓉等的剧照,以及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的话剧《武则天》《屈原》等,这些都是记录这一时期演艺界活动的珍贵影像。这些底片中尤为珍贵的是,1936年,梅兰芳为宣传抗日,在上海天蟾舞台和南京大华戏院演出他参与改编的京剧《生死恨》20,该剧目是梅兰芳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代表作之一。卢施福拍摄了由梅兰芳饰韩玉娘、姜妙香饰程鹏举的剧照(见28—29页,1947年拍摄的作品)。1942年11月5日,上海市防痨运动委员会为救济贫病工作筹募基金20万元,在静安寺路996号大华路口新厦举行摄影名作展览大会,义卖郎静山、卢施福等生平杰作300余帧,梅兰芳应邀为预展揭幕。21一代文艺界大家之间的交往互动,相互关怀提携,洋溢着醇美、温馨的情谊和人文的温暖。

1950年代以后,卢施福的创作以黄山为主,也是目前留存下来的底片中数量最为庞大的,还有部分当时放大制作、装在镜框中的原作,因为在前面装上领袖像得以留存。在《卢施福黄山摄影选》自序中,卢施福提到他从1931年开始拍摄黄山。目前查阅到的他早年发表的黄山风景作品在1937年,《美术生活》1937年新年特大号的美术摄影合辑中用一个页面选刊卢施福4幅作品,其中的《万壑松风送夕阳》《危崖倚古松》拍摄于黄山,《美术生活》同年3月1日第36期的《新春之献》中又发表了他的《松濤云海图》。还有1937年发表在《飞鹰》第13期的《云海》,画面为北海的猴子观海。1958年,卢施福调入刚创刊的《安徽画报》社工作,实现了他“六十岁后退出医界,将我老年的精神与时间,来实现我的第二生命的摄影事业”的志愿。1950年代以后,卢施福拍摄最多的是风光照片。他曾先后登黄山十一二次,黄山的奇松、怪石在云雾缥缈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都被他尽收镜中。黄山的一石一木,他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1961年9月,吴印咸、程默22到黄山拍摄《黄山风光》电影艺术片,卢施福应邀指导选景。在黄山宾馆,陈勃与他们三人相遇,于是四人一起结伴同行。从9月20日到10月1日,几位摄影大家在一起创作交流中产生了举办黄山风景专题摄影展览的念头;陈勃又联络了黄翔、吴寅伯、敖恩洪、冯四知等摄影家。于是,次年10月,“黄山风景摄影展览”23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展厅举行。这是建国后的第一个风光摄影作品专题展览,展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以及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等各界名流的高度赞扬。1963年,中国邮票发行局根据影展作品,由邵柏林设计了一套16枚的黄山风景邮票向全国发行。卢施福在《中国摄影》《安徽画报》等发表了一系列黄山风光摄影作品;1962年,还举办个人影展;1979年,中国摄影出版社为其出版了《卢施福黄山摄影选》作品集。这些对宣传黄山,推动当地旅游资源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老舍曾于1964年给卢施福赠诗一首:“黄山奇绝处,世上几人知。欲识云中路,须随卢大师。峰看八面景,影摄万篇诗。北海孤灯夜,辛勤读画时”,高度评价了他以黄山为题材的摄影创作。1976年,老舍夫人、画家胡絜青重新题写该诗赠予卢施福。

卢施福重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他在《答摄影同志问》中谈道:“背着一只镜箱到处跑,尤其是在风景区的人们,不好就算是摄影家。因为采访题材和露光只是摄影工作的一部,它的最艰苦的大部分工作,还是黑房里的努力。如若将露光以后的大部工作委诸他人,那又何异一个画家把画稿打了轮廓之后交给他人代劳的一样把戏!努力求实学的摄影者都要努力于黑房的工作,那才能把他的个性和作风确切的在画面上表现出来;那才得到最大的成就。一张由作者亲手制成的作品,欣赏者固然感觉她的伟大,作者本人尤感兴趣而可贵呀!我的黑房工作,因为诊务的繁忙羁累,只得在夜间偷闲减睡去做,常有弄到天亮仅睡三两小时的。一夜或半夜劳作,换来制成的三五张作品,就够使我兴奋和痛快而不感到什么辛苦和精神的疲乏了。”24卢施福把暗房加工制作看作创作的组成部分,不顾辛劳,坚持亲力亲为冲洗制作照片,晚年他还根据自己创作经验撰写了《摄影与暗房制作经验谈》手稿。我们从他目前留存的部分黄山作品原作可以看出他精湛的后期制作工艺。他还给其中一部分作品进行水彩上色处理,自幼美术爱好也辅助了他的摄影创作。他对摄影技术深有钻研,注意经验总结,曾撰写了《论徕卡与康泰时的小镜箱》25 《艺术摄影的放大操纵》26 《底片霉点预防法》27 《用底片法与放大纸的我见》28等从实践中得到的心得体会的文章。

