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层面分析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和干预措施

2017-11-22 20:48徐林菊
科教导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心理资本课程教学

徐林菊

摘 要 本文从成绩分布图侧面分析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出:不及格的学生所占频率比重比较大,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层面上分析,上述成绩不及格频率比重大的学生是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主要矛盾。针对此频率段的学生,通过走访学生,结合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的表现,得出不够强大的心理资本是影响学生学习、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学生 课程教学 心理资本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0.04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from the aspect of grade distribution map, and conclude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who fail is relatively large, which affect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From the students' level, it is the main contradiction of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at the students who have failed the above grade and have a higher frequency than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of students, through visiting students, students with classroom learning behavior, it is not strong enough psychological capital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curriculum,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Keywords student; course teach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0 引言

成绩分布图作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措施之一,其评价标准认为: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呈正态分布;中等的课程教学效果呈正或负状态分布;差的课程教学效果则为严重偏正态或无规律的。图1为某课程2017年某班级的成绩分布图。

对成绩直方图分析,可以得出成绩分布严重偏正态,学生的成绩呈递减分布,其中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概率比较高,占的人数比较多。从学生考试的成绩角度分析,平均成绩偏低为66.24分。影响平均成绩的主要因素为不及格的学生,若减少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提高此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有利于课程整体效果的提升。所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矛盾。对照此矛盾频率段的学生,学习成绩与学生在课堂上瞌睡、玩手机、做作业抄袭等负面的学习倦怠行为成正相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分析此频段学生的特点对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将有助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1 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走访,发现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此频段的学生心理资本不够强大。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支配着人的动机、态度、行为,影响着成效。即:心乃动力,行为之所驱也。不够强大的心理状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消极的心理动机,懒惰的认知能力、脆弱的意志能力、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1.1 消极的心理动机

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远大理想。造成这种消极的心理动机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表1所示:

学生的本身自身因素:(1)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2)成就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个人因素,[1]学习受挫产生消极的心理;(3)急功近利的消极心理,学习求近路。

外部因素:(1)部分学生的家长已经将学生的工作生涯规划好,无需学生自身的设计与奋斗,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2)教师上课引导性差造成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3)学生的从众心理,看到其他同学们得过且过,自己也得过且过。(4)对社会就业的无望症,认为未来并不能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

1.2 懒惰的认知能力

教育统计学统计规律表明,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是认可的,都能正常地学习完成学业。但部分学生懒惰的认知能力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课堂不认真听讲,课堂互动环节不与教师互动,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动脑筋思考,课下不认真复习功课,作业不独立完成。这些消极的学习心理使所学知识停滞不进,不能及时归类总结分析,不能对知识进行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1.3 脆弱的意志力

(1)急功近利,不求甚解,對所学知识囫囵吞枣,过分依赖考前复习。(2)易于受挫,遇到一点困难,就不知所措,半途而废,不求进取。(3)沉溺游戏,游戏人生、不能面对现实。(4)自我控制力差,不能及时调整自己。比如: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进入“自主学习”的阶段,无需监督学习,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毅力和热情减弱,[2]不能很好地自律。

1.4 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与学生之间:部分学生互不认识、互不干涉。由此同学组成的团队解决问题环节无所作为,影响着课堂活跃氛围的教学实施。endprint

師生之间:学生不服教师管教,不尊重教师等。

2 加强学生的心理资本提升课堂教学

心理资本具有特质论,即作为个体的特有属性;状态论是一种相对稳定可以改变的状态;综合论是综合特质论和状态论为一体的。[3]综上所述,心理资本是时段性可以调整改变的,所以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心理资本具有四维度:希望、乐观、自我效能、坚韧性,[4]以及感恩、忠诚等组成的多维度,心理资本的积极维度与课堂教学效果成正相关,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影响学生心理资本的因素,从积极维度措施来加强学生的心理资本促进课堂教学。

2.1 树立充满希望积极的心理动机

学生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规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其次家长要帮助学生加强自食其力的本领。教师课堂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校园内要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崇尚学术精神,引以为豪;使学生积极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对未来工作充满希望。

2.2 培养勤于思考创新的精神

课堂上教师基于知识善于引导,使学生投入学习之中。采用案例、设计、视频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课都由学生对上次课内容学习归纳总结,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对当前该专业的技术前沿和技术问题进行介绍,由学生学习、设计、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磨练坚强的意志

回答问题错误或违反纪律受到教师的批评对于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的学生将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学生首先要面对问题,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积极归因,提高受挫能力,磨练坚强的意志力。

2.4 提升课堂教学和谐的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营造同学之间相互支持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尊重、支持和信任。

学生若临时不能上课来不及递交请假条,应及时短信通知教师。迟到或早退要有礼貌报告。课堂上能对教师的问题积极做出响应,对教学内容及时做出反馈。课堂上学生的聚精会神地听讲是对教师上课状态的最大认可。

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关系是心理资本强大的表现。课堂上针对学生的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教师应询问学生是否生病或有其它事,以表关心。课下可联系该同学告知讲课的内容,并进行补课,让学生体会到自我在教师心中的存在感。讲课中间要和学生主动交流,征求学生的意见,询问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存在疑惑,以知识征服学生心中的困惑,使学生建立对教师的信任和感恩。

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彼此尊重、彼此信任提升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资本,促进着课堂教学。

3 结语

通过加强不及格学生的心理资本,对课堂教学进行干预,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邹媛园.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11):153-154.

[2] 王健慧,王建中,吴瑞林.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素质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78-1381.

[3] Avolio,B,and Luthans,F.The impact leader :Moments matter in accelerating authenticleadership development[M]. New YorkiMc Graw-Hill,2006.

[4] Luthans F Luthans K.W.Luthans B.C.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Business Horizons,2004.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心理资本课程教学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