1930年代,已过而立之年的卢施福正年富力强,医务事业有成,又有着陈传霖、聂光地、丁升保等一批有志于“有浓厚摄影兴趣者,共同从事研究艺术摄影”的同道,大家都有求新求变的意识,于是他们一起在摄影艺术之宫中恣意遨游,乘物以游心,尝试不同题材的创作和影像实践,产生了一系列题材多样、手法富有新意的作品,“以表扬中国文化及增进中国在国际艺术界之地位(黑白影社宗旨)”。这一时期是文艺界大师辈出的时代,卢施福也因对摄影的热爱而燃烧自己的激情,把自己对诗意生活的追求,记录在这一时代时髦的镜箱中,以一系列丰富而独到的作品,为摄影艺术的现代性转型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在摄影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冲击,使得他转而寄情山水,从黄山那云卷云舒中找到了自己心灵安放之所,也延续了自己所热爱的摄影生命。endprint

注释

1.参阅方孟超.身广体宽的卢施福.《中國摄影》1946年12月号第3期:26

2.即《黑白影集》1934、1935、1936-1937

3.1931-1933年执行委员会为张建文(林泽苍代)、卢施福、聂光地、陈传霖、向慧庵(丁升保代);1934-1935执行委员会为叶浅予、陈传霖、卢施福、丁升保、向慧庵;1936-1937年执行委员会为叶浅予(丁升保代)、卢施福、陈传霖、聂光地、向慧庵。

4.陈卢二次影展开幕,《申报》,1936-6-19:14

5.全国影展首次筹备会通过征集作品及范围与日期,申报,1936-2-25:13

6.中国摄影学会最早由林泽苍创办于1925年,1937年淞沪会战后陷于停顿。复会后的中国摄影学会会员几乎囊括了国统区摄影界的名流,成立后举办了一系列活动,1948年11月借新新公司六楼举行摄影作品展览,共展出382幅作品,后来移到南京展出。卢施福的《秋水》、《憩》(人体)等作品参加展出,作品发表于上海的《京沪周刊》1948年第2期。

7.作品发表于上海的《京沪周刊》1948年第2期

8.卢施福得意之作—女运动家拍裸体照片,《时代生活》(上海图书馆收藏),1937.5:21

9.卢施福参加黑白影社第一届影展的作品。

10.卢施福,我的艺术摄影观,《摄影周刊》第1卷第3期:17.

11.同上

12.发表于《大众画报》第三期1934年1月,后来又发表于《良友八周年纪念特刊》改名为《泼水》。

13.1951年第25卷第10期P45-65

14.卢施福写在三届影展之前,《黑白影集》第二集序,1935年

15.卢施福,采访摄影题材的先决要件,黑白影刊—陈传霖、卢施福二次影展专号,1936:14-15

16.《黑白影集》第一集序,1934年

17.友声旅行团为1930年代上海的一家摄影旅行团,组织摄影爱好者到国内外旅游摄影,曾于1931年夏在上海南京路市政厅旧址举行该团第一届旅行摄影成绩展览会,由该团姚元干、邵卧云、郭熙麒、郑葭琯诸君主持一切,陈列照片200余帧,均为该团团员旅行时所摄作品。国内如浙江、江西、广东、山东等省,国外如印度、泰国、日本等处,内容包括风景、名胜古迹、建筑、风俗、社会生活等。所发作品文档中(城市古迹)部分和(社会记录)北方部分基本都是卢施福参加友声旅行团在华北旅行摄影期间所拍摄。关于见友声旅行团的介绍来源于《友声旅行团摄影展览会》,刊于《中华摄影杂志》1931年12月10日第一期。卢施福在这次行程所拍摄的天坛曾参加黑白三届影展,刊登在《黑白影刊—陈传霖、卢施福二次影展专号》。

18.卢施福.华北旅行摄影.《时代》画报第七卷四期,1934-12-16:17.

19.1936年4月,唐槐秋主持的中国旅行剧团抵沪,在卡尔登大戏院成功上演《雷雨》《茶花女》《少奶奶的扇子》等,日夜连演10天,是上海话剧商业演出的一次成功范例,开始了其在上海十年的演出历程。

20.《生死恨》讲述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士人程鹏举和少女韩玉娘成为金兵的俘虏,发配到张万户家为奴,并逼他们结为夫妇。玉娘先让程鹏举逃出虎口继续抗敌,她自己也历尽磨难,流落尼庵,几经周折才重返故土。程鹏举由于立下赫赫战功,做了襄阳太守。他时刻思念玉娘并以一鞋为证与玉娘相认,可玉娘却因抑郁而终。21.名家摄影义展昨日开幕,梅兰芳博士揭幕,《申报》,1942-11-6:4

22.时任安徽电影制片厂厂长。

23.以上根据本人于2015年7月所做的陈勃先生的录像访谈材料整理。

24.卢施福.答摄影同志问.黑白影刊—陈传霖、卢施福二次影展专号, 1936:12-13

25.黑白影集,1934年:102-107

26.黑白影集,1935年:101-103

27.黑白影刊—陈传霖、卢施福二次影展专号, 1936:10

28.同上: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集影展黄山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影集里的故事
作家影集
2016年各类国际影展金奖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